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歸以前

2015/3/8  
  
本站分類:旅遊

賦歸以前

06

{故事}

6-1.JPG

1月25日回到家已是夜晚,神秘驚喜等待著下一秒展現,當夥伴們一切就緒,關閉照明,我端出一盞燭光出現在面前,我們六個人圍住晗。

「祝妳生日快樂,祝妳生日快樂」

「祝妳生日快樂~祝妳生日快樂!」

見晗驚訝與不解的表情,我們都知道我們成功地帶來驚喜。

圍著客廳的小桌子,許下願望,好似時光能夠停滯這一刻,因為再過兩天就是真正生日天,而再隔兩天就此畫下在台灣生活的句點。談心一整夜,也玩起真心話大冒險,直到家人們都睡了,我們這頭燈還亮著,未眠。

而我們又怎捨得眠。

「1月27日是晗生日,但是我們1月26日就會在台南解散,跟怎麼辦呀?」旅程第三天。

「而且1月底她就要回中國大陸了,我希望能讓她在最後這幾天旅程留下難忘的回憶。」

想過一起到哪個地方聚餐,可台中行程已無法挪動,而最彈性的時間是在我鄉下的家,除了家與家的環境,沒有其他。我們絞盡腦汁,想到最寶貴的禮物便是這段旅程的回憶,而回憶又該如何保留呢?寫卡片怕是沒時間了,和其他夥伴討論時已經又過了一天。

最後,在母親和我南北遠端連線下,我們順利沖洗了照片,並在晗不經意時蒐集夥伴的簽名,生日蛋糕也在母親鼎力協助之下,順利出爐。

幾天下來,我們成為彼此的主人與客人,到過夥伴的家,明白了家庭養成對於人會變成什麼樣子,影響深遠,都市成長的孩子住的是大樓中的某個樓層、中產階級購買透天厝安身立命,除了都市生活,我們也走訪鄉村生活的面貌,晗在每一個夥伴的家看見自己的成長記憶,她說:「涵跟浩的家跟我比較像,和華的家人聊起安徽的事,也很好,」身為台南主人的我,除了領著大家進入空間,更進入家人們的對話列,你一言我一語國語、台語即席翻譯中很是滋味。「然而怡緻的家,讓我想起太多回不去的回憶了。」家族記憶是人們認識世界的最初體驗,鄉下生活對於童年記憶的呼喊,是最掩藏不了的情感。

1月26日從安平回到台南火車站,火車時刻已近,我們相擁在臺南火車站,帶著出乎預期的收穫,各自南往北返,儘管夥伴們幾乎告別了,但是,這場旅程──文化故事貳尚未賦歸。

 

07

{旅行,出走與歸返}

文化故事貳至此,尚未結束。送走夥伴後,晗與我多逗留臺南一天,屬於「吃貨」的晗與「能吃」的我進行台南美食大搜查,鎖定赤崁樓一帶的傳統小吃,我們走走停停,聊美食也聊旅行,愛好冒險旅行的晗展現真性情,說走就走,下定決心,使命必達,這次我們的目標是在北上前到阿里山走一回。

7.JPG

每場旅程總有個起頭人,最後這段故事,由晗說起。

多留台南一個晚上,搭了五個小時以上的車程,貪心地向旅程多要了一天,只為親身體驗阿里山。就像南投日月潭猶如朝聖地,嘉義阿里山是陸生來台的必到景點,打自旅程第二天晗希望能走一趟集集,便也希望將阿里山排至行程,只不過從嘉義市區前往阿里山的車程過久,便打消在既定行程中異動的可能。不過,對於一樣沒上過阿里山的我來說,這項提議相當吸引人,我們查了交通、住宿,找了找網路上相關資料,大致擬出雛形後,便是說走就走。

幸好抵達嘉義的時間不晚,出了火車站我們詢問服務台上阿里山的交通方式,至少得等待半小時才有上山的巴士。正當我們計算著搭車上山與下山的班次時,一位自稱在地人的女士攔住了我們,出了個價錢表示可以專車載我們上山,企圖說服我們搭上她先生的車,糾纏許久,最後我們雖然存疑仍答應了這位女士的推薦。

隨著行駛的海拔逐漸升高,氣溫也跟著降低,真正抵達阿里山時,說話還散著白煙呢。藉故上山,把握最後相處時刻,上下山一共十小時車程,抽象的名詞化作眼前事物,換來兩個小時的阿里山森林浴,浸淫於千百年的神木,同時悼念著遭砍伐的巨木。

後來,晗碰上了幾位陸生朋友,異地相逢令她們又是驚又是喜,對方正在環島的途中,彼此出來旅行的理念都是為了把握最後時光,此生何時會再來臺,沒有人知曉。

7-1.JPG  

 

 

08

{送妳一程,最初到此刻}

8.JPG

彼此會不會再見沒有人預測準確,1月28日在政大起了早,下樓見妳還在宿舍奮力塞入所有家當到行李箱,一周的旅程是否跟這些行李一樣狠狠塞入,好似那也可以打包帶走?

提早到松山機場等待,送妳一程,這是我的「送機」初體驗。

而當妳入關後等待出境之際,剛剛還在這頭將超重的行李打包空運的過程,已是一片靜寂,我上了樓到觀景臺,望向飛機坪,等了又等,哪一架飛機會是帶妳歸返?會是帶妳航到家鄉的那一架?隨著左方飛機降落機場,等待的另一架飛往右方天際,我還是猜不得妳在哪裡。

終究我還是送了妳一程。當捷運行駛在松山機場南下的彎道,最後一眼看像機場「現在起飛的那一架是晗的班機。」我對茜篤定地說。

「謝謝妳,從最初到此刻。」我們初見面在課堂上,從來想不到三個月來的轉變,探索過彼此:從言語交流、從日常生活觀察,好奇兩岸的庶民文化,也釐清彼此求學路的異同性,而我也學著聽對方,較不熟悉的政治語言。

相處久了,用詞跟著轉變,妳說:「我肯定防過你。」在認識的過程。

「防過」?初識時只覺得妳是個認真、嚴肅的學生,怎會想過那帶著防衛的心?而我開始使用「肯定」這詞彙表示敘述中的確定性,也以「您」掛在嘴邊尊稱長者與初識者,學會說話停頓、咬字清晰,還有言語之間懂得呼吸。

 

09

「那段滿是笑容與幸福的精彩。」

9.JPG

關於回家的旅行,即使簡單如陪家人出門買菜都會是驚奇無比,逛了二十年的夜市,依舊平淡,而我卻明白了像我這樣鄉下、都市交互生長的背景,夥伴中其實只有自己生長於這種生命經驗,走幾步路到親戚家作客聊天,慶生後夜談圍聚在小茶几,這些都跟分工作飯一樣,因著組成夥伴的不同,練習用夥伴的視界解讀事件,讓我們更期盼料理出的美味。

當母親得知成員們認識的時間才一周,甚為驚嘆:「你們是怎麼做到的?」兩岸、五校五處書院生、七位成員,因著文化故事之旅聚合,看似平凡無奇卻讓彼此重新認識了家與自己的關係。

後來,和其他朋友同樣完成了一趟旅行,儘管嬉鬧說笑依舊,卻怎麼也找不到,那種摸索出的默契、那種對家的嚮往與戀眷,也同時珍視故事的夥伴。

「被水漬弄得皺褶的記事本,將一段美好故事寫下,在返家的火車上,以一種依依不捨的情緒,回顧著自動投影在腦中的記憶,慢慢地、靜靜地,一筆一劃,描述著那段滿是笑容與幸福的精彩。」

 

 

文化故事貳00、01、02-每一天都是回家的旅程

文化故事貳03、04、05-從綠衣黑裙到白衣黑裙的故事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73  回應:1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沒有帳號?

Wuma    
Wuma
這篇回顧也太長了XD 現在想起來還是很感動,很詫異,是什麼樣的契合,能夠讓一群素昧平生的人,一夕之間變成了好友,一趟旅行就結成了世交,能夠成為朋友的意義和方式,可能遠比我們想像的更深奧。
回應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