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的勇氣【《原來,成功者是這樣想的——做對抉擇,打造非凡人生》的第52篇】
2018年3月14日,霍金去世,所以有必要向青少年朋友推薦一下霍金。霍金的精神很值得學習,對青年少在成長路上有很大的助益!

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他21歲時,感到頭腦發熱、渾身麻木,就和媽媽去醫院做檢查。不幸的是,他被診斷患有“盧伽雷氏症”。
霍金很傷心,問媽媽:“我以後神經細胞萎縮就不能思考問題了嗎?”
媽媽流著淚說:“孩子,雖然你不久後不會說話、手指不能動彈,你會比其他的人幸福!”
霍金從輪椅上站立起來,吻了媽媽的前額,眼睛裡充滿淚花。
從此以後,霍金的病情逐漸惡化,他全身癱瘓,心和肺失調,
他只能靠一種專門的電腦機器與人溝通。他不能寫字,僅靠三根手指敲擊鍵盤與外界交流;他讀文獻時不得不讓人把文獻掀開,一個字、一個字地很艱難地讀下去。就這樣,霍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日子。
一天,他和媽媽在電腦上交談。
媽媽問他是不是感到生活很痛苦,霍金在電腦上說:“不,媽媽!我很幸運,我靠自己的能力,學到了許多常人學不到的東西。”
媽媽眼睛濕潤了,繼續問他將來有什麼打算。霍金在電腦上回答說:“媽媽,我要成為一名出色的科學家,我要研究宇宙,寫一本書,為人類作出貢獻。”
媽媽被霍金的意志打動了,他決定幫助兒子,天天給霍金整理一些天文方面的知識。
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霍金對黑洞的特性和宇宙起源大爆炸的原理的研究始終沒有放棄,1988年他46歲時出版了《時間簡史》,這部科普小說立刻吸引了廣大科學界和公眾的眼球,至今銷量高達2500多萬冊。
本文選自《原來,成功者是這樣想的——做對抉擇,打造非凡人生》,是其75篇文章中的第52篇——“殘而不廢好學不倦的物理學家霍金”,有刪減、改動!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14 回應:0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