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貓出版偵查課】現在還沒開始累積自有內容資產就太遲了

2015/10/6 上午 09:30   資料來源:readmoo閱讀‧最前線    
本站分類:出版風向球
【老貓出版偵查課】現在還沒開始累積自有內容資產就太遲了

圖片來源/flickr by aheram

       文/老貓;授權/readmoo閱讀‧最前線

出版業一向說出版屬於內容產業,自己是內容業者,但放眼望去,每家公司做的幾乎都是內容代理的生意。不管是翻譯書還是自製書,攤開合約一看,合約有效期五年。五年期滿,書還是不是你的書呢?除非你續約,要不然大部分時候合約結束,書歸作者,權利返還,出版者只會剩下「本書已絕版」的痕跡,紀念自己曾經做過這件事。

紙書時代這種情況不足憂慮,因為一本書絕大部分的銷量會在第一年,甚至新書上市的前三個月就完成。接下來別說五年,差不多兩年後,大部分書就已經在市場上消失。

做一本書,擁有五年的銷售期,對紙書出版業者而言,絕大部分營收都已經收穫完成,五年以後有沒有繼續擁有權利並不是很嚴重的麻煩。而且萬一真是能賣的書,出版社也還是會續約,並不會妨礙生意(大部份授權合約都會註明出版社有優先續約權)。

不過隨著紙書市場開始萎縮,過去這種主流的商業模式開始顯出各種麻煩了:

一、出版社變成研發成本最高的行業,而且手上還沒有財產權

出版社培養編輯,尋訪作者,支付版稅、譯稿費,才能得到內容做出圖書,這些費用都屬內容的研發成本,我們平均算它占定價的 15% 就好(這絕對是低估的數字),15% 已經是大部份製造業不可能支出的研發成本,而這還不是出版業的研發比例。

出版社的實收入通常以五折計算,五折以上部分是通路的毛利(各大盤、中盤、物流、書店等),五折以下才是真實收入,所以占定價 15% 的成本,實際上占營收是 30%。

用三成營收開發內容,而沒有拿到完整的財產權,只拿到五年的銷售期,過期則作廢。這才是出版業目前真實的商業模式。我們恐怕從未看過研發成本高達全年營收 30% 的公司,卻無法擁有所研發產品的完整所有權,這種古怪的經營型態了。

(別誤會,我的意思不是說出版社給作者的太多,不是這個意思,今天會形成這樣的版稅行情,是市場供需使然,是市場雙方在互相折衝之中達到的平衡。我不認為這個平衡不合理,我認為的是,出版社應該真正開始從內容業者的角度思考問題。)

二、合約到期之後的長尾市場現在越來越可以經營,但你手上沒銷售權

不管是 POD 按需印刷技術或正在生的電書市場,或者許多人熱切期盼的「一源多用」商業模式,這種市場正在興起之中,它們可以讓過去在紙書時代必須絕版的書,重新獲得(哪怕是些微的)商機。

這種長尾市場過去無法用紙書經營,因為再版成本、庫存管理成本遠超過銷售利潤,而 POD 按需印刷技術和電子書解決了這些問題,理論上大家應該把所有絕版書通通轉成 POD 或電子書持續供應市場才對,但現實是我們回頭一看,那些書大部分合約都到期了。

我們當年就沒打算續約,現在也不可能再續約,因為續約就要支付預付版稅,這些書通常每年可以再賣個百來本,不可能付得起一次兩千本、三千本的預付版稅。

如果你手上的內容是自己擁有完整財產權的,你就可以爭取這個以前是雞肋,現在卻很珍貴的長尾。

三、編輯加值消失

無論一本書作者的完成度有多高,編輯都在這份內容轉製成可銷售商品的過程中付出了智慧。定書名、做封面、規畫版面、設定位、寫書卡、推動上市計畫、安排印製……所有這些編輯完成的事,形成一本書的編輯加值,同樣的一旦書沒有續約,這些加值也就隨風而逝,消失在時間的黑洞中。

越從頭協助到尾的書,編輯的加值價值就越高,但這些價值卻都是附屬在著作財產權之上的,有權利,編輯加值才有辦法變現,沒權利,加值就會歸零。不管你在作者身上花了多少心血,為了書的上市下過多少功夫,只要書不能賣,這些就都不能成為資產。

只有從頭完整持有內容,才能確保編輯的加值不會隨者合約結束而消失。

四、譯稿權利成空

特別是針對翻譯書而言,出版社除了編輯加值之外,手上還會持有另一種權利——譯稿的財產權。

出版社大部分用買斷模式跟譯者談翻譯事宜。出版社支付稿費,譯者賣斷譯稿。但同樣的問題來了,譯稿是原著作的衍生權利,原著作如果合約到期,這個衍生權利失了依託,就像旗桿倒了,旗幟就無法在空中飄揚。原著作不能銷售,翻譯稿只能凍結在自家電腦硬碟中。

手上沒有自有產權的內容,帶來的結果就是大量交易機會與編輯價值的喪失。所以你現在還沒開始累積自有內容的資產嗎?在新時代你的仗會很難打了。

所有預備投入內容產業的人都會開始生產自有內容,連過去不做內容的人也開始做了(例如亞馬遜[1]),傳統出版業者更無道理自外於這個市場。

【萬事問老貓】出版偵查課現在歡迎大家問我出版相關的各種問題。你可以寫信或直接在我臉書牆上發問。

※專欄內容為作家個人創作,不代表本站立場[註]
  1. 第一次,台灣的翻譯書將可能被對岸壟斷

 

【老貓出版偵查課】

【老貓出版偵查課】EP同步,出版社已沒有選擇餘地
【老貓出版偵查課】出版產值大衰退的警告
【老貓出版偵查課】編輯有未來嗎?
【老貓出版偵查課】拯救出版產業釜底抽薪的辦法
【老貓出版偵查課】為什麼讀者不見了?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4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