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必讀的中國古典文學》叢書是寫給青少年的讀物,分為《詩》、《詞》和《曲》,分別以唐詩、宋詞和元曲為主體,精選歷代詩詞曲作各100首彙集而成,引導中學生理解和感悟中國古典詩歌的意境,並激發中學生的學習與興趣,增強文學知識與哲理、提高寫作能力與技巧。 每篇內容設計如下: 【原文】《詞》兩冊共選出最經典的古詞100首。 【作者】深入淺出地描述作者創作的背景故事。 【注釋】難字與難詞的意義解釋,提昇閱讀力。 【名句】選出原作精華的句子與主旨,點出重點寓意。 【鑑賞】解讀原文故事的歷史背景與意義,讓讀者體會古文意境與想像,得到不同的成長與啟發。 【今譯】將深奧的文章內涵和寓意白話語譯,有助於讀者對內容的理解與記憶。
立即訂購《中學生必讀的中國古典文學--詞(唐~北宋)【全彩圖文版】》
內容試閱
◎憶秦娥 簫聲咽①,秦娥夢斷秦樓月②。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③傷別。 樂遊原④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⑤。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⑥。 【注釋】 ①咽:嗚咽,這裡形容簫聲婉轉淒涼。 ②秦娥夢斷秦樓月:秦娥,傳說秦國穆公的女兒弄玉善吹簫,曾與丈夫吹簫引鳳。夢斷,即夢醒。秦樓,指秦玉夫婦引鳳的高臺。 ③灞陵:為漢文帝陵墓,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面。附近有一座灞橋,綠柳環繞,為唐時長安(今西安)的送別之地。 ④樂遊原:在西安南郊,為當時遊覽勝地。 ⑤咸陽古道音塵絕:咸陽,曾是秦朝的都城,今屬陝西省。音塵絕,指杳無音信。 ⑥漢家陵闕:漢家,指西漢。陵闕,皇帝的墳墓。 【名句】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鑑賞】 這一篇〈憶秦娥〉為傷別懷遠之作,情景交融,於身世之傷中包含家國之慨,被譽為千古絕唱,在唐宋詞史上有著崇高的地位。起首兩句不見人,只聞聲,用「咽」字寫盡了簫聲的意韻,也奠定了全詞悲涼的基調。孤月高懸、萬籟俱寂時,一縷簫聲忽然傳入耳際,幽咽婉轉,如泣如訴,驚醒了正在好夢中的主人公。這簫聲,這月色,渲染出悽楚哀婉的意境,與主人公孤寂的內心世界正相吻合。接下來的一個疊句既是強調,又是過渡,點明了「夢斷」的原因。歷來春柳送別,秋月望歸,春柳秋月又怎知人的心事?年年柳色依舊,卻不見遠人的回還。曲折傳達主人公對於離別的哀傷情懷,韻味無盡。 下段仍寫傷別。主人公為排遣心中的愁苦,登樂遊原觀賞秋景。咸陽古道上,車馬絡繹不絕,卻沒有傳遞音信的驛使。一句「音塵絕」說不盡主人公心中的悵惋,也令讀者為之感傷。在無限傷感中,眼前的景物無一不沾惹上淒清的色調,卻在結尾處陡地轉為悲壯―獨立西風,殘照似血,獨有漢家陵闕,莽莽蒼蒼,巍然聳立。正是這兩句,使個人的一時情懷,上升為家國的千秋之慨,其中包含的現實與歷史意義不言而喻。 【今譯】 簫聲嗚咽,不停地傾訴悲情, 她從夢中醒來,月兒懸掛在樓頂。 多麼清澈的月光啊, 年復一年映照得柳枝一片翠綠, 怎不叫人回想起灞陵送別的場景。 樂遊原上秋色格外濃重, 咸陽古道伊人遠去,杳無音信。 音信渺茫,愁懷滿腹, 點點殘陽,瑟瑟西風, 籠罩著漢代皇家的墳塚園陵。
了解更多請至秀威作家生活誌
至Google play 購買電子書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2018/04/20
2018/04/18
2018/01/18
不一樣的科幻手法,超級讚
2017/08/30
修仙的話,我想他會有複數條尾巴(九尾成仙,哈哈
2017/08/29
要修仙的話或許是素食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