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作家動態
- 出版風向球
自助出版現況及未來發展分析──答覆一位媒體記者的問題
2015/9/15 下午 02:33 資料來源:宋政坤
圖片來源/宋政坤
一、 近年來自費出版興盛的原因
1.基於圖書市場逐漸惡化,銷售額逐漸滑落,近年來,傳統出版業為力挽狂瀾,紛紛打著「追逐績效,降低風險」的旗號,做書策劃要更顧及到所謂的「主流市場」需求,結果各家出版社「英雄所見略同」,出版品內容同質性反而更高,結果造成出版總數變多,出版內容類型卻大同小異的奇怪現象,這種發展非常不利多元出版,也有礙原創作品的發展空間,所以,自費;或說自主出版越來越興盛,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來自對出版題材限縮、出版類型過度集中化的一種反抗。
2.甚麼叫做「主流市場」口味?甚麼叫做「大眾需求」?觀察趨勢,「大量客製化」已經是數位內容發展的方向,過去那種「大量化」的暢銷出版型態,已漸漸無法滿足小眾分眾的閱讀需求,而網路與新科技的創新應用,譬如說網路書店及隨需印刷技術(POD, Print On Demand)的興起,出版與發行的任督二脈已經被打通,作者以後可以跳過出版社,直接選定出書類型及通路,出版變成是「只要我喜歡,沒甚麼不可以」的作家主導型態,所以,自主出版慢慢成為獨立作家自我解決方案,型式、內涵及成本多寡根本已經不是重點。
3.美國有幾本以自助出版(Self publish)為起點的暢銷書,譬如說《羊毛記》《格雷的五十道陰影》,近來成為成功的典範,也大大的激勵了自費出書的作者,打開暢銷之門的鑰匙從出版社逐步轉到作者手上,所以有更多的逐夢者勇於出書追夢!
二、自費出版面對的挑戰與問題
1.自費出版普遍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 能出版,卻不一定能上架(實體書店),如果只能透過網路賣紙本書,或者是只能出版電子書,身為作家,總有一種遺憾。
2.自費出版固然能解決類型受限的問題,但是自費出版的品質內涵、資料的嚴謹、原創的價值,都未必能符合一般傳統出版要求,縱使說一本書僅有少數人看,也應有它被出版的權利,但最起碼的品質問題還是要考量。
3.作家身分沒有特權,自費出版雖然能更快面對市場,但這也表示作家會更快接受市場嚴酷的挑戰,因此,面對市場的回饋作家要更謙卑才對,但現實上,有所多作家忽略了這個層面的內省,以致引起通路與作者之間不必要的緊張關係。
4.自費出版普遍還是沒有行銷企劃的準備或能力,所以,即便是一本內容精彩的好書,其成本與銷售的利益比,往往還是不如預期。企畫能力薄弱,行銷經費不足,是作者及出版社共同面對的難題,這當中最關鍵的還是在於是否能掌握網路的力量。
三、 面對自費出版,秀威的定位及解決方案
1.秀威採取全數位流程「做書」,使用少量印刷設備(POD, Print On Demand) 「印書」,自建網路書店銷售平台「賣書」,近年來也嘗試依據書籍特性,以少量(通常是200本)鋪書到傳統書店。
2.秀威採取新科技、新平台及新通路,其目的就是希望做到大量客製化出版,藉此大幅度降低單書出版成本,讓單書損益兩平更容易達到。因為這樣,即便是冷門書,秀威也敢大膽出版,不必向作家收取製作費,相對地,秀威自然可以要求更高的作品水準,接收更多的出版類型,以免落入自助出版品質較差的泥淖。
3.但做為一個擁有新科技、新平台及新通路的出版社,秀威還是願意為自費出版者提供編排、印刷、設計及代理銷售的服務,但是目前我們是採取品牌切割的方式處理,也就是自有出版品牌與出版代工分工的模式處理。一方面提供多元出版服務,另一方面還是可以保留出版品牌特色。
宋政坤其他文章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7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