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奮筆耕
《德國玩全指南》不僅在台灣印了好幾版,名聲還跨過海峽,由中國旅遊出版社推出了簡體字版。鄭伊雯還與王偉安等人合作,推出了兩本最新的導遊書:《慕尼黑新天鵝堡羅曼蒂克之路海德堡斯圖加特》和《柏林法蘭克福科隆萊茵河》,這兩本書,基本上涵蓋了德國南北兩大塊的主要旅遊點。
鄭伊雯,台灣屏東人,輔大中文系與輔大大衆傳播研究所畢業,資深旅遊記者,目前隨夫旅居德國。專事歐洲生活雜記與旅遊采訪寫作工作,文章散見各雜志與報紙,著有《尼泊爾》、《北台灣森林度假情報》、《德國,萊茵河》、《德瑞奧阿爾卑斯山之旅》、《德國玩全指南》等書。
鄭伊雯在《生命的寬度》的文章裏寫 “東方女子遇到西方男子之後的生命轉折”,從中可以看到她對人生的態度。她說,旅居國外的生活,或許就像張愛玲散文中描述的句子“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接著她大段發揮,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抒發自己的見解:生活,果真是一件華美的袍子,但卻長滿了虱子;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苦楚,有什麽好說的。就算被蚤子齧咬的全身,也只是越抓越癢,再怎麽抓,也是隔靴搔癢,那心頭上的大洞將也是難以彌補的缺憾。有人看著衣著華美,生活無缺,再去細究許許多多蚤子齧咬過的痕迹,又有誰知曉呢?就此振奮精神,把袍子抖一抖,抖掉多少蚤子是多少,披上袍子,又仍然是儀態萬千,衣著華美的貴婦人。
格言總說:“我們不能改變生命的長度,我們倒是可以改變生命的寬度”。爲了體驗人生的另一種滋味,許多台灣女兒都已旅居各地,在生命寬度的衡量尺上,或許都已比許多人寬上許多,所求與冀望的也就是在這寬度上努力生活愉快,盡情享受人生。
以上是高關中在《在歐洲呼喚世界:三十位歐華作家的生命記事》中有關《醉心旅遊文學 探索西方文化——欣賞鄭伊雯的作品》的描寫。該書透過第三者視角,側寫三十位資深歐華文壇作家,生動描述作家們為華文創作努力耕耘的生命故事。該書介紹「歐洲華文文壇」三十位作家,其中包括散文名家、原《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丘彥明;儒雅的俄華學者、作家及翻譯家白嗣宏;著名時事報導文學作者顏敏如等等。透過詳栩細膩的描繪,勾勒出一幅幅文字耕耘者的畫像,折射出歐華文壇作家的心靈世界,反映她/他們筆下的人文景觀。除了記述歐洲華人的文史演進與發展,也回顧過去原鄉本土的生活環境,對照當下置身天涯異域追尋安身立命的歷程,足資讀者檢視生活,觀照人生,進而省思生命的真諦。
高關中在往年寫作的基礎上,2018年出書3本,《高關中文集,寫百國風土,敘古今人物——充實的人生》,布拉格文藝書局,2018年2月。《築夢歐洲,搭橋三秦》,布拉格文藝書局,2018年9月。《在歐洲呼喚世界——30位歐華作家的生命記事》,秀威公司,2018年11月。與楊翠屏一起主編《尋訪歐洲名人的蹤迹》,秀威公司,2018年9月。
了解歐洲文化與傳奇人物的讀者所不能錯過的傳記文集《尋訪歐洲名人的蹤跡》。本書所記載的歐洲史文化的名人,涵蓋文學、美術、音樂、思想、科技、政治軍事等領域。舉凡大文豪莎士比亞、湯瑪斯‧曼、托爾斯泰,美術大師達文西、林布蘭、梵谷、畢卡索,音樂家巴哈、蕭邦、柴可夫斯基,偉大的人道主義者史懷哲、發明家諾貝爾、科學家居裏夫人、「歐洲之父」舒曼、德國首任總理阿登納等等……他們有的在逆境中奮起,有的在艱辛中成長,有的改變了我們的現實世界,有的顛覆了我們的心靈世界。
本書由30位居住在歐洲的作家撰寫。他們實地參觀,尋訪名人的蹤跡,透過詳實細膩的描述,勾勒出這些名人的人生之路和主要貢獻。這本書不僅有豐富的知識,還能對正在探索成功之道的讀者們有所啟發,更是任何想了解歐洲文化與傳奇人物的讀者所不能錯過的傳記文集。
楊翠屏2018年1月出版《情繫西班牙》(台灣三民書局) ,此書 獲得 2018年僑聯海外華文著述獎學術論著社會人文科學類佳作。11月18日接受台灣“超級玩樂大帝國”主持人姚舜訪問,談《情繫西班牙》。
麥勝梅的散文「家在威玆菈」收錄於《我在我城 第二故鄉寫作》,姚嘉為等編,2018年聯經出版社,散文「乘著當代副刊的翅膀飛揚」2018香港《文綜》雜誌,春季號。序文「歐洲名人的魅力」收錄於《尋訪歐洲名人的蹤跡》高關中、楊翠屏主編, 2018年釀出版。散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湯瑪斯·曼的一生」收錄於《尋訪歐洲名人的蹤跡》高關中、楊翠屏主編, 2018年釀出版。序文「聽林寶玉説故事」,收錄於《南十字星空下的呢喃》,林寶玉著,2018年秀威出版社。
穆紫荊2018年出版中短篇小說集《情事》,主編《相攜日月同輝下》、《海這邊的足迹》,獲《第二屆“紫荊花杯”世界華文詩歌大賽》優秀獎 《遠歸》、鳳凰詩社2017墨德軒全球華語詩歌大賽榮譽獎:《遠歸》、《雲岩陽明文化世界詩歌大賽》優秀獎:《致良知》、世界詩歌聯合總會首屆愛情詩歌大賽《卓越終身成就獎》、微型小說《要我像狗沒問題》在印尼雅加達召開的第十二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大會上獲世界微型小說2017-2018雙年獎頒發的優秀獎。
老木出版旅遊集《拈花與拾得》、紀實小說《義人》。
德國的夏青青在《歐洲新報》《歐華導報》《華商報》發表文章幾十篇,自2017年起主要致力于“萊茵河畔的華人”(百位旅德華人生活路)系列采訪寫作。
德國的黃鶴昇出版《談古論經話人文》(美國EHGBooks微出版公司)。孔子說:「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作者以其獨特的眼光和銳角,以談古論經方式,對古籍及中外人文某些領域進行一次梳理與詮釋。是一部引人深思、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雜文集。具有批判性、瞻前性與建設性。
瑞士的顏敏如出版《我們‧一個女人》(釀出版) 。清朝時的海盜、日治時的藝旦,以及光復前後的女子,在時間洪流中互相交織,成為一個一個的我們。是時代的故事,是女性的故事,也是你我的故事。《我們‧一個女人》以文字突破時空限制,遊走在想像與現實之間;透過不同時代的三個女人故事,一窺千萬個女人的一生。
朱頌瑜(瑞士)出版《把草木染進歲月》,這本書共分爲五輯:第一輯《在有涯的生命中發現無涯的世界》試圖以文字在作者自己有限的行走版圖上刻下幾個標記;第二輯《沒有國界的愛與親情》寫下守護病床前的日子,寫下兩位逝去的親人,寫下從娘家到夫家的歲月,寫下跨越國界和種族的愛;第三輯《一趟紙版的生態文明之旅》記錄了作者對眼前自然生態的一點思考,在講述天地萬物與人類世界密不可分的關系時,一並懷念故國的鄉土、物事、童年與往事;第四輯《另一個溫暖人心的世界》把橫涉異鄉二十年的所聞、所見、所悟和所感整編在一起,試著以善意的眼光對彼邦的民族與人情進行一點解讀,把他們簡約精致的美食、錦繡多姿的文化、生活中的傳統智慧、素直樸真的性格及純粹的婚戀觀念等真實地呈現出來,勾勒一個生動而立體的地域剪影;第五輯《鄉愁是故鄉的永生》細致地梳理了親情的離散與鄉愁的況味,把故鄉豐富的傳統、曼妙的鄉土韻致、溫馨的民間日常和逝去的往事都帶進自己的文字裏,密針細縷,繡制出一幅珍存心底的故鄉版圖。
奧地利的方麗娜發表中篇小說《情困布魯塞爾》和《斯特拉斯堡之戀》,小說《夜蝴蝶》入選《海外華語小說年展2018》文集。中篇小說《處女的冬季》首發《小說月報·原創版》轉載于《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獲得“都市小說雙年展優秀作品三等獎”並入選《都市小說優秀作品精選2018》。名家評論: “用鄉愁記憶追尋人類精神生態流變——從奧華作家方麗娜作品集《蝴蝶飛過的村莊》《藍色鄉愁》談起” (王紅旗) ,蔚藍天空下回望故土的百靈/奧地利華裔女作家方麗娜訪談 (易曉明) ,三分人事七分天/方麗娜和她的散文(王彬) 。
德國的黃雨欣發表中篇小說《移栽的靈芝》,高蓓明在《華商報》寫《文海苦旅》專欄。
雙語著作
前歐華作協會長、瑞士的朱文輝負責總編譯,德文版《今古新舊孝親文學集》 (HSIAO SHUN – Eine Anthologie zur Kindespietaet) 由蘇黎世普隆出版社(Prong Press Verlag) 於2018年9月底出版,並於2018年10月中旬參加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書展,引起各方參展單位(兩岸三地及倫敦方面)的興趣,紛紛前來交流,表示希望日後能建立合作關係,促進出版交流。
該書作者包括朱文輝、黃孟文、曾沛、朵拉、洪祖秋、文征(鄭世忠) 、淩鼎年、張可、張記書、趙志華、謝志強、夏雪勤、白旭初、楊崇德、江明、宗利華、馬新亭、謝盛友、穆紫荊、倪娜、夏青青、李永華、丘彥明、顏敏如、陳碧雲、楊岡(青峰) 、楊渡、黃仁元。(總共28位)
朱文輝2018年11月下旬應邀參加在廈門舉行的黑石號沉船1200年前唐代文物出水二十周年研討會,這段事蹟1998當年是由德國籍的Walterfang主事,經過甚為曲折,朱文輝是以推理小說作家身分受邀,有別於考古、藝術、歷史以及商業價值的專家發言,而從文學的角度來發表一些“或可增加事件的文學附加價值” 之觀點,尤其發揮推理小說的想像力,以此為題材,提供一些另類思維方向的參考。會中成立了一個以此為背景的籌拍電視連續劇十人委員會,並具名簽下意向書,朱文輝也名列其中。
朱文輝應邀出席2018年12月14至16日在印尼雅加達舉行的第十二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獲頒此型小說發端與演進40年以來40名推動有具體貢獻事蹟者榮譽獎。成為Prong Press出版社基本作家並被約聘為該社中文專書項目德譯出版之主要編審。2018年12月14日出任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副秘書長(該會2001年註冊於新加坡,2002年在菲律賓馬尼拉正式創立)。
瑞士的青峰於2018年10月月在臺灣出版第三本中、英、法 3 語原創個人詩集《青峰詩選 “觀”》(臺灣文史哲出版社) ,他榮獲瑞士 Rapperswil-Jona 市立圖書館德文寫作比賽獎、微信小說《阿忠》獲第十二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三等獎。
謝盛友1958年出生於海南島文昌縣,2018年9月19日CSU(基督教社會聯盟)黨委全票通過,士、商兩棲的謝盛友將代表CSU競選歐洲議會議員,下一屆的歐洲議會選舉于2019年5月26日舉行。他參與主編的德文著作 《班貝格秘密》(Bamberger Geheimnisse)出版。“謝盛友是一個華人融入主流社會的範典”,歐華作協永久榮譽會長趙淑俠和現任會長麥勝梅如是說。
詩人允達
楊允達獲斯洛伐克共和國《國家筆會》頒贈的獎章及獎狀,肯定他終生從事詩歌創作的成就。楊允達1933年10月21日出生於漢口市,祖籍北平市。1946年跟隨雙親到臺灣。1957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1959年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1980年獲法國國立巴黎大學文學博士學位。這位集作家、史學家和新聞專業者於一身的詩人,於1998年12月31日自中央社屆齡退休後,定居在巴黎近郊的塞納河畔,仍前往各地旅遊、開會、講學,寫作不輟,是美國世界藝術文化學院院長、世界詩人大會主席。
2018年一共有9位文友獲得大小不同的文學獎,德國倪娜的《我和中山裝》榮獲世界華語詩歌大賽詩歌三等獎、《40年走過的路》榮獲北京僑聯主辦的征文散文大賽三等獎、《在德國看牙》榮獲2018年首屆仁和杯小小說大賽獎。
德國的岩子2018年,有18首策蘭詩選發表于《國酒詩刊》;若幹首詩歌和散文被收入散文詩歌集《詩情畫意》美國南方出版社;一篇散文收入《尋訪歐洲名人的蹤迹》,秀威出版社;兩篇散文發表在《鴨綠江》2018年第6期。主持中國詩歌學會《與喜歡的人一起讀》,迄今爲止,以翻譯和推介外國詩歌50余(篇)首。岩子獲首屆絲綢之路國際詩歌藝術節“國際詩歌藝術傳播大使”榮譽稱號。
德國的譚綠屏當選第八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理事,《迷斷太倉漢堡客》收入合集《故鄉是中國》。區曼玲的「曙光在望」獲飛揚雜誌2018年徵文比賽優秀作品獎。
新秀悦筠
歐華作協2018年接納德國的楊悅和瑞士的李筱筠為新會員。
楊悅是活躍在德華文壇的作家,出生于重慶,她的父親楊武能是著名德語文學翻譯家,曾榮獲德國總統頒授的德國 “國家功勳獎章”,終身成就獎性質的洪堡學術獎金,以及世界歌德研究領域的最高獎——歌德金質獎章這三大獎項。
楊悅在川外附屬外國語學校畢業後,被保送上了四川外語學院,攻讀德語專業。華西醫科大學,擔任德語教師。那時楊武能也調到川大工作,父女倆一起合譯了《格林童話全集》這部德語文學的鴻篇巨制,譯成中文約50多萬字。楊悅回憶道,她翻譯了大約三分之一,收獲真是不小。
1992年,楊悅自費到德國留學。先在馬爾堡大學,後到杜塞爾多夫海涅大學研究日耳曼學,1996年7月,楊悅在德國成立了迅馬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SIMAC)。迅馬公司的産品除德國外,還銷往法國、丹麥等多個國家。精美的産品介紹用德英西法以及荷蘭、波蘭和土耳其等7種語言印出,由此可見其國際化的程度。
翻閱德華幾份報紙,我們經常會讀到楊悅的文章,文筆優美,沁人心脾。她的文章,一方面緊扣人們所關注的話題,如中德的文化差異、社會差別、怎樣關懷下一代等,有著深刻的人文關懷;另一方面又有極高的藝術修養,西方的美術、音樂、名人事迹等信手拈來,給人以陽春白雪般的享受。她的文章不但深受德國華人讀者的喜愛,而且在國內也擁有廣泛的讀者群,不少文章還刊登在《北京青年報》上。
李筱筠 1977年生,台灣基隆人,台灣國立中正大學外文系畢業,自1999年旅居瑞士,具備中、德、法、英、西、義多語能力,熱愛閱讀、喜歡跨領域思考,目前攻讀歐洲知名商學院ESCP Europe線上高階管理人才國際商務碩士。2012年在台出版《瑞士玩全指南》,再版兩次,2017年線上創作《跨境之旅》。
她這幾年開始更有意識地寫作,也就在這過程中才深刻感受到文字的力量。這份力量是生命的力量、精神的力量、靈魂的力量,在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她則感受到自身的存在。這匯聚後的力量讓人與人相遇交流、人與大自然相融時產生的生命觸動自然流於筆尖,編織出一篇篇動人心弦的文章。她希望能將這份生命觸動傳遞到世間角落,以多元的創作形式與文本風格,連結各種不同閱讀需求的讀者。身為一位作家內心可以擁有最美的畫面是 : 作者與讀者能藉由文字傳達的精神與感動力彼此緊密連結、同頻共振,相互引渡至真善美的彼岸。
在過去一年中,透過會員和協會共同努力,交出了一份輝煌的成績單,希望大家繼續再接再厲。
(寄自德國班貝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