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華作協專欄】高關中:歷屆年會回顧,歐洲名城剪影

2020/7/3  
  
本站分類:藝文

【歐華作協專欄】高關中:歷屆年會回顧,歐洲名城剪影

       30年前,也就是1991年,歐洲華文作家協會宣告誕生。時代背景是這樣的:那個年代,西歐有一批客居異鄉的華人知識份子,在一方面擁著思鄉情懷、一方面為事業打拼之餘,用母語華文寫下去國離鄉的心頭感懷和異國他鄉的所見所聞。那時的條件很差,沒有先進的個人電腦,歐洲華文報刊也極少,如中歐最初只有一份手刻油印的月刊《西德僑報》(德國統一後改名為《德國僑報》)。但文友們還是鍥而不捨地堅持寫作,不少出色的文章進而發表在兩岸三地(大陸、臺灣、港澳)的報章刊物,頻頻獲獎,有的還出了書。其中成就最突出的就是當時旅居瑞士的趙淑俠。到八十年代中期,已出版了20多本小說和散文。這時她開始考慮如何把旅歐文友們組織起來繁榮歐洲華文創作的問題,萌生了組織華人文學會社的念頭。經她和一些熱心文友的廣泛聯絡,積極籌備,終於在1991年3月16日,在巴黎舉行了隆重的成立大會,也就是歐華作協的第一屆年會。歐華作協是歐洲有華僑史以來,第一個全歐性的華文文學組織。創會會員共64人,來自瑞士、法國、德國、奧地利、英國、比利時等多個國家。

       歐華作協成立以來,恪守“增強旅歐各國華文文友之聯繫,以筆會友,相互切磋,提攜後進,培養新秀,發揚中華文化,進而協助旅歐華文作家融入世界華文寫作社會”的創會宗旨,在培養新人,擴大歐華作家作品影響諸方面,都取得很大成績。如今會員已擴展到19個國家,掌握13種語言。這群身負中華文化,也受到僑居國文化特色薰陶的文友,已創作出很多富有特色的作品。其中一部分已收入會員文集。至今已出版14本文集。

       歐華作協兩大活動,除了集體出書出版文集促進寫作之外,還有一項就是在歐洲各地舉辦年會。歐華作協每兩三年選擇歐洲各大城市舉辦年會,以增強各國文友間的聯繫,並且利用年會的機會,與當地的學術界(如大學漢學系)以及文學社團合作舉辦文學研討會,藉以發揚中華文化,促進文化交流,成果豐碩。歷屆年會在法國巴黎(1991)、瑞士伯恩(1993)、德國漢堡(1996)、奧地利維也納(1999)、瑞士蘇黎世(2002)、匈牙利布達佩斯(2004)、捷克布拉格(2007)、奧地利維也納(2009)、希臘雅典(2011)、德國柏林(2013)、西班牙巴賽隆納(2015)、波蘭華沙(2017)和法國里昂。舉辦地點都是歐洲名城,遍佈西歐、中歐、東歐和南歐9個國家。這是歐華作協最值得懷念的成就之一。

 

作者高關中(德國漢堡)2020/6/16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13  回應:0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沒有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