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作品海外發光!臺文館外譯新書發表會,致力本土文學國際化

2016/6/20 下午 02:30   資料來源:台灣文學館   
本站分類:出版風向球
台灣作品海外發光!臺文館外譯新書發表會,致力本土文學國際化

圖片來源/台灣文學館

國立臺灣文學館6月7日舉辦「臺灣文學外譯新書聯合發表會」,對外發表2015年「臺灣文學翻譯出版補助計畫」催生的16冊作品,並邀請2015年獲得「臺灣文學翻譯出版補助計畫」的作家、國內外譯者代表出席參加,現場並展示臺文館歷年來外譯成果101本出版品,文壇貴賓齊聚,堪稱臺灣文學外譯史之盛事。 

臺文館陳益源館長表示臺文館自2011年起,每年補助臺灣文學作品外譯,致力將臺灣作家和作品推向國際舞台,目前已經累積了101本、9個外譯語種的出版成果,臺灣文學外譯工作,是在為外國朋友生產「可以讀得懂的臺灣國寶」,臺灣總統或文化部長出訪友邦時可以選它們當伴手禮,讓外國元首和異國朋友更能藉此,無障礙地閱讀臺灣、了解臺灣、尊重臺灣!文學外譯讓本土文學跨足國際,英國、日本、韓國、法國、瑞典等國的民眾,可閱讀翻譯後的作品,了解臺灣文學豐富內涵。中華民國筆會黃碧端會長表示文學裡有我們的生活與文化,經由文學才能認識我們這個民族。作家李昂於發表會中公布《迷園》因與哥倫比亞大學合作新書發表,創造了國際能見度,也因而被推薦入圍兩項國際重要獎項,她幽默表示若得獎再公布是什麼獎項。日本天理大學下村作次郎教授、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王婉容教授、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陳芳明教授、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薛化元教授、韓籍學者金尚浩教授以及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彭瑞金教授等作家、譯者也與大眾分享將臺灣文學作品外譯、出版的心情與成果。 

2015年「臺灣文學翻譯出版補助計畫」作品.jpg
●2015年「臺灣文學翻譯出版補助計畫」作品

2015年「臺灣文學翻譯出版補助計畫」的出版成果共計有16冊,語種涵括英文(7冊)、日文(4冊)、韓文(3冊)、法文(1冊)、瑞典文(1冊),成果十分亮眼,並開創許多新領域,例如第一本女性劇作集英譯本的出現,2015年首次出現「劇本」的外譯,由三位臺灣當代重要劇作家汪其楣、彭雅玲、許瑞芳作品共同匯集而成的《臺灣女聲──三部臺灣當代劇場之作》英譯本。再如,第一本瑞典文譯本問世,由瑞典知名漢學家馬悅然(Göran Malmqvist)翻譯的戰後臺灣文學經典作品──林海音《城南舊事》瑞典文版。 

getImage.jpg

此外,2015年也誕生了兩本臺灣文學史的外譯作品,其一為下村作次郎、野間信幸、三木直大、垂水千惠、池上貞子五位日本教授合譯的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日文版,其二為金尚浩教授翻譯的彭瑞金《臺灣新文學運動40年》韓文版。而臺灣女性小說家李昂《迷園》由美國知名翻譯家葛浩文英譯、蔡素芬《橄欖樹》由臺灣優秀譯者黃愛玲教授日譯、王瓊玲《美人尖》由史宗玲教授、楊惠筠教授共同英譯,在在凸顯了臺灣女性小說家的國際實力。除文學作品之外,文學論述的外譯也同樣精彩,由薛化元教授、梅家玲教授等人參與翻譯的《漂泊的敘事── 一九四○年代東亞的分裂與接觸》可謂臺灣文學論述在日本推廣的重要展現。 

作家李昂女士出席「臺灣文學外譯新書聯合發表會」.jpg
●作家李昂女士出席「臺灣文學外譯新書聯合發表會」

出席此次聯合發表會的文化部代表陳怡君小姐感謝李昂老師等人的愷切建議,她表示雖然由國立臺灣文學館執行的「臺灣文學翻譯出版補助計畫」已告一段落,相關業務自去年九月移回文化部,但部裡制定有「文化部翻譯出版補助作業要點」,仍將會與臺文館合作繼續大力推動臺灣文學的外譯出版暨推廣工作,讓臺灣文學作品在國際上不斷發光。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4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