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實呈現出民國初年北洋政府四十餘單位的腐敗狀況。--《貪官腐事年年有,民初北洋特別多》

2014/10/22  
  
本站分類:創作

忠實呈現出民國初年北洋政府四十餘單位的腐敗狀況。--《貪官腐事年年有,民初北洋特別多》

劉以芬博學多才,以親歷親見為本,「又廁議席,秉筆政有年,於政黨之離合鬥爭、國體之存亡關鍵、當局之便私毀法、武人之交哄自亡,或曾躬歷其間,或出朋儕告語,或經多方探訪,稍能洞其底蘊而明其真象。」撰成《民國政史拾遺》一書,其中有很多一手資料,而為局外人所鮮知者,彌足珍貴。可為修史者之重要參證。

費行簡《民國十年官僚腐敗史》蒐羅當年事件資料,忠實呈現出民國初年北洋政府四十餘單位的腐敗狀況,字字鞭辟入裡,是研究北洋政府的重要資料。

 

內容試閱

      世但知民國十二年之曹錕賄選案,而不知民國七年尚有一曹錕賄選案;但知曹錕之大總統賄選案,而不知曹錕尚有一副總統賄選案。蓋當新國會召集時,馮國璋繼任總統之任期適已屆滿(袁世凱於民國二年就任正式總統,法定期限五年,袁死黎繼,黎去馮繼,至七年十月適滿期),自應改選。安福系本擬舉段,因係繼馮之後,恐引起直系不快,且段本人亦不願捨去實權,而取得徒擁虛名之總統。故幾經研討之後,乃以畀諸徐世昌,以徐與北洋派關係甚深,平日於直、皖之間尚無所偏倚,又係文人,舉任總統,既可平直系之心,而於己系亦無力能加牽掣也。至副總統一席,更屬虛位,決以與直系第二位之曹錕,以表示己之寬洪大量,並藉以離間馮、曹,使不至聯為一氣,多生阻力,此固屬該案之如意算盤。
  詎選會開後,徐之總統,以各系均表贊同,果獲順利選出,而曹之副總統則波折橫生。蓋當時新國會中,安福系雖占絕對多數,然以選副總統則仍非獨力所能成,研究系自不肯與之合作,此外交通系亦占百數十席,果肯全部參加,固可湊足人數,無如該系分為新、舊兩派,新交通系以曹汝霖為領袖,自唯安福系之馬首是瞻;舊交通系以梁士詒為領袖,梁與徐樹錚惡感極深,又忌曹(汝霖)之後來居上,因而對安福系力持反對態度。其實研究系與舊交通系均非有甚不滿於曹錕,只以不甘令安福系如願相償,故必加以破壞。其表面理由,則以南北雖暫時分立,然鬩牆之爭,終宜言歸於好,今總統既屬北人,自應以副總統留畀南方,庶於將來議和時,較有迴旋餘地,若一併舉出,不啻閉和平之門,使南北長此相持,殊非國家之福。其言頗為正大,安福系苦無以難之,而舊交通、研究兩系又要約甚堅,連日多在梁寓集議。安福系迫不獲已,乃遣該系中人之與兩系議員相稔者,向之極力疏通,並允每人賄送五百元,但求出席選會,至於票選何人,悉聽自便。但區區之數,究不足以歆動兩系議員之心,而曹錕之副總統遂終告難產矣。當時以行賄範圍甚狹(僅與舊交通、研究兩系議員接洽),數額又不大,且悉被拒絕,有行方而無受方,故外間知者甚少,而其事則鑿鑿有據。兩次賄選,後先相映,咸集於曹錕一身,亦近代政治史上之一極饒趣味資料也。

了解更多請至購書頁面

至Google play 購買電子書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27  回應:0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沒有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