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日本軍隊推進隘勇線的行動,宛若死神的鐮刀指向原住民時,又有什麼資格指責原住民的自衛行動?野蠻與文明,並不是以「那條線」而區隔,僅僅是線內、線外的人站在不同位置的說法罷了。
香港社會自我認同為中國人在二○○八年北京奧運時達到歷史新高,卻在經歷二○一四年普選死局和雨傘運動之後,迎向了年輕世代呼喚本土主義的新時代。
蔣經國過世後,李登輝順理成章繼任,接續蔣經國遺下的中華民國第七任總統任期。但是,黨主席的遺缺要如何補實,黨內暗潮洶湧,當時擔任國民黨祕書長的李煥認為只需全體二十七位中常委連署背書,完成正式程序。
歷經8年接續傳承,由專家學者精心選輯100位臺灣文學的重要作家,從「新文學之父」賴和開闢臺灣新文學的康莊大道,到王拓盡寫小人物辛酸,為社會弱勢發聲的魄力。
1914 年,〈臺灣日日新報〉上刊載了一系列言之鑿鑿的文章,文中以相當憤青的方式表達對日本帝國殖民成果的擔憂。
余光中本來可以不寫的(他人又不在台灣),他為什麼要「蹚這渾水」?在那個風聲鶴唳的年代,給自己戴上「政治」的帽子?
2025/05/13
2025/06/11
2025/06/16
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