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華作協專欄】楊翠屏:華沙紀行
像往昔會議一樣,我與外子皆會提前幾天抵達,好整以暇深度認識這座城市,此次歐華作協華沙會議亦不例外。五月二十二日晚上從中央火車站出來,令人舒適的氣溫,往Novotel旅館途中,左側聳立著文化科學宮,典型的蘇聯式龐大建築。
隔日早晨拿著綠色旅遊指南 (Le Guide Vert),在著名的王道 (Voie Royale)慢慢觀賞華美、獨特的建築及名人雕像,其中天文學革命家哥白尼克的黑色紀念雕像最令人醒目,吸引眾多遊客景仰、拍攝。我們進入紀念雕像後面的波蘭科學學院短暫參觀。斜對面就是置放蕭邦心臟的聖十字教堂,他二十歲離開祖國,再也沒回來,餘生在法國成名,可惜因肺癆英年凋零,得年三十九。波蘭以享譽國際的這位音樂天才為榮。
華沙大學校門有蕭邦1817-1827在此校園就讀的紀念碑文,即七歲至十七歲期間。此校園雖然不大,高樹、綠蔭、上端仿希臘式的典雅白色建築,沒有成群結隊的學生,清幽的環境,能在此學術殿堂研讀是多麼幸運!我的母校里昂二大和巴黎七大是沒校園的。

●華沙大學校園
居里夫人故居博物館在新城區,她二十三歲離鄉背井在巴黎求學、艱苦研究,發現鐳貢獻人類。1895年有幸與法國科學家彼耶爾‧居理結褵,1903年夫婦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但三年後居里先生車禍過世。三十九歲的遺孀克服哀慟,繼續研究、教學,扶養兩位幼女。1911年榮獲諾貝爾化學獎。長女伊蓮後來成為傑出的科學家,1934年亦與夫君卓利歐 (Joliot)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幼女伊芙成為鋼琴家、文學家,1995年伴隨密特朗總統,把父母遺骸移至巴黎先賢祠 (Panthéon)。

●作者攝於居里夫人紀念館
博學、高超的美學品味,年輕時數次周遊歐洲列國,波蘭最後國王 (Stanislas Auguste Poniatowski,1732-1798) 1766年在華沙南部購買一狩獵地,建造他的夏宮 (水上宮)。我們搭公車前往,可惜那天天氣陰涼,不利拍照。我們購買老人票、自動解說機 (audioguide)、一本關於此公園建築群導遊書。參觀水上宮的遊客不多,我們細細欣賞。此公園另一景點是鉅大的蕭邦雕像,夏季時有免費的音樂會。
華沙古老城區的橘紅色皇宮,在希特勒命令下被摧毀殆盡,因它是國家王權的象徵。當今皇宮博物館是戰後重建成功的例子,想瞭解波蘭、歐洲歷史,勢必參觀此宮。星期四晚上八點才關館,獲知此資訊後,我緩慢緊促的步伐。與北京的故宮博物院相較,西方的皇宮房間較寬敞、明亮,缺點是所有的房間共用一通道。

●舊城區皇宮
此城猶太人人數,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是歐洲第一,占華沙三分之一的人口。為了懲罰和報復猶太人1943年的反抗。納粹夷平猶太人住宅區,殺戮一萬名、反抗軍、居民,此外三十萬名像動物般裝滿貨車,一批批駛向不歸地集中營。忘不了德軍的血腥殘暴,華沙的起義紀念館及猶太人博物館,讓世人認識、記取歷史教訓。
●猶太人博物館前猶太人被殲滅紀念雕塑
二十六日來自歐洲、北美、南美、非洲的文友,及大陸的教授、學者紛紛到Mercure Hotel 報到,共有六十六位共襄盛舉。二十七日正式開會,我擔任介紹高關中文友主講『關於傳記文學的思考』,先講解我在『你一定愛讀的西班牙史:現代西班牙的塑造』一書,數次閱讀五本天主教女君主伊莎貝拉的傳記,兩本厚厚的西班牙史書,擷取精華、思考、評論,及踏尋她的足跡,是我撰寫傳記的方式。
兩年一次的聚會,與文友們開心交談,倍感溫馨。會後四天旅遊品嚐波蘭美食、觀光景點,可惜在古都克拉克夫 (Krakow) 的停留過於匆促,幸虧購買了介紹此城及Wawel皇宮城堡及教堂圖文並茂的書,彌補不足。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對我同樣重要,波蘭已成為我鍾愛的國家。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26 回應:0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