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街舊事:從府前街、本町通到重慶南路》蔡衍榮:重南書街的時代見證者
一九八一年,我在「來來喜來登飯店俱樂部」認識了黃開禮先生,當時他是重慶南路兩間書店門市的老闆,正逢壯年的他,風度翩翩,為人熱情誠懇,雖然年紀大我十三歲,彼此的觀念與思維都很相近,一段時日的交往,我跟開禮即成為莫逆之友。
臺灣早期的書商除了開店買賣書籍,還需兼營出版社。戰後臺灣光復,老臺北文化重地重慶南路,全是上海人的天下,少年黃開禮來到了書店當苦力學徒,入行二十年,從邀稿、編輯、印製、發行、收帳、交際聯誼等,習得了整套的功夫。當他白手起家自立門戶,卻不是個只會高高在上、發號司令的老闆,裡外大小事情,開禮都親力親為,他紮實的工作能力、忠於職責的態度、善待員工的情義,都令我刮目相看,儘管我們各自經營的職場類別不同,人生方向以及生活志趣卻是一致的。
三十多年來,我們感情同弟兄,我總是尊稱他「阿伯」,比大哥還尊敬之意。一是年齡上的大小,二是他在為人處事上,確實有兄長的涵養與胸襟,值得做為我的標竿。凡事只要他能力所及,一定熱心幫忙、一笑置之。這跟他年少成長的環境有關,他有個極具智慧的外婆,從小照顧他、勉勵他,養成他能夠忍人所不能忍之苦,無論負重多少,一概一肩承擔,在貧困刻苦的歲月中,心中始終秉持著外婆的教誨,無懼的勇往直前。
天公疼憨人,一無所有的開禮,後來不僅事業有成,還成為重慶南路上的傳奇,在書街買了樓,擁有三家門市,打破了上海人獨占市場的法則。他站上了人生浪頭,創下重慶南路的臺灣第一人的紀錄,與其他上海人平起平坐。
重慶南路從一九四○至九○年代曾經風華絕代,是臺北城繁榮的代表,更是臺灣文化草創期的象徵,開禮他參與了這段歷程,現在,他細數前塵往事,帶領讀者回顧書街從風雨飄搖到風起雲湧的半世紀。鏡頭特寫到當年出版業生態與知識飢渴的年代、書街與臺灣經濟起飛的鏈結,這些歷史種種,顯示了臺灣根基的元素,讓我們有前瞻的力量可供依循,我們不能遺忘,更不能漠視。
現在已經改頭換面的重慶南路,正在創造不同的風景,此時,《書街舊事》的出版更有重大意義。開禮的生命故事是時代見證,這一段動人的書街舊事,揭開了臺灣文化史重要的一頁,身為他摯友的我,與有榮焉。

本文節錄自書街舊事:從府前街、本町通到重慶南路一書,時報出版提供。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38 回應:1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在照片裡看過重慶南路書街的盛況,真想親眼看看那種熱鬧的場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