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一種無保留地參與、無索求地嬉遊的「入戲」狀態。--《入戲:蔌弦詩選2011-2016》
作為詩人蔌弦首次正式結集的嘗試,《入戲》選錄了他在2011年至2016年間創作的六十餘首詩作。全書由「山水書局」、「奇跡放映室」、「海濱電臺」與「夙願博物館」四個部分構成,涵蓋了從公共經驗到個體心史的取材面向,從繁複構築到隨性勾勒的技藝選擇,以及從崇高超拔到譏誚反諷的精神光譜。藉由這部簡約而多元的選集,一個青年作者的形象正逐步浮出現場:他熱切卻又遲疑,輕盈但又凝重,既沐浴著當前時代的逸樂且又對其蘊含的危機充滿警覺,其錯綜、迂迴的書寫可被視作對於自內而外的諸種症候所作的勘測、探討與整合。
立即訂購《入戲:蔌弦詩選2011-2016》
內容試閱
〈宿舍〉
漸漸地,我懷疑宿舍是一隻狡黠的貔貅,
在我入睡後,啃噬過期的財經雜誌。
收繳鑰匙、鋼鏰、交通卡,還有抄滿德語的
便簽紙,不規則動詞變化著書堆的形態,
稍有動靜,就為生活製造一場雪崩。
甚至抽屜深處,幾首未竟之作也被無情地吞咽,
徒留新我向舊我索要,逝去的記憶和靈感。
他始終不動聲色,表現得足夠內斂,
幾乎超越了內外,醉心於曼妙的拓撲學。
有時,我在他腹中,與檯燈久久對視,
二十瓦的眼淚如胃酸,消化著悲傷的贅物。
更多時候,我只是他神經網絡裡的
一抹烏雲,一個程序設計上的小小錯誤,
來不及脫身,就被「母體」強勁地掃除。
種種跡象表明,他的成長意味著逐步收縮,
在床頭、桌腳,在兩扇櫃門之間
我曾讀懂家具的不願妥協,像昨夜打翻的
保溫瓶,用滿地碎銀,控訴時空的逼仄。
我則暗暗驚嘆彼此相似之處,同樣突兀,
同樣尷尬,同樣「熱衷於責任而毫無辦法」。
這向我壓迫而來的四壁,耗盡了光陰的彈性。
終有一日,我會融入鐵屋的呼吸,像所有
曾經吶喊的房客那樣,等待新生推門進來。
〈山水書局〉
先是在鬧市迷途,路線之爭,
繼而被意外驅使,潛入城邦生活的邊陲。
當半價義山攤開自己並未縮水的博學,
擁抱了,從紛紛的斜線號裡趕來的見習詩人,
私有的雨珠開始滲出苦味。
即便如此,「山水」仍是個曖昧的名字,
這滿屋老化的書架,則是匆匆搭就的懸崖,
或看臺,將窺探融進自然之險。
雙語的輿圖中,一卷小謝聳起書脊,
等待背包客拾級而上,到商品化的風景區
翻閱自己:「空濛如薄霧,散漫似輕埃。」
無序地旋轉,為某束插入語般的燈光
布置一場佯裝啟示的丁達爾效應。
而在脫力的動詞和搖晃的人稱代詞之間
犧牲的蚊蠅,變成滯銷的《十七史商榷》裡
微小的標點事故,停頓在真相回旋處,
確保肉身持續在場。
很快,知識的涼意就要席捲舊城區
坍縮的窩點,比霽光更快,顯露前所未有的澄淨。
我們用簡裝的語法交談,借廉價的捲菸造境,
將二手書刊傳授的陳詞和妙語
〈絕劇(一)〉
向後退,沙堡已陷落,潮汐為數學挪出創世的草圖
只有嬉水的幼童,背對浩淼的看臺,才能承受
巨鯨凌空的片刻,你也是我,在秩序之幕後竊笑
奇跡如理髮師,從一支馬勒裡踱出,裁剪因餘波翻捲的頁角
〈昆明湖〉
沒有了退路,游船停泊到湖心,
我們並坐在放映室,看粼粼的水面。
有些隱祕的尺規正在陰影裡作圖,
尋找落點,你顫抖的尾音開始含混。
公園的下午,膨脹著春裝的男女,
而機械在薄暮中伸出發條,並不比
輕盈的腕錶更快一些。我們學習
把長話修短,直到遠山跳閘般暗去。
關於結局,都在你頸動脈邊結晶,
如一粒食鹽,以萬分之一場雪飄墜。
廉價而溫馴的,將含恨輓留枝頭,
或一陣風,破譯波紋裡金色的呼救。
〈為窗景中的小麻雀而作〉
成熟的小松果般,落在天臺外緣,
眼角湧起美術教師失神的鹽水。
記憶裡切牌的手總在抖,十二年了,
我不懷疑。巴洛克的生活腔調多麼美妙,
也惹人生厭。我捕風、觀鳥、不學無術,
能過好短暫的一天,也愛著某個自己,
日日新,勤於打理,相信偏離即是矯正。
—當窗外,緊張的水銀柱緩緩攀升,
他已掐斷最後一截粉筆,行注目禮:
左爪踏向虛空,演繹出技藝精湛的跳樓者,
撲棱間奧義又將事物托舉,快感要起飛了。
「卓絕動人的和平時代!」那是十二年前,
他生活的城市更小一點,鳥卻更多一些,
我被焊定在教室窗邊,發燙的木長凳。
生活造就過溫和的宿命論者。很久以來,
他常說,窗景中停佇著同一隻麻雀,
畫僅意味著看,很快便熟悉了變化,
如同用婚嫁的口吻談論永新的初戀。
了解更多請至秀威網路書店
至Google play 購買電子書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17 回應:0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