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作家推薦】
1881年9月25日,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的魯迅出生于現今浙江省紹興市紹興縣,所以今天推薦的是魯迅。

讓我們追隨光陰的腳步,看看魯迅到底發生了什麼可愛的故事!
新加坡多年前出版的我的一本圖書——《光陰小故事》中曾經有過這樣的讚美:
魯迅的紅辣椒
魯迅愛讀書,在中國已經成為美談。
少年時,魯迅就讀于江南水師學堂。由於成績優秀,學校獎賞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但是,魯迅留著金質獎章無所用處,就跑到了南京的鼓樓街頭,把獎章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
不過,將近冬天了,每天晚上讀書時非常寒冷。為了渡過難關,魯迅左思右想,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去向同學借紅辣椒。
那個同學問他:“你要紅辣椒幹什麼?”
魯迅顯得不好意思地說:“為了更好地讀書啊!”
“讀書?讀書和紅辣椒有什麼關係嗎?”
“當然有了!我是為了禦寒,也就是為了能更好地在讀書前做好必要的準備,才向你借紅辣椒的。”
那個同學好像明白了什麼,送給魯迅一串紅辣椒,並對他說:“你成績優異,我相信你說的話沒有錯,我等待著你的好消息。”
魯迅從同學那裡得到紅辣椒以後,每逢夜深人靜,寒氣侵襲時,他就摘下一顆紅辣椒,放在嘴裡咀嚼,直到辣得額頭冒汗,他又能重新振作讀書。
由於事先做好準備,魯迅讀的書很多,而且很有成效,他後來成了中國著名的文學家。
【小啟發】
《禮記·中庸》上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就要求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提前做好準備,不至於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到頭來卻一事無成。
我眼中的魯迅(雜文)
據說諾貝爾獎官方至今仍聯繫不上鮑勃·狄倫,據說魯迅先生是上個世紀錯過諾貝爾獎的很可惜的一個人。還有,今天,2016年10月19日,是魯迅先生逝世80周年的紀念日,我來說一說我眼中的魯迅吧!
值得可喜的是,我和魯迅先生是一家人,“天下同姓是一家”嘛!雖然我們生活在不同的時代,但我們有著類似的個性,那就是敢於去說。這一份“大膽”,當然會被“周圍的人”所排斥。
大家都知道紅透半邊天的《還珠格格》吧,裡面的女主角小燕子比起宮中的那些格格們可是“膽大妄為”,還遭到後宮的一把手皇后的百般刁難,但她偏偏到最後幾乎贏得了所有人的喜歡,是那些循規蹈矩的格格們望塵莫及的。
您能說,小燕子的人生不比那些格格們成功嗎?
我很慶倖,魯迅先生能出生在書香門第,他還有機會去國外留學,還後來 “棄醫從文”。
為什麼像他這樣一個大文豪,並不是被培養出來的呢?可以說,“棄醫從文”是魯迅自己的選擇,也因為他的這一份與眾不同,他才可能獨領中國文壇幾十年,甚至往後也會一直大名鼎鼎的。
我就不明白了,當時的那個社會,作文的人比比皆是,被重點調教的也不計其數,為什麼只有魯迅最紅火呢?我思想來去,可能和自學有點機緣吧!這一份“自學”任重道遠。
所以,不要以為是“xx作家協會”的會員就自鳴得意、認為飛上枝頭變成了鳳凰,有的人還不願意加入呢!不要以為是某名牌大學中文系的佼佼者就認為高人一等,幾十年後這一份光彩是否還在?
當然,對於那些規規矩矩的作家們來說,魯迅先生的文章實在是難懂了,有時候還會出現生僻字、造字,他們會嗤之以鼻,但魯迅先生畢竟因他的那一份堅持贏得了尊重和認同。
我有時候在想,要是魯迅先生一開始就被送去“作家培訓班”,他可能就被強行改變了意願,就難以在中國文壇產生巨大的影響力了。還好,“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魯迅先生沒有同流合污,他才可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魯迅先生是受到了多麼大的責難,才能幾十年後人們認為他是一個可歌可敬的人物。
上天會垂青那些“不拘一格”的人,時間會證明他會走到最後。
如果這一點您還不能明白,想想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鮑勃·狄倫,與其說他是一個文學家,不如說他是一個音樂家,您就會深有體悟了!
發佈于魯迅先生逝世80周年的當日
“我眼中的魯迅”選自我的個人原創的雜文集《願君被世界溫柔相愛》,是其第11篇文章。

本文的文字作者為周成功,目前仍用的筆名:子陽、佳樂、仔仔、小咖,19年創作生涯,“自學成才的‘市場型’暢銷書作家”、“目前,在華人地區非常受到讀者的歡迎”······

紹興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