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地平線的終點——兩岸青年小說家創作對談

2015/8/15 下午 10:00   資料來源:品讀北京   
本站分類:作家新動態
把握地平線的終點——兩岸青年小說家創作對談

圖片來源/lillith

在全球背景下,寫作不但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相對前輩作家,兩岸青年一代作家文學的視野更加開闊,也更加具備文學的雄心。

8月15日20:00—21:30,作為「品讀北京——北京出版集團2015精品圖書臺灣巡展暨兩地出版文化交流活動」之一,著名青年實力派作家徐則臣,與臺灣著名青年作家郝譽翔、高翊峰就兩地當代小說創作的趨勢及風格、中國歷史與傳統文化對兩岸青年作家創作的影響展開了對話。楊宗翰友情擔任活動主持,並共同參與討論。

對談中,兩岸雙方主要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重點探討:從創作主題來看,兩岸青年作家視野開闊,各類文學母題均有涉獵。相對而言,大陸作家更熱衷於「宏大敘事」,對革命、歷史、民族、鄉土等主題興趣更濃。與大陸作家相比,臺灣的年輕作家更多關注不同群體的精神世界,從小處切入,探討人與生活的「大」主題。從敘事風格來看,大陸作家的敘事更為樸實,故事講述更追求脈絡的清晰與情節的邏輯,更善於通過故事來打動人。與大陸作家的小說樸素簡潔的筆法不同,臺灣作家的小說更注重敘述本身和結構的設計。

而相較於各自對於「好小說」的定義及審美觀的異同,兩岸三位青年作家更認同的是自己在創作過程中,對諸如「故鄉」一類的「母題」會有共鳴,這是與當今社會格局的變化和發展分不開的。

此次文學對談,被聽眾讚譽為一場高品質的文化交流,是兩岸作家之間的一次文化對談與思想碰撞。據悉,徐則臣先生的代表作、獲得中國國內諸多重要文學獎項的《耶路撒冷》繁體版也已推出,8月16日19:00—20:00,在高雄金石堂漢神店,徐則臣還將親臨現場,舉辦簽售活動。

 

嘉賓簡介 

6-徐则臣.JPG 

徐則臣

1978年生於江蘇東海,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著有《午夜之門》、《夜火車》、《跑步穿過中關村》、《居延》、《把大師掛在嘴上》、《到世界去》等。部分作品被翻譯成德、英、日、韓、意、蒙、俄等多種語言。曾獲魯迅文學獎、老舍文學獎、莊重文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等。2009年赴美國克瑞頓大學做駐校作家。2010年參加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

他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無疑是《耶路撒冷》。本書從4個70後出生的年輕人入手,著力呈現出他們的成長軌跡,進而探討中國70後一代人的命運與希望。這些年輕人成長于中國飛速發展的新時期,他們具有開闊的視野、全新的自我意識以及良好的獨立生存能力。但在急遽變化的時代環境下,他們面對出生、成長以及奮鬥的地方,卻變得不知所措。歷史、記憶、夢想、失望、家族、成功以及失敗……所有這些重要的主題,都在這部有關中國年輕人以及他們未來的作品裡,得到了全面、深入的呈現。

《耶路撒冷》出版僅僅一年,已連續加印10次,在業界與各界讀者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已斬獲中國國內諸多重要文學獎項:第十三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獎,2014年度《亞洲週刊》十大中文小說第一名,老舍文學獎,騰訊書院文學獎,新浪中國好書榜年度十大好書,搜狐·中國文藝全球推介·年度小說等。本書被稱為「是70後作家走向成熟的標誌性作品,作家希望寫出中國最近30年社會重大轉型時期『一代人的心靈史』。」  

 

郝譽翔

1969年生於臺北,祖籍山東平度。臺灣大學中文博士。著有《上海教父1920》、《幽冥物語》、《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一瞬之夢:我的中國紀行》、《衣櫃裡的秘密旅行》等作品。曾獲臺灣《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臺北文學獎等。《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曾是《中國時報》開卷2005年十大好書。電影劇本《松鼠自殺事件》曾獲臺灣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 

 

高翊峰

1973年生,作家,男人幫《FHM》雜誌主編,曾為《GQ》男性時尚雜誌編輯及《野葡萄文學雜誌》主編。編劇作品《肉身蛾》曾獲臺灣第41屆金鐘獎「迷你劇集編劇獎」。長篇小說代表作《幻艙》,曾獲小說家莫言、評論家南方朔推薦,被譽為華文版《白噪音》,入圍臺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2012年由《聯合文學》評選為「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同年《烏鴉燒》被文學評論家陳芳明教授讚譽:「高翊峰小說出現時,一個新的文學時代於焉展開。」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心中的山——王靜、高銘和登山經歷分享
「品讀北京•環喜馬拉雅生態圖片展」在台中開幕 
京台兩地出版人共話「華文閱讀推廣與出版業態創新」 
京味書香溢兩岸 款款盛情繫中華 
京版圖書寶島巡迴展:文脈相承 書香兩岸 
品讀北京 兩岸出版文化交流活動8月隆重登場 
相關連結 
品讀北京官方網站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2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