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酉陽雜俎之5:刺青

有不少NBA球員身上的刺青(或紋身)讓人印象深刻,但現在有很多人,對刺青這回事還是比較排斥,總覺得那是「壞孩子」的玩意兒。刺青,在中國古時候稱為「黥」,多用為對犯人的刑罰,但在唐代,刺青似乎成了一種流行,但刺的東西高雅得多。
段成式的《酉陽雜俎》記錄很多唐代的奇聞逸事裡,有一篇章叫「黥」,裡面就講了一些刺青的故事。有的相當高雅。

四川(蜀)有一個軍隊的小將領,人稱韋少卿。他從小就不喜歡讀書,倒喜歡在自己身上刺青。有一次他的叔叔要他把衣服脫掉,看他的刺青。
他脫了衣服後,發現他的胸膛紋了一棵樹,樹枝上有數十隻小鳥聚集。樹下懸掛著一面鏡子,在鏡子鏡鼻的位置繫著繩索。有一個人,站在樹的旁邊,用手牽著綁在樹下那鏡子的繩索。
叔叔看不懂,就問這是啥。韋少卿說,叔叔你沒聽過詩人張說的一句詩嗎:「挽鏡寒鴉集」,拿著鏡子,冬天的烏鴉都聚集過來了。
很有趣的是,韋少卿是把張說的原詩句「晚景寒鴉集」,故意抽換兩個字,把「晚景」換成「挽鏡」,然後變成一幅畫,紋在自己身上。
張說的詩題是〈岳陽晚景〉,原詩如下:「晚景寒鴉集,秋風旅雁歸。水光浮日出,霞彩映江飛。洲白蘆花吐,園紅柿葉稀。長沙卑濕地,九月未成衣。」
《酉陽雜俎》裡還有個刺青故事也是與詩有關,提到一個叫葛清的人,超喜愛白居易的作品,他在自己身上紋了30多首白居易的詩意,甚至能反手指著背部某一處的畫,畫的是哪一句詩。
段成式親自去看了,看見紋著一個人在菊花叢裡端著杯子,葛清說,那指的是「不是此花偏愛菊」(徐按,這是出自元稹的詩)。另外還紋有一棵樹,樹上掛著絲帶,絲帶上的花紋紋的非常細膩,指的是「黃夾纈林寒有葉」。

讀書筆記:現代詩的讀者相當少,不像詩歌鼎盛的唐宋。但看了段成式的《酉陽雜俎》有關刺青紋身的故事,還是挺羨慕的,就不知現在有沒有人會把詩歌畫意紋在自己身上。
我想像,如果是紋鄭愁予的〈錯誤〉,「我達達的馬蹄」,大概就紋一匹馬,走過青石階的街道吧,顧城的「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最簡單,紋一隻眼睛就可!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32 回應:0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