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隱形的世界流行病』法國 楊翠屏
一般人較知道長期酗酒對肝臟的損害,但過多糖分對肝臟引起的毀壞,肝硬化的風險,也令人擔憂。主要原因是飲食不當,其後果是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待有效的治療之際,法國醫學界目前專注於追蹤檢查與預防。
法國有八百萬人 (總人口是六千八百萬)有脂肪肝,即肝臟細胞中積聚逾5%的脂肪。在這情況下肝臟還可正常運作,若病患改變其飲食習慣。
在八百萬人中,有九十萬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SH,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到這種程度,會有肝細胞損傷的炎症。肝漸漸硬化:即纖維化 。
在這九十萬人中,有二十二萬人會發展成肝硬化前期,這將形成肝硬化或肝癌。根據預測,2030年數目將超過兩倍。
根據法國國家腸胃協會,九成有脂肪肝的人及有此風險者,未被及時診斷出。
法國美食鵝肝、鴨肝國際聞名,我不是很喜歡吃,只是聖誕節或過年時,吃一點應景一下,我認為那是病態的肝。事實如此,鴨鵝短時間內被大量灌食,肝臟因而肥腫。
人類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就像鴨鵝囤積脂肪的肝臟 。
此流行病在世界遍地漸增,依國家、地區有所不同,例如二十歲以上成年人盛行率,2019年的數據,西歐是32,47 %,北美洲38,47% ,拉丁美洲34,45%,北非及中東42,62%,東南亞24,25%,大洋洲38,47%,這幾乎是世界流行病。
為何人們不常聽到脂肪肝病?因為肝臟是一個復原力強的器官。
被切除部分後,它還可增生,繼續運作。結果是脂肪肝病通常沒症狀,大多數有脂肪肝的人永遠不會察覺到。但是一 旦被診斷出肝硬化,可存活歲數約兩年。
此流行病快速爆發原因是飲食不當,尤其是攝取太多糖分,被肝臟細胞轉變成脂肪。
四十年前,美國馬佑診所(clinique Mayo) 的醫生初次描述脂肪變性 (stéatose,steatosis),他們發現肥胖者和糖尿病患的肝臟,受損情況與酗酒者類似,但前述兩者並不飲酒。於是有些醫生把此種現象稱為『蘇打病 (汽水病)』(maladie du soda),過多的糖分促使肝臟製造部份脂肪。
但是大部分來自腹部脂肪的功能障礙,源自於之前就有的新陳代謝疾病:肥胖。透過血液循環,脂肪組織在肝臟散布脂肪酸。
這多餘的脂肪會引起發炎現象,接著組織纖維化,於是達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地步,接著會進展至肝硬化。
『致病因素』
-- 不良的飲食習慣
由於時間缺乏,沒時間準備餐食,法國人轉向食用工業食品,問題是太多糖和飽和脂肪酸。
-- 新陳代謝疾病激增
五成的法國成年人體重過重,七百萬人肥胖,四百萬人罹患第二類型糖尿病,一千七百萬人有高血壓。這些病態一大部分源自飲食不當,它們是導致脂肪肝的危險因素。
-- 運動不足
逾1/3的法國人久坐不動,每天坐著時間平均約七小時,運動相對不足。醫學界建議一星期至少五天,每次三十分鐘運動,騎腳踏車、步行、游泳...等,減少看電視、電腦遊戲、滑手機時間。
『對大腦的影響?』
根據法國波第葉大學 (Université de Poitiers) 細胞生物學教授 Luc Pellerin,2023年一項研究報告出爐:脂肪變性可能助長像失智症或憂鬱症等神經疾病。即使肝臟沒什麼症狀,脂肪可能對大腦造成危害。
『拯救之道』
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食均衡,不酗酒過度,達到一定標準的運動 量。
發展診斷政策:驗血或肝臟超音波,讓家庭醫生 (一般醫生)開更精確的FIB-4測驗處方(追蹤、評估是否有纖維化)。
加強公共政策:脂肪肝在下層階級人口較盛行,公共政策可贊助運動,限制工業食品糖含量,讓食物的營養分數 (Nutriscore)標籤普遍化,這些措施對降低脂肪肝及一般新陳代謝疾病,皆會產生積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