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骨地想:那人工智慧也可以想變成人啊!──專訪《神的載體》游善鈞

2016/2/18 上午 09:30   資料來源:黃路西   
本站分類:作家面對面
我反骨地想:那人工智慧也可以想變成人啊!──專訪《神的載體》游善鈞

游善鈞第一本小說《》是本道地的純文學,由寶瓶文化出版。因這本「以愛之名,與愛無關」的作品,採訪小編預期看到一位個性拘謹、用生命思考人生的文藝青年。沒預期的是,見面不到幾分鐘,幾位年輕人卻嘻嘻哈哈聊開了,也讓我直接感受到游善鈞親善的活力,誰說寫純文學必然得嚴肅過日子?那天正值霸王寒流腳步剛離開台灣,氣候微寒但晴朗,這段愉快的訪談讓我深覺是個好時節呀。

骨肉.jpg  神的載體

遊走純文學和大眾小說之間

游善鈞自承創作是從大學時代開始,寫現代詩、散文到小說,同一時間也看大眾小說包括武俠、推理這樣,但以日本小說居多。後來發現自己對文字這塊蠻感興趣,未來要走這塊的話,純文學除非是學院派,不然很難以文字維生,所以決定逼自己要寫大眾小說,從奇幻小說,到後來的情慾、推理……。但純文學和大眾文學對他而言,兩者創作邏輯不一樣,純文學比較像為作者本人而寫,大眾小說比較像是為筆下的角色而寫,只是表現形式不同,沒有誰好誰壞的問題。

《神的載體》起源於參加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

問起游善鈞在秀威出版的推理小說《神的載體》,為何要以「人工智慧」作為推理故事的主軸呢?他說,這得從兩年一次的「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比賽說起:

「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是以日本推理作家島田莊司為名並獲得本人支持而成立的獎項,主要用於推廣華文地區的推理小說與創作風氣,原主辦單位皇冠出版社共承辦了四屆,當時推理圈紛紛流傳第三屆將是最後一屆舉辦該獎。這讓游善鈞認真思考參獎的可能性。〔按:目前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第四屆改由金車教育基金會主辦,並冠名「噶瑪蘭‧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

而為了準備這個最受台灣推理圈備受重視的獎項,游善鈞實行策略性的「磨筆」計劃:先從短篇寫起,2014年投稿《幼獅文藝》雜誌和文化部合辦的類型小說徵文;此外,也參加推理作家協會的短篇徵文獎,可惜該篇當屆未能入圍,遂改投大陸《歲月推理》雜誌並獲得刊登。

2014年的11月,《神的載體》寫作開始啟動了,由於島田莊司獎強調「新本格」精神(註:在《21世紀本格宣言》中,島田庄司認為新本格的未來發展應該糅合電腦、網絡、醫學(大腦研究)等新科技元素),游善鈞遂構思了以「人工智慧」為主軸的故事──由於他個人喜歡銜接現在到未來的書寫情境,反而不熱愛架空,這也之所以雖以「人工智慧」為主軸,但他不寫成科幻小說。

「過渡交接帶是比較有趣的地方,但我想寫相反的東西,以前都是探討人類能不能超越人工智慧的議題,不過我反骨地想:那人工智慧也可以想變成人啊!」。

游善鈞笑說,他個人撰稿習慣是先訂定篇章和書名,《神的載體》開始動筆時,他還沒確認要叫什麼,只好姑且取名「伊甸」,「伊甸」一名是小說中精神牢籠的名字。不過日本已經有一本小說叫「伊甸」,所以就只好改名囉!

當位純粹的作者  讀者怎麼看是他的權利

《神的載體》出版之後,研究者洪旭銘先生很快地寫了評論,並觀察到《神的載體》最大難處就是處理對未來的想像以及對現時/實的情境描寫與回應,是以小說中出現不少「尷尬」,諸如吳浩鋒與林瀚儀進入「pavo house」前需要「徹底消毒」(204)(卻又不真的展現如何消毒)……

游善鈞自認為是位很純粹的作者,創作完成、出版以後,怎麼閱讀和解讀是讀者的權利。但他小澄清了一下,「消毒」這動作其實是有企圖在:因為林瀚儀這角色把「人工智慧」當個體對待,所以強調了「消毒」兩字。而接下來吳浩鋒應回問林翰儀:「幹嘛」要消毒?因為吳浩鋒認為「無機質」的機器沒有必要消毒,才會向林瀚儀提出質疑。創作時,游善鈞有時候會抽離、退後一步,把自己投射為讀者的立場,身為讀者時的他,比較在意是否理解當下發生的事情,而非太多細處的交代。

科幻推理的靈感來源?

創作除了一閃而逝、可遇不可求的靈感,更講究滋長書寫的養分。作為一個挑剔的讀者,游善鈞也期盼呈現一個好故事給讀者,但純文學出身之故,往往不經意間就落入「超級意識流」寫法,把劇情拖沓於某處,這也是他寫《神的載體》經常提點自己的地方。

至於書寫的養分,游善鈞表示,自己閱讀比較多的是日本推理小說,科技部分先從《克萊因壺》、《完美的蛇頸龍之日》等書擷取,而島田莊司獎的相關作品也會參考,如《虛擬街頭漂流記》、《無名之女》。

近來讓他訝異的作品則是電視影集《神盾局特工》,因為這部影集最後take到某關鍵人物只剩下半顆人腦躺在床上的畫面,一旁的機器正在修復它。另外,CSI系列融入uber、智能家電來犯案,這些對於寫科幻小說都有幫助。劉玉玲飾演的《基本演繹法》影集則相當本格,劇情常使用異想天開的殺人手法,譬如電梯門一打開就身中多槍而亡等,十分有趣。

其他印象深刻的作品包括東野圭吾《異變十三秒》,因為一場意外,十幾個人都掉到平行時空,四邊空無一人,世界崩壞,大家開始逃難,很適合拍成電影,香港《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就頗有這本書的味道。至於森博嗣作品、和西澤保彥《死了七次的男人》也很推薦。

 

 游善鈞1.jpg

後記:游善鈞再三表示自己不擅於言詞。實際接觸之後,我認為他並非不擅言詞,而是腦子裡有太多東西,源源不絕地外倒,顧不得聽眾接住了沒。不過,這無損於他親和的魅力。而這周五晚上(2/19)於國際書展有一場「文學跨界相對論」講座,由他和平路老師、既晴老師共同主講,屆時大家可親自感受。

 活動詳請請點

文學跨界相對論in台北國際書展 游善鈞、平路、既晴2月19日世貿開講

 

2016台北國際書展只要來秀威攤位出示下方折價券,就能享有購書優惠唷!請在結帳時將本網頁秀給服務人員,也可以下載到手機裡備用喔:)  

折價券-10x15cm-01.jpg

相關書籍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21  回應:8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封神    
封神
偷懶...《21世紀本格宣言》那段用複製貼上@w@
回應    0    0
路西    
路西
眼睛好利!果真是道地推理迷
回應    0    0

繼續想    
繼續想
島田「21世紀本格」所指的「新本格」,與1987年的「新本格」在本質上應不屬於同一脈絡。1987年的「新本格」已有其專屬的意涵。
回應    1    0
繼續想    
繼續想
「新本格」一詞,原是因對墮落社會派反撲的「本格復興」浪潮而起,用以與該運動之前的本格作家作一區隔的行銷用詞,是用於1987年起參與這一波「本格復興」運動的新進本格作家,有其專屬性。
回應    0    0
繼續想    
繼續想
而島田「21世紀本格」的「新」本格,指的是創作元素的與時俱進(納入網路科技等),重點是本格創作內涵的推進與改變。
回應    0    0
繼續想    
繼續想
就拿「新本格」的起點綾辻行人來說,他被稱為新本格元年起點的出道作《殺人十角館》,是延續傳統本格手法,向克莉絲蒂致敬之作,並不符合島田「21世紀本格」的內涵,不能因此就說綾辻行人不是新本格作家。
回應    0    0
繼續想    
繼續想
而島田本人也並非是「新本格」作家,其作品也不會被歸為新本格,即便他後來的作品皆是新型態的本格內涵。且,他的「21世紀本格」宣言,也不是「21世紀【新】本格」宣言。
回應    0    0
繼續想    
繼續想
因此,在指稱島田的「21世紀本格」時,嚴謹來看,應用「新型態的本格」或其他類語(「新」本格),以避免與「本格復興」浪潮的「新本格」產生岐義而誤解。
回應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