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馮唐亂翻譯飛鳥集是故意的?/王乾任

2016/1/26 上午 09:30   資料來源:王乾任   
本站分類:出版風向球
萬一馮唐亂翻譯飛鳥集是故意的?/王乾任

本來不想寫這篇的,主要是事件雖然鬧得沸沸揚揚卻地點在中國,和台灣的出版業其實沒啥關係,只不過到後來看到越來越多台灣的出版人也加入了批判之林,扮起正義之士,大聲斥責的罵著(最有趣的是,那些也把書翻砸做壞的出版人也跟著罵人),覺得太好玩,想從產業面觀察的解析一下馮唐翻譯《飛鳥集》所鬧出來的事情。

事先聲明,這個解讀未必是事件發生本身的意圖,而是事件發生之後,我認為從這樣的角度看待事件的發展,算是比較能解釋其中我覺得不合理的地方,順便透過這起翻譯風波,看看能否給華人出版界一點借鏡的意味。

稍微了解中國出版市場的翻譯和公版書作品的問題,也讀過或聽說過馮唐的創作手法的朋友,也許能贊同我這樣的解析,不要單從翻譯的好壞看事件,把整起翻譯風波士為一場戲謔手法寫成的道德劇(這不很馮唐嗎?)。

首先,翻譯圖書在中國基本上是一團亂,被瞎搞亂翻的經典名著不知凡幾,就說社會科學界也有幾位翹楚,很是翻一本搞砸一本的努力翻譯著。

其次,公版書的翻譯在中國大陸是個顯學,就好比說這次事件的主角泰戈爾的《飛鳥集》,有興趣的朋友上網google下,找來五六十個版本總是沒問題的,而且多半是亂翻一通的版本。

這裡面又牽扯到一個中國的出版現象,國營出版社雖只有五百多家,私人文化公司卻多如繁星,加上每年出版新書二十餘萬種的規模,中國出版人想從競爭超激烈的中國出版市場脫穎而出,除非手握韓寒馮唐這樣的牛B作家,不然就得大量出書,經典公版書則成了一個確保不虧損的好生意。

中國的出版渠道跟台灣也不太一樣,書店得拿錢跟出版社買書回去賣,且多半是賣斷。也就是說,出版社出了書其實是賣給書店,書店再賣給讀者。基本上出版社跟書店收錢,末端B2C到底賣得怎樣就未必關出版社的事情。

上述各種狀況加總起來,都很能替想鑽制度漏洞的黑心商人創造機會。老子我去找一堆免版權費的公版書,再找來市面上已經翻好的公版書譯稿,命人調整調整句子,就能當新譯本問世去撈錢了。

記住這些個前提,再來看馮唐翻譯《飛鳥集》,就能讀出一些不同的意義來。

首先,馮唐這樣一個暢銷作家,就算新小說不好寫,寫點雜文隨筆集結成書也還是挺能賣的。一個隨便寫點東西都能賣的人,至於這樣自己糟蹋自己嗎?去搞翻譯?還是很多人都翻譯過的公版書?

假設你知道馮唐就是個刻意戲謔型的作家,成天跟社會成見對著幹,戳破和諧假象的人。再如果你知道中國在公版書上的出版亂象,同一本公版書,每個出版社都來弄一個譯本,亂七八糟的出,反正買完就斷貨,撈一筆的狀況非常普遍。馮唐刻意翻譯飛鳥集,而且翻成那種德性,就很有反諷意義。

反諷一,人們都是看名人挑書,要不是作者有名,就是譯者有名。一本公版書要如何在一堆版本中脫穎而出?翻譯者是名人的時候,不就有話題性了嗎?

反諷二,有名的人掛名翻譯就能暢銷,且就算看一般人讀到怪怪的地方,多數也不吭聲,只會覺得自己看不懂。好比說,台灣版的《快思慢想》的中文翻譯,在網路上被懂英文的人罵到翻過去,現實生活還是大賣了十數萬本,且多數人並沒有抱怨翻譯爛。到底是翻砸了一本還有替代版本的公版書可惡,還是只能有一個中文版的《快思慢想》可怕?

反諷三,有人吭聲了,聽說有人看不下去跳出來罵人,結果馮唐跟出版社竟然聽進去了,決定把書下架了。其他被翻爛的書,好比說臺灣這本洪大教授翻譯的《快思慢想》,有下架嗎?或中國那些個亂翻的公版書,會跟著下架嗎?非但沒有,還死不認錯。

誰更可惡?是認錯道歉下架的馮唐嗎?

反諷四,為什麼我會認為此事件是故意惡搞?如果馮唐真心想不開,想從暢銷小說家跨行翻譯,那麼不應該翻譯還有很多版本可以比較的公版書,應該學洪蘭,佔領某個領域的翻譯主導權,且翻的全都是需要版權授權的作品,就算翻爛了也只有少數看得懂原文的文化菁英知道,多數普羅大眾是不懂的,並且只要我和出版社死不認錯,在版權期限內就還是能夠獨占這一本書的中文翻譯版權,當然也絕對不會從書店撤下,更別說道歉。

再者,馮唐還出示了他的托福成績,677分,可以說中英文都不差。雖說未必中英文都不差就可以翻譯,但正常情況下未必會翻成那麼糟,肯定有玄外之音。

基本上,我認為不妨把馮唐翻譯《飛鳥集》這件事當成大型行為藝術看待,就當人家馮唐是能替出版社賺錢的暢銷作家,所以出版社賠錢陪他玩場遊戲。

好比說,這裡不是就豎立一個關於翻譯書被發現翻砸了之後的典範嗎?再大牌的譯者把書翻譯翻爛、被指證被罵了,都應該把書下架以示負責!

不過,也有中國的學者主張,不應該因為翻譯爛就將書下架,應該交給市場來決定,爛書自然會被淘汰。這個說法在公版書的學理上成立,如果是版權書就不成立,而版權書翻得糟得要命還不下架的所在多有,似乎沒辦法以自然淘汰說來解讀。

追根究柢,多數人都太站在文本翻譯這個點上去談馮唐事件,我覺得很多人沒能藉此事件看出其他更有意思的訊息(無論原本的當事人是否有這個意圖),有點可惜。馮唐翻譯一事,如果能擴大成一個檢驗翻譯作品的準則,不也很好嗎?

 

【專欄作家】

王乾任(ZEN大) 
超人氣部落客,部落格「ZEN大的敦南新生活」累計近2000萬人次造訪;知名SOHO作家、出版觀察家,同時擔任讀寫教育講師、職場激勵講師,常於各種媒體發表專欄。 
曾任獨立書店店員、連鎖書店採購、網路書店主筆、出版社企劃編輯、企劃經理、出版顧問。

 

2016台北國際書展只要來秀威攤位出示下方折價券,就能享有購書優惠唷!請在結帳時將本網頁秀給服務人員,也可以下載到手機裡備用喔:) 

折價券-10x15cm-01.jpg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7  回應:2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朱痕染跡璧有瑕    
朱痕染跡璧有瑕
這個觀點挺有趣的,也提醒我們不要盲從所謂的名人,要自己思考。
回應    0    0

Neo    
Neo
我也常常在思考這問題,翻譯真的能翻好嗎? 哈利波特的去去武器走,然後我們降龍十八掌翻成英文,真的有翻中要害嗎? 像是詩這樣字字重要的文體,還真是很難完全傳達精隨阿,深思中...
回應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