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華作協專欄】高關中:傳記文學的寫作體會

2017/7/4  
  
本站分類:創作

【歐華作協專欄】高關中:傳記文學的寫作體會

傳記文學是指以形象化的筆法記敘人物的事蹟、成就及經歷的敘事作品。下面先談談傳記文學的歷史以及分類,然後再敘述自己的傳記寫作和體會。 

傳記文學的歷史以及分類

傳記文學在中國有悠久的傳統。司馬遷作《史記》,開創了以人物描寫為中心的“紀傳體”歷史書。皇帝傳為紀,諸侯為世家,各階層代表人物為傳,補充以表(年表)和書(制度沿革)。即有12本紀,10表,8書,30世家,70列傳,共130篇,52萬字。《史記》中的紀傳﹐幾乎都是優秀的傳記文學作品。《史記》成為以後歷代正史的標準文體。二十五史基本上沿用這一體例,這些傳記可以稱為史傳。此外還有雜傳作品,往往能道正史所不能道,或不屑道。分類成集的有《烈女傳》(劉向)﹑《聖賢高士傳》(嵇康)﹑《高僧傳》(慧皎)等。更多的作品則編入各家的文集中。如《陶淵明集》中的《五柳先生傳》。

西洋古代的傳記以西元1世紀普盧塔克(Plutarch,約46-119後)的《希臘羅馬名人比較列傳》(或名《希臘羅馬英豪传》)為集大成者,包括50位政治家、軍事家等偉人,其中46人是成對地進行比較,如亞歷山大大帝比較凱撒。這也可以看作是一部架構鬆散的古代史。人們有關希臘和羅馬的歷史知識很多來自這部作品。

到了近現代﹐正式的史書和個人的傳記逐漸分家。比較著名的傳記作品,如梁啟超的《李鴻章傳》。朱東潤的《張居正大傳》(1943)﹐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現當代的傳記作品更多。乃至出現了臺灣的《傳記文學》雜誌,而大陸的《人物》﹑《名人傳記》等刊物成了刊登傳記文學作品的重鎮。

儘管近年來傳記文學相當繁榮,但與小說、散文、詩歌相比,還是一種邊緣性文體。

關於傳記文學的分類,根據標準的不同,有多種分法。

從傳主來看,有歷史人物,有在世人物等等。

從篇幅來說,可以是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本書,即短篇傳記和長篇傳記;可以記敘人物的一生、也可以記生平的片段。

從作者來看,可以有他人所作之傳記。自己所作之自傳,以及關於自己或他人的回憶錄。 

在世人物小傳:《寫在旅居歐洲時——30位歐華作家的生命歷程》及續集

我自己從1987年開始寫書,到今年正好30年了。本來我喜歡旅遊,潛心於列國風土的寫作,出版了世界風土大觀一套11本,以及其他風土類作品,為15本列國地圖冊撰寫了說明。隨著此類作品的逐漸完成,我要開闢新的寫作領域。

由地入史,是比較恰當的選擇,史地密不可分。可是我不願意寫純歷史書,學術性太強,於是選擇了與史地密切相關的傳記文學。

2013年在馬來西亞舉行的世華作家代表大會期間。我第一次見到了歐華作協的創會會長、著名作家趙淑俠大姐。大姐平易近人,早餐時與幾位文友一起聊天。她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歐華作協成立20多年了,運作得不錯,最好能把這段歷史記錄下來,如寫成歐華文學史,給後人留下一些資料,這是很有意義的。

當我聽到趙大姐的這番叮囑時,很有感觸。自己作為會員,應該為協會出力做點什麼,加磚添瓦也好。我自己偏重于史地和人物寫作,可以從寫小傳開始啊!先寫比較熟悉的文友,譚綠屏大姐是我的入會介紹人,我寫出《畫壇文壇常青樹》,發往《歐洲新報》刊登了。這就是小傳系列的第一篇。

馬來西亞文會結束後,我們十幾位歐華文友又參加了世界詩人大會,兩周時間,朝夕相處,比較熟悉了。感謝麥勝梅、許家結夫婦和黃鶴升文友的支持,又寫出兩篇。這樣總共有了三篇樣稿,以“抛磚引玉的想法”為題,發到協會公共信箱裡。寫小傳的想法得到了更多文友的回應。很多人發來了資料、照片和作品。池元蓮大姐還把為族譜所寫的資料都發過來。趙大姐也發來郵件鼓勵。

文友們信任我,我也決不能辜負大家的信任,撰寫的時候牢牢把握以下原則:

把個人家庭的命運與歷史的大環境聯繫起來,介紹人生的主要軌跡,文學道路和成就,在歐華協會的活動,突出每個人的亮點。寫好後一定要經過本人審閱修改,才能發表。

就這樣一路走來,完成了30人的小傳,這是大家共同努力合作的結果。試想一下,沒有文友支援提供材料,敞開心扉交流,寫小傳就是無米之炊,不可能做下去。

寫成後將30位作家的傳記編輯成書,每篇平均六七千字,總共約20萬字,300多頁。2014年由秀威公司出版。

目前在進行續集的寫作。繼續采寫歐華其他作家,也準備寫30個人左右。期待能儘快完成全書。 

歷史人物小傳:《大風之歌——38位牽動臺灣歷史的時代巨擘》

歐華作家小傳寫的是在世的人物。其實在2010年我就開始了歷史人物的寫作。臺灣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多年來筆者一直關心臺灣在各方面的發展,曾三次親自走訪寶島,搜集積累了大量書刊和各種資料。萌發了編寫一本名人小傳的想法,因為人物是歷史舞臺的主角。通過介紹一些重要人物,可幫助讀者更多地瞭解臺灣,通過這些名人的事蹟,瞭解臺灣歷史發展的軌跡。

2015年這些稿件整理完畢,去年在臺灣秀威公司出版,共328頁。這是我的第二本傳記類作品。

在世人物可以採訪,唐德剛稱之為“口述歷史”。而歷史人物只能從浩瀚如煙海的書籍資料中大海撈針,或沙裡淘金。首先要決定選取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在一本不到20萬字的書裡,不可能寫進太多的人物。筆者不想寫成名片式的傳記,而是盡可能地以翔實的資料、生動的筆觸,用四五千字的篇幅,來敘述每個人物的主要事蹟。

另一方面,筆者認為,不能像正史那樣,只為“帝王將相”列傳。不應只寫軍政人物,也要介紹經濟、文化、藝術各方面的英才,呈現出色彩紛呈的大千世界,這樣才有助於人們瞭解臺灣各個方面的發展和成就。為此,作者遴選了38個重要人物,分為政界聞人,軍事將領,商界精英,學者科學家,文壇名人,藝術體育人士等六大類進行介紹。這些人物均已去世,目前仍活躍在各界的人物一律不收。

在具體寫作時,要注意知識性,可讀性,趣味性兼備,選材要適當,文筆要生動、準確,經得起推敲。 

長篇傳記:《德語文學翻譯大师——楊武能評傳》

前面兩本書從篇幅來說,為每個傳主寫一篇文章,約六七千字,屬於短篇傳記。我還想為一個人寫一本大傳,即長篇傳記,詳細記敘人物的一生,記敘其成就,並進行評價。要寫長篇傳記,比寫短篇傳記挑戰性更高。傳主要有分量,有較大影響和貢獻,有一定知名度最好,否則出書很難。更重要的是,要搜集到足夠的材料,才能為傳主寫出幾十萬字的翔實傳記,材料不夠,靠注水是不行的,就像短篇小說不能任意拉長為長篇那樣。第三點,作者對傳主的相關領域要比較熟悉,才能進行。比如要寫一個名醫的長篇傳記,我絕對不敢。

2015年夏,有一天文友楊悅發來電子郵件,說她父親邀請我到重慶參加“楊武能著譯文獻館開館儀式”。這讓我想起與楊武能教授的首次接觸,那是在2013年,我親眼目睹了在德國魏瑪舉行的隆重授獎儀式,歌德學會把歌德金質獎章授予楊武能教授。這在中國德語界是第一次。當時我採訪了楊教授,寫了報導“譯壇巨匠榮獲歌德金質獎章——楊武能教授傳奇”,引起了海內外不小的反響。通過採訪,我對他的事蹟有了一定瞭解,非常敬佩這位“德語界的傅雷”。於是我立即回復楊悅文友,一定參加楊武能著譯文獻館的開館盛會。

我想,楊武能翻譯過幾十部作品,六七百萬字,根據他的成就造詣和在中國翻譯文學史上的顯著地位,完全夠格給他單獨寫一本傳記。我採訪過楊武能,對他的人生軌跡和成就有一定的瞭解。自己在德國生活30多年,懂德語,寫過《德國風土大觀》和《德國精神》,對德國各方面的情況有一定瞭解,又寫過傳記類作品,這些都是做傳的有利條件。於是毛遂自薦,最後得到了楊教授的首肯。他說,原來國內有作家,有意寫他的傳記,但因為不懂德語,對德國瞭解有限,沒有答應,這次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你。

這樣,來到重慶參加楊武能著譯文獻館開館活動的時候,我就把寫傳記的任務放在心上,兩次仔細參觀了文獻館,把大量第一手資料用照相機拍攝下來。開館儀式後,蒙楊家祖籍武隆縣邀請,考察,尋找楊家的“根”,又搜集到大量材料。此外還搜集到楊武能的一些著述和翻譯作品。

寫長篇傳記,像長篇小說一樣,有結構問題,也就是謀篇佈局。傳記文學的結構方式,有縱向結構,即按傳主生平時間順序安排;橫向結構,即打破時間順序,而以問題、性質等安排機構和層次;縱橫交錯式;總分式;片段式;心理結構;自由式結構等等。

經過材料梳理和反復思考,並不時與傳主通話,微信聯繫,進行溝通,多次討論,最後敲定傳記的框架,確定把傳記寫成楊武能評傳,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談人生,一部分講勞績,也就是成就。全書細分為19章。

人生部分以他的人生各階段為基礎,分為10章。

勞績部分把楊武能對歌德的譯介研究放在第一章,這是他一生最突出的成果。其次是楊對Novelle(德語中短篇)的推介。接著介紹楊對海涅等人的抒情詩、對《格林童話》,對以《魔山》為代表的德國現代文學的譯介。這樣總共分五章來介紹他的翻譯成就,這是楊武能半個多世紀以來的事業重點。然後把他自己的文學創作成就、在翻譯理論和比較文學方面的建樹分別列為三章,最後再用一章總括楊武能的輝煌成就及其在中國翻譯史上的歷史地位。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全書得以殺青。有了初稿後,我又到重慶、成都進行採訪,並建立了微信群“採訪”,便於與相關人員的聯繫,得以進一步充實傳記的內容。

筆者力求使本書具有可讀性,生動性,知識性。希望讀者通過這本書,對楊武能的人生及其翻譯事業的成就得到較全面、較深入的瞭解。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72  回應:0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沒有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