- 首頁
- 作家動態
- 另眼看書
臺灣籃球運動書寫作家/詹紹廷
2016/7/29 上午 09:30 資料來源:詹紹廷
圖片來源/徐望雲
編按:詹紹廷為台東大學體育學系研究生,其畢業論文〈運動與書寫的結構意象──徐望雲的籃球運動文學 〉以著名籃球評論家徐望雲的作品為題,分析台灣的運動文學書寫,已於日前通過口試,順利取得學位。
徐望雲,運動專欄作家,長期關注美國職業籃球,除了被球迷奉為圭臬的專欄「NB大家A」外,亦出版了《林書豪與NBA》、《絕殺NBA》等運動文學專集。作家生活誌取得詹紹廷授權,將於專欄中連載其論文分析徐望雲運動書寫模式與意象之研究成果,因本文出自論文,內有許多註解以及引文出處,為便於網頁閱讀,註解部分將逕行略過,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本文開始====================
關於國內的籃球運動書寫作家,可謂不勝枚舉。於此,筆者依本論文研究目的:1.從籃球書寫中挖掘現象的深層意義。2.剖析籃球書寫之歷史樣貌及文化意義。3.依議題分類、分析描述籃球書寫之結構。考量如上之研究目的,筆者試從前列籃球專著中,依個人主觀想法判斷,選擇代表性之籃球書寫作者,依序簡介如下:
一、劉大任
畢業於臺灣大學哲學系,因投入「保釣運動」,放棄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政治博士學位,其後因為政治因素無法回臺,而留美發展,現專職寫作。
1960年劉大任在《筆匯》發表了第一篇作品〈逃亡〉之後,受到文壇注目;除了文學之外,劉也熱愛體育,是籃球迷、桌球迷和高爾夫球迷,著有運動文學《強悍而美麗》、《果嶺上下》、《果嶺春秋》三本專著。
劉大任的筆觸廣袤深厚而扎實,運動的角度不只看得精、看得準、也看得遠,「劉先生的運動文章之所以異於常人,重點不在他比你我看的多,而是來自運動之外有力的支撐,包括精純的意志、人文的訓練、文學家的底子、和對生命及死亡昂然不回的數十年如一日的姿態。」同是以運動文學出身的唐諾如此說。
劉大任自言,開始寫作運動散文是在1985年,因觀看桌球好手江嘉良苦練反手的刻骨銘心,便寫下了〈江嘉良臨陣〉一文;居住紐約時曾寫下當時關注NBA的感受。定居紐約多時,他曾說:「如果你家住紐約,如果你迷籃球,如果你不喜歡尼克,那就夠嗆!」顯示身在紐約大都市,如果你愛籃球,不是對籃球的情愫非得愛尼克,是你「必然」會愛上尼克,在這種氛圍下,只要你對籃球有一點熱衷,必然會投其所好。隨後卻也點出要看懂尼克、讀懂尼克不是那麼簡單,便從紐約尼克地主的播報員開始講起,然後是教練的帶兵哲學、當家看板球員、球隊深度等,他說這些都是電視螢幕上看不見的,沒有什麼精彩動作、漂亮招數,但紐約尼克的季後賽將至,紐約的球迷已到達發瘋迷的狀態,為什麼?因為氣氛。
NBA是一個王國,這個王國有這麼一個制度:每支球隊代表一個城市,球隊的生命就建立在這個城市的群眾基礎上。群眾擁護,球隊就興旺;球隊所向披靡,它所代表的城市,群眾生活就有了重心。
這是他居住紐約觀察到NBA帶給球迷及當地民眾的意義。
劉大任出版的《強悍而美麗》,算是臺灣第一本運動文學作品集,他曾以作家的觀點說道:「中國文學傳統中,似乎獨缺這一文類」28,指的就是運動書寫這區塊,也從華文世界的角度認為:大陸散文趨僵硬,臺灣散文顯陰柔,絲毫不見陽剛的傳統,如此,「以運動為主題寫人和人的處境,適合發揮這種傳統。」住在紐約的劉大任,坦言因為紐約只轉播尼克隊,為了認同與接受當地的NBA文化,苦苦掙扎,承認融入與學習享受尼克,是一件無比的大事,他在文章〈如何享受尼克〉裡如是提到。
二、謝材俊(唐諾)
畢業於臺灣大學歷史系,自稱「專業讀書人」的謝材俊,相關的籃球書寫著作有《唐諾看NBA》、《球迷唐諾看球》、《唐諾談NBA》。
「有點記者報導、有點散文、還有點玩世不恭。」這是在謝材俊的《唐諾看NBA》出版序中,球友鄭林鐘的形容。唐諾看球,觀察不僅限於比賽的狀況,而是影響比賽中的元素─人(運動員)、事(場內場外)、物(看得到現象,摸不著抽象的思想),每一個現象的背後,都有值得關注的議題,由「人」掌握到各個隊伍的現在和未來。唐諾認為運動與文字結合需要長時間累積,與運動息息相關的事會融入一般生活之中。也就是長時間的運動與生活結合,才有可能使運動書寫或是運動文學能得到興盛。
在一篇〈存在與不存在〉文章中,唐諾探討1990芝加哥公牛隊王朝時期的中鋒,他引用一篇文章說:「在喬丹和皮朋所在的公牛當中鋒,你一定得有幽默感。」他用各種場上發生的現象解釋在擁有這般極大光環球星中討生存的中鋒,必須要有哲學家般的思維,盡自己的本分,才能處得泰然。這種表現,不再是單純的球迷而已,而是細膩的觀察家。唐諾曾提及運動書寫在臺灣的現況,過去臺灣相關運動資訊很少,早期出版的運動書籍都很暢銷,現在光是體育類的節目就有許多種,球賽最重要的是影像,接著是即時性的報紙雜誌評論分析,當運動文章等到出書的時候,已然太沉重,這也是國外運動雖然興盛,但相關運動書寫類作品不是重要的發展的文類主因,點出運動書寫類別的文類面臨的狀況。
三、詹偉雄
劉克襄在《球手之美學-運動的52個文學視角》書序中提到:「十年前(此書出版時間為2006年),劉大任的運動文學《強悍而美麗》曾經帶來一個難以攀越的視野。那本書像高掛籃球場的NBA球衣般,擁有運動文學的榮崇地位,後繼者很難再超越。詹偉雄這一系列的書寫,在集結時所展現的成績,似乎豪不困難地,就接近了這個高度。」
作家詹偉雄,畢業於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系及新聞研究所。1999年參與《數位時代》月刊雜誌發行,擔任總編輯;2005年加入《學學文創》志業;2012年創辦《Soul》運動生活誌、《Gigs》搖滾生活誌與《短篇小說》雙月刊等三本雜誌,並擔任發行人。
自幼年就迷上運動,不論是棒球、籃球、網球、足球、高爾夫球等,血液裡流著一股極其獨特美感的看球之道。
他在一篇〈愛與欺騙的Tango〉中,詹偉雄如此形容球員吉諾比利(Manu Ginóbili):
每當這位左手怪傑準備切入,那左右晃蕩的換手運球,變速啟動的腳步,宛如Tango舞場的手風琴響起;當他閃過稍有懸念的防守球員,向那掛著攝影機的壓克力薄翼籃板騰空之際,一頭飛張長髮四射出的透明汗珠,清晰書寫了他不可思議的飛行航線—在六到八隻巨大手掌間,Manu像生魚片師傅般用0.1毫米的薄片切開那最甜美的空間。
從文學、繪畫、音樂、電影、戲劇等藝術的角度來寫球類運動。有人說,他的文字就像一位站在投手丘上的投手,善於各種球路,變幻莫測,難以捉摸,當你還在品嘗它慢而深邃、快而詭異的球路時,他的球,已從犀利的角度,進入好球帶,讓人不知所措地進入下一個半局。
詹偉雄曾形容自己的文章:「運用文學藝術手法書寫運動,乃是為了打開運動的另一扇窗,捕捉讓運動迷陶醉的風景。」我們從他文字中讀到的是哲學、美學甚至其他理論,對他而言,都是屬於他自己的運動社會學。
特有的文學天賦及運動觀感的敏銳,造就出一種唯他獨有的運動美學,也從詹偉雄得文字中,看到不同於專業球評看不到的人文面向,這正是運動書寫裡最難能可貴的。
四、曲自立(曲爺)
曲自立,被稱為華人界第一位NBA專家,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今國立臺北大學)。1980年至美國出差,開始將NBA資訊引入臺灣,是最早將NBA文化帶入臺灣的人,並開始在報上寫稿介紹NBA消息33。善於描述西方籃球資訊,並把這樣的資訊寫入文字帶給國內讀者,例如曲爺描述張伯倫在大學時代的表現:
張伯倫一出山就先聲奪人,球季的第一場球對西北大學,他一鳴驚人的獨得52分並且撈下31個籃板,這兩項紀錄迄今高掛在堪薩斯大學的籃球史上,沒有人打破或追平。張伯倫個子高,扣籃易如反掌,哈波教練就設計出一種發前場底線球的特別戰術:發球員站在籃板下的底線外,球越過籃板落下,再由張伯倫從籃框旁跳起扣進。張伯倫輕鬆扣籃,大家終於想出方法來制止:NCAA下令禁止大學球員扣籃,理由很牽強:「扣籃有礙健康!」這項規定一直到七二年才解除。
在1990年網路、媒體尚未發達的時代,唯有透過書本文字在資訊上的提供,才有關於西方國家籃球的各項記錄與比賽訊息。1986年,創辦《NBA報導》雜誌,對於國內外籃球生態常年關心,2001年創立《HOOP》籃球雜誌,並擔任總編輯,訓練出很多體育記者。曲爺卒于2012年,病逝於臺北。著有《不奪冠軍誓不回─曲自立談NBA》、《NBA三十六年》、《1990-91NBA》等專著。
五、林士慶(肯特)
林士慶,筆名肯特,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96、98年曾獲選國立編譯館優良讀物獎。
對籃球運動中的招式有著獨特理解之道,並賦予籃球技巧有如武俠小說中的命名方式,將歷來知名籃球運動球星的成名招式,去繁存精,用想像與文字呈現到讀者眼前,生動的講述方式傳達籃球技術。
肯特著有《達摩籃球祕技卷一:神龍擺尾》、《達摩籃球祕技卷二:飛象過河》、《達摩籃球祕技卷三:蝴蝶穿花》、《鬥牛王NBA個人絕招系列分解》、《喬丹籃球寶典卷一:彩虹七劍篇》、《喬丹籃球寶典卷二:降龍八掌篇》、《球不會說謊:哈佛小子林書豪贏家心法29招》等與籃球相關著作;透過NBA球星的打球方式,以球星經典招牌的動作、得分方式、傳球樣貌,把它們換作為像武
俠小說裡人物的獨門招式,一一解析,以武俠風格及招式為題寫作NBA,成為特有的觀球門道。
九零年代的臺灣,經濟富庶、社會自由而多元化,尤其八零年代起,一般人的經濟能力、購買力加強,出版社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可看見籃球運動書寫的專書也在1980年代開始出現在市售書籍中,越來越多寫手關注運動,運動書寫者在更多元、自由的風氣中寫下生活中關於運動的題材,同時以自身投入的運動經驗、長期關注運動的角度、對運動環境的感慨與啟發等,寫作於籃球運動上,這正是運動本身最需要保留的價值。在搜集籃球運動專書之外,也不乏發現更多不同運動項目有許許多多長期投入寫作的作家,如果能有繼續更多人投入在運動書寫,在未來的運動市場、文學領域、文藝活動必能看見更多關於運動傳達的感動。
本文節錄自〈運動與書寫的結構意象──徐望雲的籃球運動文學 〉一文,原作者詹紹廷,已獲同意轉載
作者介紹/詹紹廷
台東人,1989年生,畢業於台東大學體育系研究所,學會騎腳踏車開始也學會打球。學生時代起把打球視為專長,然後長越大發現只能把它跟寫作一樣當作是興趣。參加過的文學獎是運動競賽的萬分之一,那之一、也是唯一是高中時被迫繳交一篇作品當成寒假作業,因而撿到校內新詩組的文學獎。這是人生路上首次與文學兩個字有過的擦邊球。
在二十七歲前給自己的人生定義是:不是運動員的運動員,並且憑著這股信念想辦法要養活自己。
延伸閱讀
走過公牛王朝、歐布連線、馬刺三劍客──徐望雲NBA觀察記錄
秀威與籃球相關的專區
籃球:永遠有意外驚喜的完美拋物線
秀威與武俠小說相關的專區
武俠小說:一步江湖無盡期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19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