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作家動態
- 作家面對面
一封給明天的信 湖南蟲以詩抒情──第4屆金車現代詩首獎得主專訪
2016/8/25 上午 09:30 資料來源:金車藝文風雜誌
圖片來源/金車藝文風雜誌
獲得第四屆金車現代詩徵文比賽首獎的李振豪,筆名湖南蟲,新詩曾獲林榮三文學獎、聯合文學獎……等,作品散見於報刊並曾入選《97年散文選》、《台灣軍旅文選》、《生活的證據:國民新詩讀本》等,且著有散文集《昨天是世界末日》及詩集《一起移動》。
身為七年級詩人的他,聊起此次參加比賽的機緣,是先在中山醫學大學艸祭詩社Facebook粉絲專頁上得知的消息,而真正開始寫詩則是在比賽截止的最後一日。三月三十一日這天,從公司下班後,一如往常騎著機車,從台北市返回住家。移動的途中,腦袋恰好空閒,因此也不願浪費時間,邊構想著詩名。在寫詩當下,正好聽著日劇《追憶潸然》主題曲,由手嶌葵所唱的〈明日への手紙〉,而詩題也就訂為「給明天的信」,十分切合此次比賽主題——「初衷」。湖南蟲敘述,這首詩的內容,是一封寫給明天的信,路過許多歧途和障礙物,終於像一個童年的禮物寄出。
企管系畢業的湖南蟲在退伍後,因為對文字的喜愛決定從事文字相關工作。從一開始與詩相遇時懵懂未解的狀態,只覺得閱讀是一種享受,但漸漸在文字裡找到感動,因此當有想法要表達、情感要抒發,也直覺以文字做為工具。湖南蟲表示,因為自己非科班出身,在創作上或許能更不受限,在閱讀上也偏好雜食,各類不同風格的詩都嘗試閱讀,在沒有既定框架的限制下,反而發展出自己的聲腔。
剛開始創作的前十年,湖南蟲積極參加文學獎,也因為有截稿日期的限制和壓力,讓他可以自然累積作品。參賽過程印象最深刻的,是「曾有一位文學獎的評審告訴我,他在評文學獎稿件時,發現某首作品很像我寫的,事後也證明猜對了,對我而言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對我來說,有辨識度是一個寫作者需要焦慮的事。」
在創作的路途上,遇到了鼓勵自己的前輩作家們,湖南蟲總是心懷感激並且珍惜。例如孫梓評、李桐豪、張國立……等,在文壇上的作家前輩們,都是湖南蟲敬仰與學習的對象,尤其孫梓評是湖南蟲的多年好友,現在甚至在同一間公司當同事,遇到什麼創作上的難題或瓶頸,孫梓評總是不厭其煩地幫忙開解。
名作家周芬伶曾說:「我自己是從寫詩開始,然後小說,然後散文,學詩的好處是文字感變得較敏銳而有自覺……我認為先寫詩再寫作,先當詩人再當作家,不當詩人,就會成商人。現在是全民書寫的時代,也是作家比讀者多的年代。」詩可以是一種生活態度,也可以是表達情感的方法,更可以是有所寄託或抒發己見的媒介。詩就像空氣,在生活周遭俯拾即是,而我們也透過湖南蟲的個人經歷,得知詩不再是一種具有門檻的寫作文類,更可以是開始繼續深入創作的入門文體。
關於金車《藝文風》雜誌
由金車文藝中心發行,介紹藝術家、文學家創作與書寫意象的雙月刊,目前在台北、宜蘭各有30處免費索取點,也可以到金車藝文中心官網免費下載電子版。
秀威與詩相關的專區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15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