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貓出版偵查課】出版產值大衰退的警告

2015/7/28 上午 09:30   資料來源:readmoo閱讀‧最前線   
本站分類:出版風向球
【老貓出版偵查課】出版產值大衰退的警告

圖片來源/stevepb

文/老貓;授權/readmoo閱讀‧最前線

前兩天又去財政部發票統計網站查了一下,根據網站統計,全國圖書出版業今年一至四月份市場產值是六十億七百萬,比去年同期衰退了 37%。如果照這個比率,今年全年產值將低於二百億,剩下一百八十億。

距離上一個高峰民國九十九年的三六七億產值,剛好跌破一半,剩下 48.9%。重新列一下這五年多以來長期的跌勢:

 

年度 銷售額總計(單元:千元) 成長數 成長率
99 年 36,751,031 5,384,975/  
100 年 35,244,446 -1,506,585 -4.10%
101 年 35,236,761 -7,685 -0.02%
102 年 26,995,482 -8,241,279 -23.39%
103 年 22,692,176 -4,303,306 -15.94%

 

這種跌勢是空前未有的,不是一兩家公司業績不好,而是長期、不可逆的崩盤。自從四月三日本專欄獨家發布出版業的崩盤現狀以來,我寫過幾篇分析:

一、為什麼出版業會崩盤?有救嗎?

本文試著回答一個問題:全世界都在數位化,為什麼只有台灣崩壞的速度驚人?

二、為什麼讀者不見了?

整個市場崩壞的深層原因,是讀者找到更方便、更廉價、更現成的需求滿足方案。

三、拯救出版產業釜底抽薪的辦法

我們必須重新定義什麼叫做出版產業。做地圖的,貼食譜的,寫旅遊指南的……過去這些都是出版業,現在這些全部被排除在出版業之外。這是錯的,不是為了讓產業數字好看,而是要思考這些案例對產業轉型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四、出版業是步入黃昏還是走向黎明?

所有出版業者都需要成為高科技公司,自己就要能使用科技,改變自己的營業型態,以便滿足讀者永不間斷的需求變換。如果出版業不改變,那沒落就不可避免;如果出版業能改變,那麼內容產業的新黎明就正在展開。

 ※ ※ ※

台灣出版產業的競爭,比世界他國家更棘手的地方還在於,我們有個越來越成氣候的中文電子書供應源鄰居──亞馬遜中國。

儘管中國出版市場有各種問題,出版管制、言論審查、盜版嚴重、價格紛亂,但我所認識台灣的重度讀者,幾乎沒有人沒有一台亞馬遜的 Kindle 電書機器,他們連線到 Amazon.cn ,享受平均一本書合台幣二、三十塊的特價,而且每個月以超過二千種品項的速度快速增加。

每一個人的閱讀時間都是有限的,當重度讀者有大量的時間轉到簡中市場,這意味著過去他們對台版圖書的貢獻就會降低。

台灣本來有最強大的競爭優勢,在幾乎無國界的電子市場上佔有特別優勢,但現況是我們對這個市場輕率以對,於是本地需求沒有獲得滿足,其中最重量級的讀者按耐不住,於是自己找到了解決方案。

紙本還有物理條件阻隔兩岸的圖書市場,電書已經沒有這一層阻隔。讀者不會以出版者的意志為轉移,並不是你不推出電子書,讀者就會耐心等待。讀者會自己找到解決方案的。

最後我要誠懇地建議要出書的作者,你應該即刻要求你的出版商同步製作電子書,在各電子書城上市。讀者已經離開紙張了,你應該在電子市場供應你的作品。你不應該等電書市場成長再供應書單,那是不可能的,因為讀者要有書,才會試著開始體驗數位閱讀、買機器看電書。

 

【老貓其出版偵查課】其他文章

【老貓出版偵查課】編輯有未來嗎?
【老貓出版偵查課】拯救出版產業釜底抽薪的辦法
【老貓出版偵查課】為什麼讀者不見了?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2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