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搜尋結果 共 62 筆
生活 2016/12/13
科技發展除了可能取代過去某些發明外,對我們的生活習慣也漸進式地產生影響和替代。...
出版風向球 2016/12/07
近日學術界因為掛名作者的事,弄得烏煙瘴氣。沒有執筆的人掛名論文作者,還有人緩頰說,掛名作者「責任歸屬要符合比例原則」。作者掛名時,難道要在姓名後面標示貢獻度比例,將來才好做為認定責任輕重的依據?...
生活 2016/12/02
近期關於出版業相關的討論非常多,到每一個國家走進他們的地鐵和書局,可以發現不同國家的人對書、對出版的態度與經營模式。...
出版風向球 2016/11/29
本來,以古鑑今為求智慧,人工智慧卻是「人類世」的雙面刃,一面試科技,一面試道德。然而,對照「古今」,此地此在,觀察童書出版近況,不免也有類似埋憂:流連過去,未來如何?...
出版風向球 2016/11/23
以書帶書的系列之作,莫不為了拉長銷售時間以及擴展銷售範圍,畢竟,在實體書店的陳列架上,書冊並「肩」作戰的氣勢十分搶眼。然而創作實難,枝筆苦短,那麼貓戰士那一套「寫手共筆模式」能否複製於此地的童書創作?...
出版風向球 2016/11/16
網路改變文學出版的方式與意願,至少在已開發國家是個無法逆轉的現象。這現象究竟是正面或負面,因著個人的價值觀,自然有不同的說法。...
出版風向球 2016/11/11
著作權法制在進行利益分配時,替圖書館保留了一大片空間。營利的出租店,必須取得著作權人同意才能出租著作,而免費出借書籍的圖書館,以散播知識服務公眾為宗旨,具有公益任務,書籍出借不必取得著作權人的同意。...
出版風向球 2016/11/08
放眼眾多不同內容產業在數位化趨勢下成功轉型的事蹟,Netflix從實體企業一路成為數位時代產業代表的經驗,或許會是出版界最佳的參考範例。...
出版風向球 2016/10/11
月前替香港某家傳媒拉線訪問數位出版相關文化人,探討香港書業前況,編輯將題目改為《如果書籍是一種佔領……》,想想實體書的空間性確是有關佔領區域——無論在空間上、還是文化上......
出版風向球 2016/10/04
作為生意人的時候,出版人就想辦法把書賣出去,不要有太多的道德應然加諸在買賣圖書的交易行為上,要思考的是這本書的銷量足不足以支撐公司運轉,生意能否做好做大到可以出自己想出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