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華作協專欄】『疫情讓許多法國人想追求另外一種生活或改變職業』法國楊翠屏
【歐華作協專欄】『疫情讓許多法國人想追求另外一種生活或改變職業』法國楊翠屏
持續近兩年的疫情,讓眾多法國人意識到生命可能短暫,不可錯過人生。不只是『渴望』,而是『需要』追求另外一種生活或改變職業。年輕人與大城市居民最迫切付諸實現。
『年輕人的理想』
關於職業,年輕人想有更多的自主權,可自己決定與安排時間。期望其工作產生具體的影響,而不是看不到的遠景、有限度的服務。即使有好的文憑,例如巴黎著名的商業學校HEC,往昔畢業生會進入大公司,慢慢攀升到主管級,當今則開一家食品雜貨店,在網路張貼減價廣告。在金融財經、研究、醫療或市場交易等領域,原先規劃的生涯,突然轉變成教練、藝匠、室內裝飾家、瑜珈老師…。通常是自己開業。2o21年上半年的創業率與2019年相較,增加3%。『法國創業』公司 (France Initiative) 一年協助兩萬件創業計劃,且以零利息貸款。此外,網路開啟無限可能。
『熟年期的再出發』
不只是年輕人嚮往改變。五十幾歲的熟年人,也想追求較有意義的工作。由於退休年齡延後,他們不考慮之前鼓勵的提前退休。相反地,他們再出發。孩子已唸完書,房屋貸款亦已繳清,現在是工作配合自己價值觀和熱愛的時機。教育、醫療健康、餐飲業 (包括麵包店)、工藝特別吸引他們。
『接近大自然』
健康危機亦喚醒環保意識,很多人發問:我對公益做了多少?38歲的戴安娜與先生是巴黎居民。2018年『政府間專家關於氣候變化』(簡稱GIEC,Groupe d’experts intergouvernemental sur l’évolution du climat) 的報告,促使他們決定兩年後一定要離開巴黎,讓兩個孩子在大自然中成長。與房地產公司諮詢後,他們選擇在一個5000名居民,有一座中古世紀修道院的小鎮克利尼(Cluny)落腳。須購買一輛電車,16000平方公尺的土地可養雞,及有一個永遠可供應蔬菜的菜園。不過做如此重大決定之前,須去當地住一、兩晚,與居民談話,瞭解四周環境。
『一項調查報告出爐』
根據法國經濟周刊『挑戰』(Challenges) 最近一項調查報告『迫切改變生活、職業、公司』結果:39%想改換生活環境,32%換公司,31% 換職業,26%自己創業。尤其是不到三十五歲的年輕人 (48%),大都市居民 (49%),住狹窄國民住宅者(56%),獨自撫養孩子的人 (57%)。尤其是女性,法國封城禁足期間,她們須繼續工作,在家監督孩子功課,還要做家務事。超級市場、養老院、工廠女職員,她們希冀另一種生活,
為何原因?尋求個人身心平衡 60%,賦予生命意義55%,享受自然的居住環境39%,較寬闊的住宅 28%,從事一項自己勝任愉快的職業活動27%,搭較少的交通工具14%。
再見巴黎,狹小的套房,擁擠、爆滿的地鐵。從此,生活品質比職業實現更優先,錢少賺沒關係。要好好地享受生活,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大多數認為快樂生活與大自然息息相關。
今日人氣:2 累計人次:61 回應:0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