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寫書快速流行,希望這次可以持久一點/王乾任

2016/5/31 上午 09:30   資料來源:王乾任   撰稿:王乾任   
本站分類:出版風向球
手寫書快速流行,希望這次可以持久一點/王乾任

圖片來源/Kent Chen

繪本書在去年風風火火了好一陣子,滿山遍野的出現在各大書店平台書區,盤旋暢銷書排行榜延燒了半年之久,而今再去書店走走,只能在藝術設計類圖書區找到一些作品。

取而代之的,是練字的手寫書,甚至有出版社大手筆的買書送筆,都搞不清楚到底是賣書還是賣筆了?

手寫書的流行,早有徵兆可以預期。去年開始,網路上越來越多手寫字粉絲團崛起,抄錄著各種名言佳句或流行語,再以拍照上傳粉絲團的方式流傳,如野火燎原,一發不可收拾。

更早一點的徵兆,則是插畫手繪和筆記書的流行。

手寫書的流行,跟繪本書有點不同,或許和舒壓有點關係,但更多的是鐘擺原理,當人們太習慣於電腦/手機/平板打字,開始有人懷念起原子筆或鋼筆書寫的筆觸,於是選擇暫時放下電腦,重新拾起筆來寫一段文字。

手寫字才是最獨特且變化萬千的字體,且多了大量複製的自動化程式所沒有的溫度,不希望只看得到千篇一律的程式碼所製造出來的字體。

另外幾個共同促成手寫書流行的原因,我認為是格言體的走紅、網路粉絲團的凝聚力,還有攝影技術的下放普及,讓手寫文字透過網路社群快速傳播出去。

往深層去談,手寫書的流行,是對於快速資本主義、速食文化的一種抗拒。因為這類書不但強調手寫,還得是使用鋼筆來書寫,鋼筆是一種得慢慢寫的文書工具,快也快不得。手寫書讓一群不想被快速席捲的人,找到了一個休憩的角落,因而能夠引發共鳴,造成流行。

其實不光是台灣,日本也有手寫書,顯見渴望親筆書寫的溫度,是人心所共同嚮往。

手寫熱的崛起,真正受惠的應該是明信片、鋼筆等周邊產品的熱賣,手寫書不過是趁勢跟風的作品,未來能夠走紅多久,還很難說。畢竟手寫筆手繪的門檻低,只要一張白紙一支筆,就可以開始作業,連構圖都不用。

此外,目前的手寫書似乎有高價精緻化的趨勢,服務的群體鎖定在原本字就寫得不差的族群,較少考慮到需要重新練字者的需求,於是將會碰到和手繪書一樣的困境,當市面上被大量的新作品塞滿而購買者無力將其全部寫完時,恐怕又會出現一波極盛而衰。

手寫書的快速大量出版,則說明了出版界的叢林求生法則,各家出版社只顧自己別淪為最後一波,至於大家都一窩蜂投入會否搞垮好不容易出現的新產品類型,不在自己的考慮之列。

人類的行為一但從特別轉向集體,就會出現令人意想不到的變化。舉例來說,當一個人認真努力存錢將可能變得有錢,但如果整個社會的每一個人都努力存錢則世道將會大幅衰退,市場經濟瓦解,所存下來的錢恐怕也敵擋不了市場衰退的衝擊。

圖書市場也是一樣,如果只有少數幾家出版社經營新品項的出版品,將能長長久久的安穩獲利,但如果每一家出版社都跳進來做,很快地將因為過度供給而需求不足搞垮此一新出版類型。

成熟的出版產業,或許是明知道市場上有新的暢銷類型出現,也不去跟風,仍然固守著自己的出版類型,在自己擅長的出版類型上深耕。若能形成此一默契,則將來自己的類型終於大暢銷,也就不怕其他出版社進來分食。

手繪書和手寫書的快速走紅、眾家出版人大量出版新作品,某種程度指出了台灣的出版界雖然年總出版量多,但類型的豐富度沒有我們想像的多元。許多出版社都共同搶進少數幾個熱門領域,搞得每一個出版領域都過度競爭、僧多粥少,可以吃但卻吃不飽。

一窩蜂的蛋塔熱現象背後的深層原因,恐怕是開發新產品的研發能力不足,也沒有值得誇耀的產品類型,是以當看見市場上有甚麼新的暢銷產品問世,便趕緊模仿跟隨,先搶一波再說。

擴大來看,台灣出版界的主要利潤來自翻譯書,也是同樣的原因。因為出版社沒有自主開發產品的能力,不願花時間和精神培養自己的作家和出版品類型,看到國際出版市場上哪裡有超級暢銷書,就砸重金搶下版權,翻譯出版中文版,再靠著強勢行銷的方式,再市場上狠狠撈一筆。就算真的大暢銷,賺的也不過是辛苦且毛利有限的代工財,還要隨時擔心其他出版社跟風搶進。

短時間內,是看不到台灣的出版界能夠退出這種一窩蜂搶進暢銷出版類型杜絕的跡象。只是可以預見的紙本書大衰退時代,出版人繼續玩搶風跟隨模仿山寨翻譯而不走自主研發,只怕離出版產業的谷底還有很長一段,還得要慢慢跌。

 

【專欄作家】

王乾任(ZEN大) 超人氣部落客,部落格「ZEN大的敦南新生活」累計近2000萬人次造訪;知名SOHO作家、出版觀察家,同時擔任讀寫教育講師、職場激勵講師,常於各種媒體發表專欄。 曾任獨立書店店員、連鎖書店採購、網路書店主筆、出版社企劃編輯、企劃經理、出版顧問。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4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沒有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