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作家動態
- 作家新動態
提子墨:從建構推理小說的世界觀,到宣傳台灣推理的無國界──金車文學講堂活動花絮
2017/11/2 上午 09:00 資料來源:提子墨
2017年10月21日,旅加作家提子墨返台於金車文藝中心,以「從建構推理小說的世界觀,到宣傳台灣推理的無國界」為題舉辦演講,暢談他的寫作經驗,並給予有意投入創作行列的新銳創作者們建議。為滿足當日無法到場的廣大讀者,作家生活誌獨家取得提子墨當日演講講稿,與粉絲們分享!
※本講稿為重點式整理,建議可以搭配現場活動影片一起服用,會更了解來龍去脈。
=======講稿開始=======
【我是誰?】
提子墨,小說作家、專欄作家、書評人;出生於台灣台北市,定居加拿大24年,溫哥華電影學院 / 3D動畫與電影視覺特效科系畢、皮特曼學院 / 電腦出版與微軟研究科系畢。第四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決選入圍作家、博客來推理藏書閣書評人、台灣推理作家協會會員。第四屆「金車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決選入圍。
於美國與加拿大多間華文報章雜誌,擔任過近九年的專欄作家。曾任舊金山《品》雜誌旅遊專欄作家、紐約世界報系《世界周刊》「墨眼看天下」專欄作家、台灣《Mass-Age》「全球移民後遺症」專欄作家。
已出版作品:
2015《熱層之密室》皇冠/繁體版
2016《火鳥宮行動》釀出版
2016《热层之密室》百花文艺/简体版
2017《水眼:微笑藥師探案系列》要有光
2017《追著太陽跑》釀出版
即將出版作品:
2018《幸福到站,叫醒我》
2018《公主殿下,破案了!》
2016年起,美國舊金山市立圖書館將提子墨的推理小說《熱層之密室》、《火鳥宮行動》與旅遊紀行《追著太陽跑》典藏入館四十多冊。於台灣、美國與加拿大三地有經常性演講、講座、新書發表會。
【第一部分:我的小說誕生前,有哪些受孕與安胎的步驟?】
這一場講座所提到的寫作流程,並非每位文字創作者的制式規則,僅是結合個人十多年來在溫哥華的3D動畫與電玩產業工作經驗中,學習到的影像創作前置作業所繁衍與簡化的流程。但是,這些完備的前置規劃也的確對我文字創作時的思路、節奏與工作速度大幅提升。
1)一本小說的靈感從哪裡來?
●在尋找靈感之際,我個人絕對不會從其他同類型作品中激發靈感,甚至會暫停閱讀小說一、兩星期。因為,你不希望自己在冥冥中被潛移默化,不自覺寫出與他人雷同的風格與走向吧?
●假設是寫推理或科幻小說,我會很用力地觀賞紀錄片、探索頻道、旅遊行腳、家居裝潢節目……從知識節目中激發靈感。如此,可從這幾類節目中,很平均地吸收到小說元素中所需要的歷史、探險、風土民情、建築或室內設計上的日常知識,從那些資訊中挖掘到全新的點子。(尤其是在觀賞家居裝潢節目,我的腦中常會迸出許多密室殺人的取巧手法!)
●口袋中、沙發旁、書桌旁、馬桶箱上……隨處丟一本便條紙與筆,隨時想到、聽到或觀賞到什麼好點子時,就順手記下來,然後一張張丟進一個容器裡。哪一天苦惱沒有靈感時,學學美國知名作家保羅.奧斯特,隨手伸進容器內玩玩摸彩遊戲,你會發現那容器根本就是你的靈感聚寶盆。
●如果不嫌隨身攜帶筆記簿或手機麻煩,也可學習島田老師靈光乍現時,馬上記錄到筆記簿或手機上。
●先確定小說的核心訴求是什麼?想要引起讀者共鳴與關注的是什麼?譬如:正視家暴、防止虐童、提防被外星人綁架?
●有些小說是可以先構想結局為何,然後從結局往回推寫,你會發現合理性與邏輯比較容易掌控。
2)需要將先小說的大綱寫出來嗎?
●一定要!當心中的草圖或靈感紙條齊備了,第一件事就是寫大綱。
●我個人寫作的習慣會先用鉛筆手寫出來,因為可以擦擦改改。為什麼我喜歡用手寫草稿?因為當你用電腦打字時,會被腦中拼字時的ㄅㄆㄇㄈ分流掉一些腦波流量!無形中阻礙著思維,手寫時就比較可專心讓思緒盡情揮灑了。
●不過寫手稿時不需要鉅細靡遺每一句話都寫出來,只需列出第一段要打什麼內容、第二段要打什麼……那些細部可以等上電腦打字時再去增潤修辭。
●大綱要寫多少字?很多時候大綱也可能成為責編撰寫書背、網路書局簡介時的參考文稿。我通常會寫2000~3000字左右,如此剛好可讓責編日後可刪掉爆雷劇情的部分,挪用為書背的簡介。
●不過,也有例外的情況,我明年初將推出的新書《幸福到站,叫醒我》,光是大綱就寫了八千多字,洋洋灑灑八張A4紙!因為那是一本將繪本小說化的作品,因此大綱已經不只是給我自己看而已,許多繪本中沒有的新添細節,也需要經過繪本原作者的認同,所以必須寫得非常仔細,如此寫書稿時才不會發生被否決掉的情況。
●大綱,也是日後進稿的一部分,後面會再說明提案大綱的要點。
3)既然都有了大綱,那麼粗估的章節也可訂下來了唄?
●如果你的大綱寫得非常詳盡,寫完後你大概已經可以推估出會寫到多少章節了,在起承轉合的原則下很容易就能切割大綱中的各個段落分出章節。
●我有一個壞習慣,喜歡在書寫稿前就先分配好章節,打出類似目次的頁面,然後憑著感覺取了喜歡的書名、每一章的名稱,儘管是暫定的也無妨。
●我很難容忍自己在寫一本沒有名字的半成品,有了暫定的書名與篇名,我會覺得這個「孩子」有臉型了,我就能感覺到眼睛應該放在哪、眉毛是什麼形狀、適合哪一種嘴唇,有一個隱約的方向去掌握自己的文字風格。
4)小說又不是電影,為什麼也要設想分鏡、轉景、線性動向?
●小說當然也是一種「電影」!只不過它不是在銀幕上放映,而是「在讀者的腦中放映」!
●小說中「寫情寫景」的文字功力,就是你的攝影師、燈光師或場景設計師,它能令讀者瞬間進入你所營造的那個虛構世界之中,進而相信在那情境中所發生的一切充滿說服力。
●「寫情寫景」一直是我個人閱讀或寫作時,非常重視的一個審視環節,因為能將小說情節中相關的場景描寫得栩栩如生、身歷其境,就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催眠術」。
●張愛玲的作品之所以能夠扣人心弦,大多要歸功於她寫情與寫景的流暢功力,以及不同角色互動時細微的表情及暗示性的肢體語言。讓你閱讀時彷彿真的看到了白流蘇與范柳原的一顰一笑,置身於大時代下香港的一景一物。
●要完美觸發讀者腦中的那台放映機,除了需要注重寫情寫景的功力,讓讀者可以真實感受到你所形容的場景空間。
●再來就是那一幕該在哪個鏡頭喊卡?新章節的開頭與結尾是要淡入淡出?或是俐落地剪片馬上銜接到下一幕,再跳到另一幕,讓讀者在啪啪啪節奏的衝擊下無法喘息?
●文字手法上的分鏡、轉景與動向引導,就是讓讀者在使用腦中的放映機讀你的小說時,能感受到你作品中的節奏、律動與情感!
●電影是用剪輯程式剪片與特效,你是用文字來分鏡、轉景、剪輯或後製……
●現場活動快照
5)人物設定到底要寫到多仔細呀?每一位主配角都要設定嗎?
●主要角色們越仔細越好,寫出那個角色的人生經歷,就像在撰寫你自己的作者簡介或履歷。
●我的個人的習慣還會列出該角色的生日、星座、血型、身高、嗜好、口頭禪、性格與穿著打扮。
●當主要角色們的形象已經在你腦中了,Google出心中覺得符合這個角色形象的名人或藝人的照片,將那些大頭照放上該角色的人物設定表上,那麼你心中虛構的那些主要角色將越來越具像化,當你寫作時會感到他們是活生生存在你的腦中。
●人物設定表是寫給自己看的,當你將那些角色的性格與特質定下之後,就算一本小說寫了一年、兩年或十年,你每次動筆時都會審視著,他的血型、星座或個性到底會作出什麼應對、反應與表情?就不會出現那種故事開頭與結尾,男女主角的性格天差地遠的情況。
●常聽到有人說「這個角色塑造得不夠三滴」,雖然我曾是3D動畫的建模師也不是很懂那個詞,但是我相信大家所指的是人物的「面面俱到」。
●只出現一兩場的次要角色,當然可以省略掉上述的資料,但是取好該角色的名字,給他一兩句的簡介,至少你每次寫作的時候人物設定表在一旁,可以翻一翻確定那個小配角是叫李大同?還是王大同,就不會出現前後不一的人名。
●題外話:善用電腦中打字功能的「使用者造句」,在裡面新增正在撰寫中的小說所有常出現的人名或事物,如此每次你打該名字時,就會自動跳出正確的選字。
6)角色與角色之間 / 角色與事件之間的線性關係圖是什麼?
●有些人會以樹狀關係圖來連結角色與角色、角色與事件或地點的關係。我個人則比較使用放射狀的線性關係圖來示意。
●我會將小說中出現的幾個事件放在中間(例如:幾起謀殺案),一邊是圍繞著人物名,另一旁是圍繞著線索名稱。將人物名以有色毛線連上事件名、再將事件名已另一個顏色的毛線連上線索名稱。
●這張大紙板就掛在我的書桌旁的牆上,每當我寫作有疑慮時,就會在審視一次上面的放射線關係圖,如此可輕易看出某事件的關係人與線索,角色與事件之間的參與程度、線索與案件之間的比重。
●覺得這樣釐清自己的思緒很複雜?不,這面關係圖只花了一個小時就完成了,牽完那些有色毛線後,我完全清楚自己將會寫出的小說結構。
7)我需要收集每個場景、歷史或地理的資料嗎?
●這是肯定的!你的場景寫得越精準,越能讓人進入故事的情境,尤其是推理小說必須公平的讓讀者瞭解事發地點的一景一物,不是到解謎時才突然冒出牆角那只染到些許血漬的花瓶之類的。
●最簡單的方式,Google到一張你覺得類似你故事中那個場景的照片,由上至下、由近至遠,形容一下那個景色或室內裝潢,那就是催眠讀者身歷情境的開始。
●你不需要去過某個城市、國家或歷史景點,依然可以透過網路上的照片或影片,鉅細靡遺的形容出該地點的各種細節。我也沒有搭過太空船、也沒登上過國際太空站,但是我在《熱層之密室》中五花八門的真實航太場景,全都是將收集到的航太記錄片定格,開始由上至下、由近至遠的觀察好幾遍,以文字描述出那空間感,然後將男女主角在那個場景發生的情節置入其中。
●所以,如果是牽涉到歷史、地理或科技的場景,除了要對該領域作一些資料蒐集,在你提出的那段歷史、地理或科技知識時,也知道如何去形容該段歷史中的風土民情、該國家的建築物樣貌,或是該實驗室的設備。
●那就抓住一張照片,訓練自己如何描述那個場景的一景一物,除了是訓練自己的觀察力,也是訓練將圖像或影片轉化為文字敘述的能力。
8)但是,我想寫的是架空場景、架空歷史或架空科學?
●那麼就在前置作業中仔細去設定出屬於它的世界觀呀!
●架空的故事背景與情節,的確可以擺脫許多現實世界無法成立的言行與現象,讓人有一種耳目一新的跳脫感,只要不是寫得太「我說了就算數」,大多數讀者的接受度都還蠻高。
●就我個人的經驗而言,著手寫架空世界的小說,其實比寫真實世界的小說在前置作業更難。我雖然不需要蒐集過多的真實場景、歷史、地理或科技的資料,卻是要完全一手創作出一個自己的世界觀與邏輯,為那個世界預設出故事時間點的歷史、文化、風土、法律、宗教、服飾、建築、社會型態,甚至是種族和語言……
●所以「架空」聽起來好像可以天馬行空,可是在寫作之前的前置作業真的會把腦漿燒乾。因此,我非常佩服撰寫奇幻小說的作家們!
9)可以開始撰寫書稿囉!我很入戲了!可是總覺得對著電腦擠不出文字!
●有人規定寫小說一定要坐在電腦前苦思每一字每一句嗎?NO~ NO~
●電腦只是我打字的工具,不該是我發想靈感時,去盯著消耗體力的魔鏡。
●如同前述我寫大綱的慣性,不到最後關頭需要謄稿打字時,我絕對不想掛在電腦前傷眼、傷身。我在撰寫每一個章節時,絕對是躺在舒適的沙發上,或在陽光溫暖的陽台咖啡桌上,手寫出這一章的第一段大約要寫些什麼內容、第二段又是什麼內容,然後角色之間會有那些對話,該章的每一個段落的順序與內容都釐清後,我才會上電腦謄稿。
●上電腦後,我就依照手稿上的條列指示開始說故事,一段一段添骨加肉、美化詞藻,繁衍出小說體的文字。
●下次試試看,發想時不要再死死盯著電腦,去試試看凝視美麗的景色、美好的事物,行雲流水地將下一章的內容手寫條列出來,然後才上電腦!你會發現自己更有恆心與耐力完成一本十多萬字的小說。
10)寫了幾章後腦袋卡住了,我該怎麼辦?
●跳出來!出去玩!出去逛街!出去看山看水!先將那個卡榫拋到腦外!
●我個人則是跳去撰寫另一本小說。我大多維持同時間撰寫兩本小說的習慣,依預定出版日期來排序重要與次要,通常主要的那本寫到瓶頸時,我就會跳去寫次要的那本,寫一陣子要是次要的那本也遇上瓶頸,再跳回主要的那本……你會發現跳回來後,當初的瓶頸有時候竟然有了新的發想可解決了!
●然後依此類此,主要那本寫完後交稿了,次要那本就升格為主要,然後也會開始分些時間籌畫新的小說題材,來遞補次要的位置。
●將思緒跳出去、隔一陣子才跳回來,是我解決腦筋有卡榫的情況。
●不要死守於一本小說的創作,不要因為瓶頸就放空不做事了,隨時有一本次要撰寫的小說,來填補出現瓶頸時的那個缺口。
11)我終於寫完了,該投哪家出版社?該如何提案?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ㄟ斗,你並不見得需要寫到十多萬字後,才開始尋求出版社的青睞!
●當你寫到五、六萬字時,已經可以先將前面的五萬字給出版社進稿了,當然要附上另一份兩、三千字的大綱,如此大多數的出版社已經能夠端倪出是否有意願出版。
●如果出版社有意願幫你出版,那麼就盡量在三個月左右將剩下的幾萬字寫完。
●每一位主編或責編都很忙,每天都有一堆信件與書稿要閱讀,大綱不寫得落落長、自言自語,開門見山在前面一千字,就點出自己小說的亮點在哪裡。
●不要奪命連環叩,給編輯們一個多月的時間去審查與開會,但是如果超過三個月以上,你可以寫信表明要抽稿轉投他處了。因為,沒有人有權利浪費你的青春,人生沒有太多三個月可以任人去浪費。
12)我收到出版社或報章雜誌社的退稿信,好沮喪…這證明我的文筆很差嗎?
●當然不(見得)是!!我十多年來對海內外的報社、出版社與雜誌社的投稿經驗,這一家雜誌社覺得不適合的作品,結果常常是另一家報社非常喜歡的文體。
●瞭解這種情況後你就會釋然,原來每家報社都有自己的「報格」,每家雜誌社或出版社也有自己偏好出版的題材。
●不要亂槍打鳥,仔細去翻閱不同出版社的各種書籍,研究出版社也是一門功課。找到與你磁場相同的那一家,能夠接受你的小說風格的伯樂,在審慎的投出去過稿,那麼小目標應該就不遠了!
●觀眾聚精會神
●與現場觀眾互動
【第二部分:我出過書了!該如何讓海外華文讀者認識我和我的作品?】
1)我的中文小說只能在台灣銷售嗎?頂多賣個千把本吧?
●錯錯錯,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網購無國界的時代了!
●我這個旅居加拿大二十多年的僑胞,是如何得知台灣出版品的資訊?是如何在海外購買台灣的小說?
●網購!博客來、金石堂或PChome全是購買中文書籍的管道,在我周遭的愛書的台灣僑胞也跟我一樣,每一兩個月就幫全家大小網購一箱箱的台灣出版品。
●那些網路書局可以將你的出版品,寄到世界任何一個有華人居住的城市!旅居海外的我們為什麼不在乎多付那些郵費或快遞費?因為花那些少少的錢可以買到濃濃的鄉愁、濃濃的台灣味,只要短短五日左右就寄到異鄉給我們。
●台灣有些歌手會到北美華人多的城市開演唱會、簽唱會,因為演藝圈都知道那裡的粉絲消費能力不遑多讓。那麼為什麼台灣作家或出版社沒有面向海外華文市場的宣傳?
●他們也想參與作家的海外講座、簽書會,只要現場有新書很多人也都會買來分送給親朋好友,甚至上台灣的網站網購回來。
●時常聽聞作家或編輯們提到「台灣」出版業景氣低迷,為什麼沒有人想過那一片未曾被作家或出版人重視與深耕的處女地?當網購已成為一種「無國界」的巨大市場時,七百多萬的北美華人都可能成為你下一位忠實讀者,我們還要死守在自己的地盤上作閉門宣傳嗎?
2)那麼該如何讓海外的華文讀者認識我?
●多參與海外作家或僑界作家的社群與協會!
●我個人的案例是,我曾經加入過一個紅極一時的海外作家協會「文心社」,當年幾乎來自全世界的職業或業餘華文作家們,都會上那個網站發表作品,或在論壇中聊天。
●許多年後,雖然那個協會與部落格型態的網站式微了,可是當年認識的世界各地的華文作家們,卻依然與我有所書信往返,甚至轉移到臉書或新浪微博上繼續維持友誼。
●那些海外作家,和他們所屬的全球各地的讀書會、寫作協會或作家協會,就是這些年邀請我到北美各個城市,舉辦巡迴講座的主辦與協辦單位。而他們又與台灣的僑委會,或分屬世界各地的台北經文處有密切的互動關係,甚至辦活動時有補助或活動中心的場地可申請。
●從還是海外專欄作家的時期,到如今在台灣出版作品後,每一次到不同的城市辦講座,就接觸到更多的新讀者,這些華文讀者在講座現場買了你的第一本小說後,日後就知道你的名字,對你的小說有好感之後也會期待你的下一本書。
●讓自己的作品飛出小島,其實有一扇敞開的大門,為什麼將自己的市場鎖定在台灣而已?只要你願意跨出第一步,就是海外華文消費者認識你的開始!
3)我剛好想出國玩玩,是否可能順道在幾個國外有城市辦演講?
●當然有可能!但是在你計畫想辦講座前,要先開始布局自己的海外人脈關係。
●Google到哪個州、哪個城市,屬於哪幾個知名的作家協會,加入他們的臉書社團、微博、微信群組或官方部落格。就算你不是當地的正式成員,至少憑著對寫作的共同興趣,對該城市的好感,他們也是台灣人……種種的理由,大多數的協會都不會太排拒。
●你可是試著投稿他們的社內刊物與報紙,這些協會也大多是掌控當地華文報紙副刊的委外編輯,因此只要你的短篇作品有機會登上,他們就會開始認同這位來自台灣的寫作同好者。
●有些大型的作家協會,會要求加入「正式會員」者需要提出曾出版過至少兩本出版品的實體書。例如:陳若曦在柏克萊發起創會,全球知名的「海外女作家協會」、「北美華文作協」,甚至是總部在台灣的「世界華文作家協會」,都是可以申請加入的協會,除了可以認識許多隱身於其中耳熟能詳的知名作家,也可在與海外作家良性接觸後,漸漸打通了自己在那個城市的經脈。
●當你日後有新書出版時,就可開始詢問這些世界各地的文友們,看看如何可以為你的講座牽線了!
●這些海外的關係需要你一步步親手去開拓,沒有一個主辦單位會因為某某會員推薦某某人到北美去演講(除非你是蔣勳、瘂弦或洛夫),在不認識你之前就為你義務租場地、打報紙廣告甚至安排食宿。
4)我該和海外的哪幾個僑界單位與文學團體連絡?
●沒有管道?駐北美各大城市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經文處)」,都很樂意協助你或出版社推動這類充滿書香的文化活動。
●北美各個城市的經文處都有專門負責推廣台灣文化與教育的人員,以及其所屬之「華僑文教服務中心」部門,可資詢與提供文化活動的建議。
●他們通常會將活動與提案推介給該地的「僑委會」,或屬性適合的文化中心、僑校或僑團。如果提案可行,協辦團體便會向在該地僑居的台灣鄉親,發出文化、座談、演講的宣傳活動。
●我通常是反向操作,透過作家朋友所屬的文學團體安排,尋求提供食宿的協辦單位,由他們去安排僑委會相關的單位申請講座的場地,他們也會聯絡有合作的報紙、電台與電視媒體來採訪與報導。
●如果不克出國宣傳出版品,卻希望海外的讀者有機會認識你,也可透過僑委會在台灣的「書刊流通中心」,辦理「書香傳送海外」的募書活動。那些書都會以捐贈形式轉運到海外的圖書館或僑校。
●現場活動照片
5)我詢問到有意願的海外的主協辦單位,該如何準備巡迴講座的企劃案?
●無論是有意願或未接觸過的單位,講師都應該提交一份演講內容的提案企畫書,清楚的撰寫講座中會演講的議題,你在現場會推廣的出版品內容。尤其是確定有文學團體或僑界單位願意邀請你時,更要列出何時會飛到哪個城市的時間表,以利於主版單位租講座場地、提前發新聞稿與相關的報導。
6)我很窮耶,主辦單位有可能提供我機票和吃住嗎?
●除非你是蔣勳、瘂弦、洛夫XDD或當代具影響力的作家,通常機票可能就要尋求自己的金主了。
●而我自己則是在收入中會分出一個百分比,作為自己的宣傳或公關費用,通常就大多花在機票上,所以我自己就當自己的金主。想一想花一點小錢,讓自己的名字與作品飛得更遠,那是非常值得的小投資。
●我遇過的幾個文學團體,都能在預算之內為我安排各地的飯店住宿,就算沒有預算也會為我安排下榻在協會成員的家中 (大多是還不錯的花園別墅)。
7)在海外舉辦講座的場地,通常是怎麼樣的場所?
●這要視當地主辦單位的手腕與影響力,我在舊金山的兩場演講都是在舊金山市立圖書館的會議廳;在聖荷西是在當地知名的華文書店「世界生活館」;在灣區則是像體育館的活動中心;在德州則有華僑文教中心與當地的活動中心。
8)我該如何讓那幾場講座在海外的華文媒體曝光?
●這個你可以放心,幾乎每一個海外的文學團體與僑界單位,都有自己熟識的記者與媒體。他們會在講座之前就自動寫好新聞稿,送給相關的報社記者刊登。
●如果前置時間足夠也有可能在講座前後到電台接受專訪,或電視台的訪談,這些海外的媒體曝光都是可以在行前與主辦單位確認,請求他們協助的事項。
9)一切齊備,我和我的出版社在出發前應該準備什麼?
●你的出版社願意幫你提前將出版品郵寄到國外嗎?郵費是你支付?還是出版社能贊助?這些要先釐清避免日後心中有疙瘩。
●如果你屬意自己託運小數量的書本,那麼我的經驗是從台灣跨越太平洋的航班,可以託運兩個23公斤的行李(46公斤)、一個10公斤的隨身行李,扣除掉你將會攜帶的衣物與用品,大概可以帶個50~60本吧。
10)我與主辦的海外僑界單位及文學團體見面時,該注意些什麼?
●送給主辦人你的簽名贈書、見面禮或伴手禮,還有幫你打新聞稿的媒體贈書。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主辦單位為你勞碌奔波、聯絡場地與媒體,或者幫你安排了免費下榻飯店,張羅當地文學團體作家請你吃飯……實在不好意思只帶兩串蕉去坐享吧?
11)我也希望國外的圖書館典藏我的作品,有可能嗎?
●除了前述僑委會在台灣的「書刊流通中心」,可以將你的出版品以「書香傳送海外」捐贈到圖書館與僑校。
●你也可以自行提交自己的出版品到屬意的國外圖書館,例如:舊金山市立圖書館、聖荷西圖書館、紐約公共圖書館,只要是該館有國際書籍部門,又有管理中文書籍的圖書館員 (上述三間確定都有),只要通過他們的審查後就可典藏你的出版品入館。
●「通常」一本出版品需要提供三本Copies,查清楚該館的中文樓層的正確英文名稱,例如:舊金山市立圖書館三樓的叫做Chinese Center,包裹上除了英文地址、英文館名與部門,可以用中文小小標註「煩轉中文圖書館專員」之類的字眼。包裹內除了三本Copies,也請附上作者簡介與請求審查典藏的相關說明的中文Cover Letter,也附上對方可連絡你的Email地址。
●讓自己的出版品獲得某圖書館的典藏,並不會打開你的海外知名度或市場。這只是讓圖書館專員認識有這一位台灣的作者→日後你提出想到該圖書館辦演講時他記得你→他推薦書籍給讀者時也會想到你→而在圖書館讀過你的作品的讀者,要是喜歡那本書日後就會期待你的新書,甚至透過台灣的網路書店網購。
●讓各大圖書館典藏你的作品,是在加強印象分數;在海外舉辦巡迴講座的過程,則是加強與讀者面對面的實體形象分數。
我在這裡全盤托出後,大家應該發現要讓海外的華文讀者認識你,從太平洋的另一端網購你的作品,其實應該沒有那麼難了吧!我相信許多人的交際手腕肯定會做得比我出色!
覺得不夠過癮?作者大方提供本次講座投影片下載。一個好的投影片,除了可以幫助講者事前釐清演講脈絡、控制場面節奏,還可以讓讀者更快認識你,千萬不要貪圖方便就偷懶省工唷!
延伸閱讀
意外降臨的病症,為生命帶來新的轉折──《追著太陽跑 ,一頭栽進去用力戰勝自己!》自序
向流星許願,宇宙就會幫你實現──《追著太陽跑 ,一頭栽進去用力戰勝自己!》後記
秀威推理小說書展79折特價中,精選IP合作書籍特別推薦
今日人氣:2 累計人次:5 回應:1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好棒的講座,好棒的報導,受益良多,尤其是寫作過程的許多方法,真是非常棒阿! 非常期待墨哥新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