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人為何不再嚮往公務員職位?』法國 楊翠屏
根據10年前一項調查,七成三15至30歲的年輕人,希望能成為公務員。『 職業保障』是其優先動機,接著是工作有趣、工作條件、 工時、 薪資。 與當今情況形成強烈對比,公務員職業不再讓人夢想。
然而,法國人期待有更多公共服務,公務人員較親民。 2015年11月13日,在巴黎數處發生造成130死亡的襲擊案後,民眾對警員的尊敬倍增;同樣Covid 19 對醫護人員掌聲感謝。困難時刻對後兩種職業之敬佩,並沒激發法國人想加入公務員的行列。
25年期間,參加公務員考試候選人數可除以四來計算。根據公務總部2020年一項研究,2017年的大學畢業生五成五表示,在其職業生涯不會考慮公務員職位。
之前,公務員參與一個強大受人尊敬的大機構,他們可為公共利益做出決定,現在則國家勢力減弱...。 數十年來,工作條件、薪水及公務員形象皆逐漸惡化。
歷年來的政治階級,教育部長宣稱要減少教師人數 ;總統候選人競選宣言要削減公務員數目,這一連串的措施,『 懶惰者、獲利者』的不良形象,伴隨年輕人長大。讓人覺得養公務員耗費龐大,應該可以節省些。
不被賞識的職業很難吸引人,政府當局意識到這點,五月時會展開與民眾溝通的活動,提升服務公眾職業的價值,希望能說服年輕一代,同時提高公務員身分。
目前,私人企業及公家機構皆缺乏員工,後者尤其欠缺教師。之前,被認為知識掌握者,世界上最美好的職業。1997年,17萬2000人報名參加資格考試;2019年,才僅有8萬名。根據2018年一項調查,八成五的法國教師滿意他們的工作,但只有7%認為其職業被社會看重。和歐洲其他國家平均27%相較,法國比例偏低。
『 鐵飯碗的收入不再奏效』
30年前,人們接受比民間企業薪俸較少的職位,因為它是終生職。50年以來失業率高,公職是貧困的避難所。尤其是長久以來區域性的招考,有社會協助的意味,特別是戰後,寡婦及生活有問題者。
但自從以來,一方面公務員的身分改變,另一方面是,年輕人的工作態度也變了,他們不想終生從事同樣職業,他們傾向於獲得許多種經驗。這麼說,公務員穩定的工作在他們眼中吸引力大打折扣。薪水較少更沒意義。法國最大的工會CFDT(La Confédération française démocratique du travail )的調查結果,71,6 %的年輕人認為薪資太低,31,7 %則覺得還可以。
2020年政府官方數字顯示,公務員平均薪水是2378歐 (約8萬200台幣),比私立企業2518歐 (8萬4930元)還少一點,較高級的公務員則是2639歐,公立醫院工作人員2464歐,地區性公務員2000歐左右。
2022年7月,法國政府終止凍結10年的薪水,增薪3,5%。13年來最高比率。公務部長開始諮商各方意見關於公務員及生涯的大工程。2023年2月中旬,教育部長宣布要為小學和中學教師增薪,如此,教師起薪是2000歐。
『 工作條件變差』
根據行政及公務總部,年輕人期望離開公務職位的原因:職業和薪俸沒進展(33%),工作條件 (22%)因素,加上工作情況變壞,人手不足、物資缺乏也常被提及,例如法院書記官不夠,辦公室案件推積如山;公家醫院護士手忙腳亂,有些儀器沒更新,超人的工作時數亦沒給付;公家機構上級不了解下屬工作性質,衍生遠距離內部管理問題;20多年使用的新科技,雖然提高工作效率,但拉遠人際關係,生涯管理較困難;官僚作風讓公務員感覺其工作沒意義。
『 政府的改革政策』
法國目前人口是6千8百萬,公務員人數是5百70萬,還欠缺5萬人。為了讓公眾服務職業更加吸引人,法國政府著手進行改革,人力資源的經營包括:招聘、多元化、訓練、生涯管理、退休制度等。關注他們的生活,尤其是提高薪俸,提供較好的辦公室,方便年輕警員、教師、醫護人員找到近工作地點的住處。希望這些措施讓他們認為服務大眾的工作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