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與佛教,兩者之間有何關連?--《以佛解莊--以《莊子》註為線索之考察》
莊子與佛教,兩者之間有何關連?
佛教與老莊之關係,隨著時空的推移,為何漸行漸近?
「以佛解莊」的發展與內涵,有「以空解莊」、「以禪解莊」及「以唯識解莊」三大模式。
魏晉時代的「佛道交流」,是「以空解莊」的淵源,主在凸顯「莊佛對話」的境界思維。
唐代的「莊禪合流」,是「以禪解莊」的思想根源,旨在彰明「莊禪匯合」的深度廣度。
清末民初的「唯識盛行」,開啟了「以唯識解莊」的新局,呈現「莊佛會通」的時代意涵。
本書旨在描述「以佛解莊」現象,從此現象的形成論起,尋繹其來龍去脈,並點出「以佛解莊」的思想發展,梳理莊佛互動的面貌與兩者之間的交流史;並應用豐富的原典、史料和晚近的論著,揭示「以佛解莊」──《莊子》註疏之衍變與現象。
立即訂購《以佛解莊--以《莊子》註為線索之考察》
內容試閱
【摘要】
佛教傳行中國,與中土文化結下深遠關係。初期之「格義佛教」,往往藉用「老莊」文字、義理以求知解。「老莊無」義與「般若空」義的「比附」,為後世「以佛解莊」留下伏筆;接著,「六家七宗」之援引《般若經》與僧肇《肇論》之汲取中觀思想,為「以般若空思想解莊」起了微妙的先導作用。可以說,魏晉時代的「佛道交流」,乃「以空解莊」之淵源;而唐代「莊禪合流」,則是「以禪解莊」的思想根源;至於清末民初「唯識盛行」,由之開啟了「以唯識解莊」之新局。
《莊子》義蘊深邃宏達,自成一家。其「道體論」繼承老子的學說,主張「道」是宇宙之本根;其性為實存、自存、遍在、先於天地、創生萬物、不為久老。其「認識論」,以為認識的主體──「心」,有正、負兩種意義;心之認識對象,包括「道」與「物」二者。而認識的知能則有「大知」與「小知」不同層次。其「修養論」,強調「心齋坐忘」的內省工夫,「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徹」、「見獨」、「無古今」、「不生不死」的修養進路,以及「無心」之道。其「境界論」,提出超越名利、優游自在、無牽無掛、逍遙無待、與物合一等精神境界,為個人之自我消解與自我證成別開活路。
佛教的「空」、「禪」與「唯識」各有理論脈絡。「空」,相對於「有」,具有否定存在自性之意,但並非「無」或「虛無」。理論層面的「空」,指一切法無固定的自性,乃「自性空」;工夫層面的空,指的是體「空」的境界,無所得、不執著的處世態度,是一種自我證成。中國禪宗對於「禪」的表達,包括禪理的論述、禪修的歷程與禪境的呈現等,均富贍異采。「唯識」,倡論「識」及其對象「境」的各種關係,集中表述佛教在認識論上的哲理。
「以空解莊」,歷久不衰,包括唐‧成玄英《南華真經注疏》、宋‧王雱《南華真經新傳》、明‧陸西星《南華真經副墨》等都是這方面的傑作。這些著作運用一定質量的佛教「空」思想,註解、詮釋《莊子》的道體論、修養論與境界論。
唐前期「重玄派」成玄英是實質「以佛解莊」的第一人,其《南華真經注疏》首開學界採取「空」思想註疏《莊子》之風氣,堪稱「獨步歷史」。從創作背景看,成氏該書是那個「融佛於道」的時代學風中根據佛教「空觀」為「前理解」,以註疏《莊子》的代表作品。而俯仰於類似文化氛圍的宋代儒者王雱,其「註莊本」亦出現這樣的軌跡。至於明中晚期的陸西星,出身道士,在「三教合一」思潮底下,其「註莊作」也有濃厚的「以空解莊」色彩,與前人相互輝映。
有唐一代,莊禪合流,「以禪解莊」逐漸成為「以佛解莊」的一種重要取徑,宋、明、清先後出現了這類佳構。例如宋‧林希逸《莊子口義》、明‧方以智《藥地炮莊》,以及清‧釋淨挺《漆園指通》等,均大量運用禪理註解《莊子》。他們會通莊禪之跡相當明顯;大部分的會通,尚稱符契,但也有若即若離之處,甚至殊少交集者。雖然如此,他們不僅徵引禪宗語錄與禪宗公案,而且採取了反詰、暗喻、警覺等禪式教法,以誘發個體自悟《莊子》所倡人生自由、無待之境界。
到了清末民初,時局遽變,「唯識學」以理論精密,被識者從歷史故墟中重新掘發出來。楊文會《南華經發隱》與章太炎《齊物論釋》相繼為「以唯識解莊」作出貢獻,形成了另一「以佛解莊」的新典範。楊文會乃學界最先應用「唯識」註解《莊子》的人物。後起者章太炎,別出心裁,採取「四尋思」、「藏識」、「三性」等唯識學概念詮釋〈齊物論〉。
綜上可知,「以佛解莊」的發展與內涵,有「以空解莊」、「以禪解莊」及「以唯識解莊」三大面向。歷代「以佛解莊」者各有背景,他們與佛教的因緣互見深淺,註解《莊子》之意向、範圍與思想層面,不一而足。要言之,詮釋取向與重點,各家是有出入的。至於「以佛解莊」在思想史之意義:一是,「以空解莊」凸顯「莊佛對話」的境界思維,有別於早期老莊與佛教之格義型態;二是,「以禪解莊」彰明「莊禪匯合」的深度廣度,由莊佛之會通,進入文化融會的領域;三是,「以唯識解莊」呈現「莊佛會通」的時代意涵,跨越中西,在文化層面意義上更形廣闊。
在本書所述論三個發展途徑中,「以禪解莊」最能表現莊禪之互通關係,故後人多著墨於「莊禪合論」之研究。可以說,「以佛解莊」對佛教與莊學的後世發展都有促進作用與具體貢獻。
了解更多請至秀威網路書店
至Google play 購買電子書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133 回應:0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