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花落地聽無聲 影帝柯俊雄前妻張美瑤燦爛的演藝生涯

2016/1/8 下午 02:30      
本站分類:另眼看書
閒花落地聽無聲 影帝柯俊雄前妻張美瑤燦爛的演藝生涯

2012年4月1日逝世的寶島玉女張美瑤,本名張富枝台灣人,1941年出生,1957年進入玉峰影業公司湖山片廠,接受日式養成教育,玉峰完全仿寶塚歌舞團的訓練方法,培養演員做人的品德修養比演技還重要,而且注重深厚基礎教育,國文、音樂、藝術都請專家上課,養成了張美瑤高尚品德,張美瑤第一部片《阿三哥出馬》演配角,第二部片《嘆烟花》,第三部片《錯戀》都是擔綱演出女主角,之後曾任職國華廣告擔任台語播音員兼廣告模特兒,經台製廠廠長龍芳發現,簽約為基本演員,後大力栽培,被稱「台製之寶」,主演台灣第一部彩色劇情片《吳鳳》,接著拍攝台製中影合作片《雷堡風雲》。


1964年底,剛剛榮獲由徵信新聞報主辦的十大影星選舉第三名的寶島玉女張美瑤,應邀回到她的故鄉埔里。先是到虎頭山為「台灣地理中心碑」剪綵,接著回到埔里鎮街上遊行,立時引起了騷動,大卡車上載著樂隊前導,後面的張美瑤站在小車上向大家揮手致意,另有兩部汽車緊跟伴隨護衛,狹小的小鎮街道擠滿了人潮,看她站在汽車上向鄉親答謝,答得多麼開心。當天晚上在埔里鎮的扶輪社成立大會席上,張美瑤再度受到歡迎。陳社長把一枚紀念章贈給張美瑤,這位寶島玉女當時可說是台灣之光,被台製廠外借到日本、香港外拍片、參加代表團到國外參展或訪問,國內的國慶日、光復節活動更少不了她,40年前,中華日報在創刊19週年社慶活動,順勢推出張美瑤的新書《電影與我》,由張美瑤親自撰寫她與電影的點點滴滴,女明星出書當時應是創舉,自然造成轟動,中華日報社慶活動安排了張美瑤新書簽名會,當天報社門口,影迷們買了張美瑤的新書,大排長龍等著排隊簽名,又可一睹偶像風采,不但為中華日報報紙做了極佳的宣傳,書賣得多,錢也賺得多,張美瑤自己也獲得更多的名聲。她所受到的歡迎與注目,說明了當時她的走紅程度。然而,張美瑤始終不改她溫婉、沉靜、謙虛的天賦氣質,這才是她最受大家喜愛的真正原因。


在李翰祥眼中,張美瑤的舞蹈、演技雖不如江青,以致失去演《西施》的機會,但張美瑤的謙虛、穩重,卻是江青所不及的。所以他特地為張美瑤開拍《風塵三俠》。


1964年在片廠開鏡那天,張美瑤對導演的安排有如「聖旨」,經過燈光、道具的擺置,長時間的等待,張美瑤總是坐或站導演原來安排她的位置,從未跑開去聊天。


好不容易等到演員到齊,正式開拍,突然頂上一聲鉅響,一顆燈球爆炸,只見虬髯客跑了,李靖也離開炕上,摸著脖子,只有演紅拂的張美瑤仍挾羊肉,紋絲未動。李翰祥十分佩服張美瑤的穩如泰山的穩定安靜。


平時她沉默而持重,不做無謂的應酬,必要的宴會,她必定抽暇參加,大大方方應付一番。對導演、編劇、演員同行都很有禮貌的尊敬,練紅拂舞時,由江青指導,張美瑤穿著樸素和女學生般誠摯的練習,而且謙虛有禮。可惜該片擱淺。張美瑤還演過巴西片《太平洋戀》成為真正國際明星,龍芳太太收她為乾女兒,陪她去泰國、東京、香港等地拍片、觀光,增廣見聞,擴大視野,台製並派一位女秘書侍候張美瑤。


然後主演《梨山春曉》、《小鎮春回》等片,並外借至香港拍攝《諜海四壯士》、《西太后與珍妃》、《生死關頭》,也應日本東寶公司之邀,演出港日合作片《香港白薔薇》、《曼谷之夜》及日片《戰地之歌》等三部片,銀幕形象溫柔端莊,人稱「寶島玉女」,可惜,正當龍芳栽培她為「國際女星」的計畫逐步實現時,她卻要和柯俊雄結婚,走進廚房,當時曾有人反對、無奈張美瑤已懷孕。1978年拍完《黃埔軍魂》後息影二十多年。


東寶有意力捧張美瑤,對她的結婚,更是一片惋惜聲,女星司葉子曾怪怨張美瑤當一個明星怎麼這點都不懂(避孕),龍芳太太也反對,因為張美瑤年齡比柯俊雄大,女大男小的婚姻,不會長久,果然婚後不久,花心的柯俊雄就要求離婚,在玉峰受日式教育的張美瑤可忍受失去丈夫,但不願女兒沒有爸爸,堅持不離,守了10多年的活寡,只剩家是唯一舞台,張美瑤是耐得住寂寞的女人,但女兒長大了,還是離婚了。還為積欠大筆瞻養費打官司後和解。


公視的《後山日先照》難卻好友盛情,張美瑤復出,被人稱為「台灣的母親」,又演華視《舊情綿綿》、大愛的《明月照紅塵》,2003年電視金鐘獎,張美瑤的《後山日先照》、柯俊雄的《孽子》分別入圍,真是「冤家路窄」,星光大道各走各的。


張美瑤代表作《錯戀》


38.jpg

●張美瑤代表作《錯戀》(又名《丈夫的秘密》)

張潘陽演的男主角,學生時代就和張美瑤及吳麗芬發生三角戀,他較喜歡張美瑤,但離校後,陰錯陽差竟和吳麗芬結婚,婚後生一女,家庭本幸福。不料某日張潘陽與張美瑤重逢後,竟發生不可告人的戀情,使吳麗芬陷入愛情和友情的矛盾痛苦中。因為吳麗芬和張美瑤本是非常要好的同學,當然張美瑤和張潘陽也覺愧對吳麗芬,但難分難捨。他們質疑好同學很多東西都可以分享,為何丈夫難以分享。道義、責任、愛情、友情,怎樣才能並列?


評語


本片又名《一馬雙鞍》,是玉峯公司的第四部台語片,也是台語片最好的一部。香港影評人羅維明,認為本片水準超越國語片,也是林摶秋最滿意的一部,特別提供拷貝存放國家電影資料館。


全片以尖刻的筆觸,描寫兩個要好的女同學,共戀一個男同學的三角戀劇。女性的友誼和妒忌心理有深入地刻畫,也顯出了人性的弱點。


導演處理矛盾心理細膩、深入、片長120分一次映畢,在當時國語片中也是少見。一天只映四場或五場,不加票價。


如此好片,竟然賣座奇慘,非常可惜,難怪林摶秋心緒難平。


衍伸閱讀

【伶人往事】回憶國寶級電影人王玨踏上影人之路初始

【伶人往事】戰後初期,臺灣影迷最喜歡的日本女星李香蘭

【伶人往事】影評家黃仁談紅極一時的台灣影星陳惠珠、林沖、張美瑤

 認識台灣「新電影」的代表導演:侯孝賢

【讀歷史】日治時期的日本電影與台灣精神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7  回應:1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何必問    
何必問
張美瑤她真的是個溫柔又美麗的人....可惜阿可惜...
回應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