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老人福利與相關政策制定的重要參考書!--《老人社會工作》
面對台灣的高齡人口迅速增加,
如何為不同社經地位、健康狀況的老人,
建構符合其生活、安養、醫療、照護等需求的福利服務?
高齡社會的快速變遷,將引發新的需求與問題,這已成為政府及民間關注的焦點,因而須及早規劃因應對策與措施,並針對相關法規的加以研訂,俾使政策、立法、服務合一,以能有效落實老人福祉。在老人社會工作裡,如何讓老人維持尊嚴和自主的生活是一項挑戰,也是整個社會包括老人本身、家庭、民間和政府共同的責任。
為因應高齡社會,本書以經濟保障、醫療保健、安養照護、福利服務等面向為主軸,析論我國所建置的老人福利政策與法規,共計十二單元,以冀能有助於專業服務工作的落實,以期讓高齡者獲得尊嚴、合宜且妥適的生活與照顧,迎接「老者安之」的高齡社會。
立即訂購《老人社會工作》
內容試閱
第九章 老人長期照顧
壹、前言
高齡社會的快速變遷,引發新的需求與問題,已成為政府及民間關注的焦點,因而也須有相對的規劃、因應對策與措施,乃至法規的修訂,俾使立法、政策、服務合一,有效落實老人福祉。人口老化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是全面且深遠的,就經濟面:對經濟成長、財物儲蓄、市場投資、消費行為、勞動參與、年金給與、代間移轉等;就社會面:健康照護、醫療保健、家庭組成、居住安排、住宅型態、居家環境等;就政治面:對社會政策、福利立法、投票行為等都多有衝擊,這是促使社會須積極擬定對策,以因應高齡社會的來臨。
二○○三年政府通過「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開始鬆綁調整相關法規及措施,以積極引進民間參與機制,充實多元化照顧服務支持體系,銀髮產業逐漸萌芽。
貳、機構照顧的類型
依據《老人福利法》規定:「為滿足居住機構之老人多元需求,主管機關應輔導老人福利機構依老人需求提供下列機構式服務:住宿服務、醫護服務、復健服務、生活照顧、膳食服務、緊急送醫、社交活動、教育服務、日間照顧、其他相關之機構式服務。」根據衛生福利部對於長期照護工作的規劃:「長期照護是指針對需長期照護者提供綜合性與連續性之服務;其服務內容可以從預防、診斷、治療、復健、支持性、維護性以至社會性之服務;其服務對象不僅需包括病患本身,更因考慮到照顧者的需要。」長期照護體系是屬於我國醫療保健體系中「公共衛生及預防保健」及「急性醫療」之後的「復健及後續性服務」。提供服務的單位包含有「慢性病床」、「護理之家」、「養護機構」、「安養機構」等機構式照護,以及「日間照護」、「居家照護」、「在宅服務」、「其他社會服務」與「家庭照顧」等居家或社區式的照護。
一、機構服務型態
機構式服務依不同的服務對象,可分為下列五大類機構型態:
見「表9-1:機構式服務型態」
二、機構照顧特色
參酌世界先進社會的機構照顧方式,具有以下特色:
(一)美國
美國對於長期照護強調的是:「針對慢性病或精神病患所提供的包括診斷、治療、復健、預防、支持與維護等一系列的服務,其服務措施包含機構式與非機構式的照護,目的在提昇或維持受照顧者最佳的身、心、社會功能狀態。」居家及社區整合照護模式(Programs of All-inclusive Care for theElderly, PACE)是一種針對長者的醫療及長照需要,提供必要的居家及社區照護使其能繼續住在自己家中,並結合政府健保的一種照顧模式。對象是依賴程度已達到需要住在護理之家的低收入長者。其所包含的服務項目內容有:
見「表9-2:美國機構式服務型態」
以上所列的各類入住型照護住宅多是獨立、分別設立及經營,但也有不少機構將這些住宅與服務加以整合規劃,在一個完整的園區內形成一種連續型的照護與居住服務,這就稱為連續照護退休社區(Continuing-Care RetirementCommunities, CCRCs)。
(二)加拿大
加拿大對長期照護工作強調:「提供持續性的照顧服務,以協助個人得以獨立居住在自己家裡,若有必要則協調相關機構,使其獲得所需的機構照顧。」同時建構「系列性照護(continuum of care)」,強調是一種整合的服務體系,包括: 居家照護(home n u r s i n g c a r e ) 、社區復健(community rehabilitation)、緊急回應小組(quick responseteam)、醫院聯絡(hospital liaison)、資源中心(centralintake)及長期照護,長期照護只是系列性照護的一環。該體系以「照護」為主,而非以「治療」為主。其主要成員非以醫師為主,而是為護理人員或其他醫療團隊成員。
(三)法國
在福利多元主義的發展趨勢下,「混合式經濟的照顧」(mixed economy of care)是歐洲老人社會照顧政策的方向,在俱增的需求和有限的國家資源下,也逐漸採用福利多元主義的政策,加重家庭、志願部門和營利部門的貢獻,因此政府與民間部門的關係將是一項重要的課題。
(四)荷蘭
長期照護之實質內涵,係為醫療照護與生活照顧二大層面的結合,其發展皆以確保良好的安全與品質為首要目標。
是一種跨專業的團隊服務,失能老人的照護更應結合多重的正式及非正式資源(家庭成員、親友、社區志工),各服務層級之間的轉介、追縱、資源分享及網絡都需要統整與協調,以提供失能老人適切的健康服務,滿足其生理、心理社會及經濟層面的需求。
護理之家的平均入住年齡逐年上升,目前已經超過八十歲。許多長者之家與護理之家也開始轉變服務型態,提供送餐、在宅通報系統、短期/喘息服務、居家服務、居家環境改良、與輔具租借等服務。
(五)日本
由於人口老化程度較高,加以社會的重視,日本政府於健康照護體系中扮演的角色似乎也受到福利多元主義的影響,長久以來認為福利服務不應由私人營利提供,但有鑒於基層政府發展照護資源的步伐緩慢且效率不佳﹐開始准許基層政府可以向私人營利機構購買居家照護。目前於機構照護上有多種類型,包括下列幾種類型:
見「表9-6:日本老人安養機構型態」
借鑑國際先進經驗,隨著失能民眾照顧需求的增加,以及服務模式朝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如何有效運用資源為失能民眾提供適當的照顧服務成為政府的努力方向,照顧管理制度乃應運而生。
(部分節錄)
了解更多請至秀威網路書店
至Google play 購買電子書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84 回應:0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