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於電視製作的從業人員不可錯過的重要參考書!--《尋找生命的春光--行腳節目導演技術與美學》

2018/11/30  
  
本站分類:創作

有志於電視製作的從業人員不可錯過的重要參考書!--《尋找生命的春光--行腳節目導演技術與美學》

「行腳」二字,根源於宗教情懷的行旅,親身實踐的踏查。
游方之僧,稱為行腳僧;行腳,就是不假舟車,兩腳不停地移動、徒步旅行。
其後逐漸演變為身體力行的精神象徵,透過一步步辛勞修行,徒步參道,廣遊四方,體驗人生。

旅行的意義,在於探索人生、體驗未知的趣味,
行腳節目的多元議題與開展性也正在於此。

行腳的「主題」可能是旅行的目的,也可能是推動旅行的動力。如最常見的「美食」主題,享受美食為主,旅行反成其次。透過美食看見在地文化,由美食引導出製作料理的人,進而能懂得品味美食、品味生活。又如行腳節目的「探險、冒險」主題,並非叢林探險或荒野求生,更多是軟性溫暖地探索未知的旅程,其歷險的重點在於「探尋、摸索、體驗」,只要是未曾經歷過都是一種歷險。
作者何懷嵩以製作《悠遊台北》、《台灣文創遊》、《城鄉印記》三部行腳節目共38集節目的豐富資歷,結合紮實的學理基礎,系統性彙整田野調查、影視企劃設計、主持徵選、攝製與後製技術、節目定位風格、視覺氛圍等行腳節目製作所需的實用內容,是有志於電視製作的從業人員不可錯過的重要參考書!

立即訂購《尋找生命的春光--行腳節目導演技術與美學》

 

內容試閱

Chapter 1.導演創作理念

1.1  行腳節目本質【節錄】

「行腳節目」用在電視類型的節目稱謂,僅止於台灣,不見大陸與香港等華文傳播圈使用。「行腳」二字,一般理解用於宗教情懷的行旅,親身實踐的踏查。《百度百科》網站關於行腳的定義:「又作游方、遊方、遊行。謂僧侶無一定的居所,或為尋訪名師,或為自我修持,或為教化他人而廣游四方。游方之僧,稱為行腳僧,與禪宗參禪學道的雲水同義。」行腳另外還有行乞、行走、行路的意思。遼寧省大悲寺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以行腳方式,托缽行乞。行腳,就是不假舟車,二腳不停地移動,是行走的象徵延伸,行腳意即徒步旅行。行腳強調身體力行的精神,一步步辛勞修行,徒步參道,廣遊四方,體驗人生。
根據105年度金鐘獎獎勵辦法的行腳節目定義:「行腳節目,指藉由親身探訪,介紹在地采風、休閒旅遊、美食等內容之全外景節目。」依此可分類出常態「行腳」內涵有旅行(旅遊)節目、美食節目、休閒節目等概念,皆屬行腳節目。106年度電視金鐘獎獎勵辦法中取消行腳節目獎項,取而代之的獎項稱為生活風格節目獎。辦法中說道:「所稱生活風格節目,指提供美食、旅遊、流行文化、健康、美妝、藝文時尚、室內設計、休閒等生活資訊節目,或藉由親身探訪介紹上述內容之節目。」
在台灣有線電視系統中,TLC旅遊生活頻道,就頻道名稱與內容,最契合行腳概念的頻道。頻道介紹TLC定位:「生活就是樂在每件事都不平凡!」TLC旅遊生活頻道鼓勵觀眾追求優質生活,並探索吃喝玩樂新體驗,節目內容涵蓋旅遊、美食、時尚、設計與裝潢等,是最受女性喜愛的生活頻道之一。
TLC頻道為Discovery電視集團旗下的亞太電視網家族頻道,TLC頻道除了《瘋台灣》為台灣製作團隊製作與本土議題,其餘多數是國外地區的旅遊主題內容。透過TLC節目表強檔推薦的《小夫妻的天空》、《爸媽當紅娘》、《大廚房的挑戰》、《去旅行變美麗》等四個節目,可初步觀察國際旅遊節目的本質。《小夫妻的天空》(The Little Couple),是透過比爾•克萊因(Bill Klein)和珍•阿諾•克萊因(Jennifer Arnold Klein)這對年輕侏儒夫妻,處理人生中的生活、經濟、親子關係等事務,看他們如何接納人生。《爸媽當紅娘》(Married By Mom And Dad),則找出願意讓父母根據老一輩傳統價值交往約會的現代都會男女,真實呈現價值觀落差,成功案例往往能讓觀眾衷心獻上祝福,是種獨特的聯誼節目視角。《大廚房的挑戰》(Big Kitchens)尋訪世界上最大最瘋狂的廚房和餐廳,見識令人暈頭轉向的複雜烹飪物流動線、一盤接一盤的食材以及山珍海味,還有讓這一切順利運作的幕前幕後關鍵人物。《去旅行變美麗》(Tour of Beauty)透過超模瑞秋•杭特(Rachel Hunters)帶領,前往世界上最有異國風情的地方,尋找真正的美,揭露讓人美麗的祕密。
分析TLC四個節目本質:《小夫妻的天空》是紀實本質,展示生活環境的各種面向,有人物,有事件,也有故事發展;獨特的是,「小」夫妻是對侏儒,領養小孩,好像老小孩照顧小小孩,卻充滿樂觀與正面精神,平淡感人。《爸媽當紅娘》有聯誼節目框架本質,媒人是最富張力的角色,尤其媒人是爸媽;觀眾看到二代價值觀,有人生閱歷的父母與愛情至上的孩子,如何面對衝突。以結婚為前提的旅行元素就是在約會,透過約會旅行,培養感情的要件一一展示,浪漫、美食、歡樂;在旅行過程檢視一個人能否共度一生,你說旅行多重要!《大廚房的挑戰》獨特性是從未見聞的場域和美食勝景,以及超大廚房―展示部隊廚房、航空公司空廚等,都是一般人無法到達的地點。景色必定是旅行的要件,餐廳廚房等工作場合通常不算景色,但具有獨特工業風格美感。廚房最大賣點,當然是美食,尤其是從食材到食物的料理過程。從《去旅行變美麗》的節目名稱就能感受旅行最強烈的訴求:「變美麗」。美是什麼?瑞秋•杭特說:「簡單就是美。」一語道破節目主持人的旅行價值,簡單是態度,變美麗不僅止於外在改變,從內心由衷感受平靜愉悅的美,也是極富魅力的。《去旅行變美麗》的視覺設計,不會吝惜展示超模瑞秋•杭特的美貌,也讓觀眾體會美是種心靈滿足。

一、城市行銷《悠遊台北》

《悠遊台北》節目本質是台北市政府的城市行銷節目,透過節目告知觀眾最新熱門旅遊地點與議題等資訊,結合台北市府交通資源,推薦觀眾在台北市旅行規劃安排最好使用大眾交通工具。「悠遊」是強調用大眾交通工具BMW遊台北:B有二個意思―Bike跟Bus,即公共自行車跟公車;M是捷運MRT;W是走路Walk。BMW意即騎單車、走路或搭捷運公車,以便捷大眾交通工具BMW方式遊台北,方便健康,預算低又環保,是都會旅遊的最佳選擇。BMW具諧音趣味,用此代稱台北市便捷交通系統旅行,希望加深觀眾印象。
2014年2月企劃時,台北市府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YouBike(U-Bike)正式啟用一年多,市民大眾熱烈肯定,形成風潮,市府繼續推廣U-Bike改善交通,也塑造綠色健康台北形象。台北市府觀光傳播局的觀光白皮書中提到城市品牌時說:「倫敦有豐厚的音樂文化,巴黎則令人想到浪漫的氛圍,台北亦應積極建立自已的城市品牌(City Brand)。」白皮書中提到「台北觀光ABC」:A是指APP,觀光客只要下載APP軟體,便能引導他們交通、住宿事宜;B是指用Bus穿越巷弄,深刻體驗台北的在地特色;C是指Culture。台北市觀光白皮書推薦來台北旅遊的建議之一是搭乘Bus穿越巷弄,走進巷弄,擺脫走馬看花旅行,深入探索台北,與市民同樣移動方式,讓旅行不再局限於景點,更多元地遊歷台北。
《悠遊台北》製作時為了兼顧各行政區觀光平衡,單元規劃公平分配給十二行政區,每個行政區一集。但有些行政區的旅遊資源並不突出,有些區域的公共交通並不發達,例如南港區的觀光景點,挑選困難,選擇南港展覽館這種不算主流的觀光場地。在《悠遊台北》的BMW主題下,沒有大眾交通工具的地方,換乘郊區小巴,反而呈現台北市民都意外的世外桃源之旅。例如台北市文山內湖南港的小巴,可以去到台北近郊,體驗淺山地區的在地產業,如木柵的茶葉步道、內湖的白石湖農場。因為風景區管理單位並不是全都隸屬台北市政府,《悠遊台北》只行銷台北市府自己管轄的觀光景點館舍,這是一般觀眾無法理解的資訊。例如士林區最知名的旅遊地點應算是故宮博物院,故宮非台北市府管理,是無須行銷的景點,若不明白,將會質疑挑選《悠遊台北》選擇的標準。中正區的植物園、歷史博物館,也是同樣概念,它們都不是北市府的行銷標的。城市行銷的另一面向,是設定主題,景點有主題限制,也有主管機關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的考量,可供行腳節目展示操作的城市行銷景點,未必如大眾想像的,是最佳或最知名的地點。

 

了解更多請至秀威網路書店

至Google play 購買電子書

 

今日人氣:2  累計人次:25  回應:0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沒有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