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作家動態
- 另眼看書
身體就是最好的醫生,王又《啟動自癒力,告別感冒不生病》新書發表會花絮
9月10日補班的日子,在連續上了六天的班,儘管感到頭昏腦脹、身心疲憊,仍然有許多熱情粉絲來參加王又中醫師在金石堂桃站店(19:00~20:30)舉辦的新書發表會。
現場一位難求,晚到的人只好站的聽講,有些認真的聽眾還趁著難得的機會在抄筆記和錄音。可見大家真的都很關心健康的議題,也認為中醫調養是值得學習的東西。
王又中醫師的這本新書是以「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為主軸,在網路知識氾濫的現今,帶領讀者學習最正確的健康養生知識!書中介紹94種常見疾病,完整解說常見疾病的辨證、選方及用藥。
王又醫師說:「我們的身體就是最好的醫生,都有自癒的能力。啟動自癒力的四指標是能吃、能睡、要動、心情愉快,就是保持身體陽氣的最佳要素。」「要治療疾病不是只有針對症狀來用藥,還要配合飲食和作息來調養」「感冒常會有一個症狀,這個症狀是我們時常忽略的,就是『沒有胃口,一直想睡覺』,此時我們身體的自癒力很差。而當感冒快好時,又會覺得肚子好餓哦!」
王又醫師特別提到:自癒力就是「陽氣」。
人為什麼會生病呢?簡單來說,就是體內的協調運作能力遭到「邪氣」干擾,而人體的自癒能力「正氣」也在此同時發生作用,因此產生種種不舒服的症狀。為了恢復體內的正常運作,人體會藉由「自癒能力」的啟動,產生想睡、發抖、升溫、發汗…等各種症狀。而根據臨床統計,大多數這類病症的發生期間,在沒有服用藥物的情形下,反覆「邪正相爭」、「正氣」作用,症狀發作約七天內,都能自行好轉痊癒。如果能夠藉由自然界的力量,運用藥物的四性五味,來加速平衡「邪氣、正氣」的交互作用,便能大大縮短病症的時程。
由於發表會時間有限,王又醫師只能粗略解釋,更多《傷寒論》養生知識都寫在《啟動自癒力,告別感冒不生病》裡頭。在此特別選取幾則書中的「健康小叮嚀」分享給大家:
●初期感冒三步驟:「多喝水、多休息、均衡飲食」,「自癒力」補強病自除,切不可過度勞累與強力治療。
●「發燒」也是一種「自癒力」運作的表現,先別急著退燒,體溫每升高1度,免疫力就能提升6倍喔!
●「風池穴」擊退感冒症狀!按壓頸部風池穴位,左右皆有,將手掌放在耳朵後方,「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等四指朝上,將拇指指腹放耳垂後水平方向凹陷處(便是風池穴),重力揉按3~5分鐘,感到痠痛、脹麻感明顯,便能改善感冒症狀。「吹風機」熱風針對左右風池穴烘吹,10~15分鐘,也能達到緩解效果。
●圖中人大拇指按壓處即是風池穴
●「傷風感冒」泡澡、運動汗出後常可緩解症狀,但也會因汗出過多而症狀復發。記得微微出汗就好,擦乾身子、喝水、休息,半日便可痊癒。
●三步驟,輕鬆減緩感冒頭痛。1.頭頸部前後左右伸展擺動,使骨骼肌收縮產熱。2.對整個頭部進行按摩。3.戴「帽子」對頭部進行保暖。
發表會就在簽書和合影之後畫下句點,親切的王醫師最後提醒到:中醫觀點認為感冒是一切疾病的源頭,千萬不可輕忽。
延伸閱讀
醫師王又教你把脈自診,預防疾病
秀威與健康相關的專區
健康:人生永遠的第一目標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2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