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華作協專欄】德語國家兩千年(一) / 高關中(德國漢堡)2021/10/3

2021/11/5  
  
本站分類:創作

【歐華作協專欄】德語國家兩千年(一) / 高關中(德國漢堡)2021/10/3

古代和中世紀的德國

德意志這塊土地很早就有人類居住,如已發現海德堡人(Homo heidelbergensis,1907年在海德堡發現)、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1856年在杜塞爾多夫附近的尼安德河谷Neanderthal發現)等原始人類化石,堪與中國的北京猿人相比。

但德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最早只能上溯到西元前後,與中國、埃及、希臘相比顯得年輕不少,但與美國等後起之國相比則又久遠許多。早期文字記載來自羅馬統帥愷撒(Julius Caesar,前100-前44)的《高盧戰記》、羅馬博物學家普林尼(Gaius Plinius Secundus,23-79)的《自然史》和羅馬歷史學家塔西陀(Publius Cornelius Tacitus,約55-117)的《日爾曼尼亞史》,都是拉丁文資料。

在羅馬帝國時期,以狩獵、畜牧為主的日爾曼人在中歐定居下來,轉而從事農耕,成為羅馬帝國的北方鄰居。西元9年(中國漢朝)羅馬帝國派遣大軍在瓦魯斯(Publius Quinctilius Varus)率領下越過萊茵河,試圖擴大版圖。日爾曼人在部落首領阿爾米紐斯(Arminius,德語Hermann)的率領下,沉著應戰.利用有利的山林地形,在條頓堡森林(Teutoburger Wald)一舉全殲三個精銳的羅馬軍團,如今那裡建有高大的紀念像。據1987年以來的考古發現,戰場很可能在奧斯納布呂克以北不遠的Bramsche-Kalkriese,那裡在考古遺址建立了有關瓦魯斯大戰的博物館(Museum und Park Kalkriese)。

這一仗羅馬帝國元氣大傷,再也無力北進,只好在萊茵河和多瑙河一帶修築邊壘.採取守勢。人們常把這次戰役看作是德國史的開始。不過當時日爾曼人還處於氏族社會末期,還沒有國家,德意志民族(日爾曼人中說德語的一部分)也尚未形成.他們正式建國則要晚得多。

西元8世紀時(中國唐代)西歐出現了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查理大帝(Karl der Große),東征西討,幾乎統一了整個西歐。後來他的幾個孫子于843年三分其國,這三部分就是歐洲三個主要國家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的雛形。當時在中歐逐漸形成了德意志民族。911年,康拉德一世(Konrad I.)被推選為國王,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德意志國王。到奧托一世(Otto I)時,國勢鼎盛,開始向外擴張。962年奧托一世(Otto I)在羅馬受教皇加冕,晉位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這個帝國就是德國歷史上的第一帝國,它一直持續到19世紀初,長達840多年。看過《第三帝國的興亡》這本書的人都知道,德國歷史上先後出現過三個帝國。只要把這三個帝國的來龍去脈弄明白,也就搞清楚了德國史的輪廓。

第一帝國的正式名稱叫“神聖羅馬帝國”(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其實這個帝國既不神聖,也沒有羅馬帝國的昔日權威,倒是與中國歷史上的周朝相似,小邦林立,天子衰微。帝國境內有諸侯國、主教國和自由市三種類型的邦國。諸侯國由王公貴族統治。主教國政教合一,由天主教會的大主教行使世俗統治權。自由市是工商業發達的城邦,由富有的市民階層統治。這些城市曾聯合起來,結成漢薩同盟(Hanse),擁有兵船武裝,以便保護商路。各類邦國多達數百個,大者跨地幹裡,小者方圓數裡。無怪乎當時有人說,在德意志境內,一年有多少天,就有多少個邦國。皇帝本身要由七個選帝侯(Kurfürsten)選出。這七個選帝侯是勃蘭登堡藩侯(Markgraf von Brandenburg),薩克森公爵(Herzog von Sachsen),波希米亞國王(König von Böhmen),法耳茨伯爵(Pfalzgraf)和美因茲、科隆、特里爾三個教區的大主教。他們為了確保權勢,往往選出一個不太強大的諸侯來充數。皇帝徒有虛名,其地位實際上不過是一個大諸侯。這樣德意志長期未能形成統一的民族國家。所以有人說,中世紀的德意志只不過是一個地理名詞。

由於皇權衰落,政治分裂,國力削弱,德意志日益成為羅馬天主教廷最大的掠奪對象,人稱德意志是“教皇的奶牛”。那時人們普遍信奉天主教。教皇向教徒徵收什一稅,甚至出售贖罪卷(Ablass)來榨取金錢。教會誘使人們慷慨解囊,說什麼為救出煉獄中的靈魂把錢投入銀箱裡,只要當錢落到箱底丁鈴響著的時候,那靈魂馬上就飛升天堂了。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對此深惡痛絕,於1517年(明正德十二年)在維滕貝格(Wittenberg)站出來抨擊贖罪卷。他還把《聖經》翻譯為德語,促進了德國語言的統一,現代德語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時之間,反對天主教會的運動,猶如乾柴烈火,成燎原之勢,席捲德意志各個角落。許多地方與天主教決裂.以路德教義建立了“基督教福音會”(Evangelische Kirche),稱之為新教(Protestantismus)。天主教的勢力大為削弱。兩個教派長期鬥爭,後來還釀成諸侯混戰的三十年戰爭(Dreißigjähriger Krieg, 1618-1648,明末清初)。今天天主教只在德國南部佔優勢.而新教在德國北部佔優勢,這種局面的形成就是宗教改革(Reformation)的一個結果。

十八世紀末法國爆發革命,接著拿破崙上臺,大舉進攻德意志,其勢如摧枯拉朽,大批邦國被消滅或合併.封建制度受到深重打擊。1806年在拿破崙的壓力下,神聖羅馬帝國被廢除。德國歷史上的第一帝國終於壽終正寢。

1815年拿破崙戰敗,戰勝國列強在維也納會議上勾勒出歐洲的新版圖。德意志土地上出現了一個由三十多個邦國組成的邦聯(Der Deutsche Bund)。各邦國繼續保持獨立,擁有自己的政府和軍隊。在法蘭克福設立了一個邦聯議會,由各國代表組成,但沒有實質權力。德意志邦聯實際上只不過是一個鬆散的聯合體。在邦聯內形成了普魯士(Preußen)和奧地利(Österreich)兩大邦國爭霸的局面。1834年(清道光十四年)普魯士推動許多邦國組成了德意志關稅同盟(Deutscher Zollverein)。同盟的建立為德國的經濟統一和工業革命創造了有利條件。此後,普魯士國力日強,在鐵血宰相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的策劃下、窮兵黷武,頻繁開戰,一戰而勝丹麥,再戰而勝奧地利,三戰又大敗強鄰法國,憑藉武力統一了德國。 

近現代德國 

1871年普魯士威廉一世國王(Wilhelm I)挾普法戰爭戰勝法國之餘威.在巴黎附近的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皇帝。這就是德國歷史上的第二帝國。帝國由22個諸侯國,三個自由市和一個帝國直轄區(從法國奪來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組成。德意志帝國不同於過去的神聖羅馬帝國,而是一個統一而強大的聯邦制國家。統一後,德國經濟突飛猛進,從1871年到1914年43年間,鐵路由2.1萬公里發展到6.2萬公里,工業化迅速實現,發明了汽車,電氣方面出現了西門子(Siemens)這樣的大公司,德國一躍而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工業強國。

進入20世紀後,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終於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德國戰敗,德皇威廉二世倉慌出逃,後來死在荷蘭。第二帝國只傳了二世47年就宣告滅亡。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成立了共和國,史稱魏瑪共和國(Weimarer Republik),因在魏瑪城召開制憲會議而得名。這個共和國由於政局混亂,經濟危機,希特勒上臺而告終,前後只有14年,兩位總統是亞伯特(Friedrich Ebert)和興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

1933年希特勒自封為元首,實行法西斯獨裁統治,1939年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時期就是臭名昭著的第三帝國(Drittes Reich)時期。第三帝國壽命更短,興亡之間不過12年。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第三帝國滅亡,根據雅爾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的決定,約1/4領土(東普魯士和西里西亞等)領土被波蘭和蘇聯瓜分;主體部分被美英法蘇四個戰勝國分區佔領,首都柏林也被四國分占。1949年西部美英法佔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BRD),東部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DDR)。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之時,簡稱為西德,因當時德國是分裂的,東德受蘇聯控制。聯邦德國實行內閣制,總統只是在禮儀上代表國家,而實際上領導國家的是總理,可連選連任。迄今曆8位總理。其中在德國重新統一之前有過5任總理。

開國總理康拉德·阿登納(Konrad H. J. Adenauer,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在戰前當過科隆市長。納粹時期,他曾遭蓋世太保監禁,戰後東山再起。積極支持制定基本法(Grundgesetz)。基本法確定德國的基本政治原則是:民主(Demokratie),共和(Republik),社會福利國家(Sozialstaat),聯邦國家(Bundesstaat)以及實質的法治國(Rechtsstaat)。基本法一直使用到今天,實際上是德國的憲法。阿登納擔任第一任聯邦總理達14年(1949-1963),使國家再次復興。他推動西德加入北約、歐洲共同市場(歐盟前身)、致力於德法和解。1967年,阿登納以91歲的高齡逝世。他的故居坐落在波恩郊區,現辟為紀念館。

第二任總理路德維希·艾哈德(Ludwig W. Erhard ,1897-1977,基督教民主聯盟)是經濟學專家,長期擔任經濟部長,1963-1966年擔任總理。他大力推動“社會市場經濟”,為西德帶來了“經濟奇跡”。生產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日益改善。

第三任總理庫爾特·格奧爾格·基辛格(Kurt Georg Kiesinger ,1904-1988,基督教民主聯盟)與美國國務卿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漢譯同名,但西文拼法不同。他領導基民盟在1966-1969年間,與社民黨組織聯合政府,擔任總理。

維利·勃蘭特(Willy Brandt,1913-1992) 在1969-l974年擔任總理。他出生在北德盧貝克,年輕時家境貧困,發奮苦學。他很早參加社會民主黨(SPD),反對納粹政權,被迫逃亡。戰後他回到德國,後成為西柏林市長,任聯邦總理期間,致力於東西方和解,為世人所敬重,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赫爾穆特·施密特(Helmut H. W. Schmidt ,1917-2015,社會民主黨)在1974—1982年繼任總理。他是漢堡人,畢業于漢堡大學經濟系。是德國政治家中最具有全球眼光者之一,曾多次訪問中國。

1982年赫爾穆特·科爾(Helmut Kohl) 就任總理。他1930年出生于萊茵河畔的路德維希港,在大學攻讀法學、歷史和社會學,獲博士學位。39歲成為萊法州州長,是當時最年輕的州長。1973年起任基督教民主聯盟主席。52歲成為總理。連選連任4屆,一直到1998年下臺。是德國任期最長的總理。他有兩大功勳,已經載入史冊,一是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在1990年l0月3日實現了德國的統一;二是致力於歐洲聯合,把歐洲共同體升級為歐盟,並推動了歐元的誕生。2017年6月16日,科爾在路德維希港近郊的奧格海姆(Oggerheim)的住所逝世。享年87歲。

科爾之後,德國有兩位總理。

一位是格哈德·施羅德(Gerhard F. K.Schröder ,1944-,社民黨),1998-2005年擔任總理。他致力於調整福利政策,重振德國經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005年起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Dorothea Merkel,1954-,基督教民主聯盟)擔任總理。她生於漢堡,長在東德。德國統一後曾在科爾內閣任婦女青年部長。如今已成為德國和歐盟政壇“鐵娘子”。默克爾在總理16年的任期內共12次訪問中國,是與中國互動最頻密的西方國家領導人之一。她在接受《南德意志報》記者的“告別專訪”時說:“我剛當總理的時候,中國的GDP是2.3萬億美元,仍然略低於德國(2.8萬億美元)。今天,中國的GDP是14.7萬億,而我們的GDP是3.8萬億。儘管我們仍是一個相對富裕的國家,但我們在世界上的作用越來越小, 因為世界的平衡完全改變了。因此,我們必須以戰略上明智的方式建立我們的關係”。

2021年大選社民党成為第一大党,其總理候選人奧拉夫·朔爾茨(Olaf Scholz,1958-)正在與綠黨和自民黨舉行組閣談判,他將擔任總理。

德國素有“科學之國”的稱譽,歷史上出過高斯(Karl Friedrich Gauß,數學家)、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自然科學家)、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化學家)、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物理學家)這樣偉大的科學家。笫二次世界大戰之前,45個諾貝爾物理獎中有10個授給德國人,40個化學獎中有16個屬於德國人。納粹政權上臺後,把很多科學家趕出國門,有些人去了美國,給那裡的科學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戰後德國的科研事業重新起步,又逐漸趕上了世界水準。迄今已有100多位德國人榮獲諾貝爾獎,僅次於美國、英國,居世界第三。

德國也是一個哲學、文學和藝術的國度。在這裡誕生了康得(Immanuel Kant)、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馬克思(Karl Marx)這樣的哲學大家,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席勒(Friedrich Schiller)、海涅(Heinrich Heine)這樣的文學巨擘,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這樣的音樂大師,丟勒(Albrecht Dürer)、克拉納赫(Lucas Cranach)這樣的美術名家。他們的作品大大地豐富了世界文化藝術的寶庫。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62  回應:0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沒有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