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 / 盡孝等不得 (孔子的生日、教師節而發文)
9月28日,是孔子的誕辰,也是教師節,為此,本小咖特別選取了文章——盡孝等不得,以希望您會在先賢的薰陶之下,更具有感恩之心,謝謝!
在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出現了一個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理論家,他時至今日還影響著全世界的人們,他便是孔子。
孔子時常帶著眾弟子們出遊,以便讓他們對所見所聞有更多的心得體會。
一次,孔子在和弟子們出遊時,聽到了一陣陣悲戚的哭聲。他們側耳傾聽,才發現不遠處楊柳岸的一座小亭裏有一個人正抱頭大哭。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了弄明白,孔子便和弟子們逶迤走向了那座小亭。
當走到那座小亭之後,孔子才發現這個大哭的人並不是別人,正是賢人——皋魚。以前皋魚出入總是綾羅綢緞、前擁後簇,而如今他穿著粗布衣,孤單地一個人在這裏哭泣。
孔子因為他被疏遠了,就問:“君王對你不好嗎?為什麼會把你弄到這步田地?”
皋魚仍哭著說:“仲尼啊,我這麼悲傷並不是因為仕途不順,君王反而對我更好,我也越來越備受器重。”
孔子有點不明白了,又問:“既然你官場亨通,有沒有什麼喪事,為何哭得這般悲傷?”
皋魚便擦幹了眼淚,和孔子促膝長談,他說:“我現在深刻地明白了我有三個過失,我為這些而追悔莫及啊!”
“是哪三個過失呢?”
皋魚便說:“第一個過失是在我少年的時候愛好遊學,而把父母放在次位;第二個過失是我為了理想,整天侍奉君主,沒有很好地贍養雙親;第三個過失是我結交了更多的朋友,與朋友的情誼越來越深厚,卻疏遠了親人。”
孔子聽後,細想了一會兒,說:“只是沒有報答父母而已,沒有必要這麼傷心欲絕吧?”
誰知,皋魚說:“我現在很想好好地孝敬我的父母,只是他們都不在人世了,我連一次盡孝的機會也沒有了,所以我會悔恨不已,失聲痛哭起來。”
孔子恍然領悟,在回去後對弟子們說:“你們要引以為戒啊!父母生我們、養我們多麼不容易,我們要報答他們的恩德,這種恩德就像天空一樣浩瀚無極、廣大無邊。”
我們孝養父母的時間,每天都在遞減,所以要趁父母還健在時,多盡孝,好好地報答他們,千萬別等他們不在了,才悔恨得失聲痛哭。
【作者介紹】
周成功,常用筆名:子陽、佳樂,自學、知名青年作家,小時候的願望是諾貝爾文學獎。
今日人氣:2 累計人次:31 回應:0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