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誌】天譴的上帝之劍—阿提拉
天譴的上帝之劍—阿提拉
有玩過世紀帝國第二代征服者入侵的讀者應該都知道其中有個章節是在敘述匈奴的傳奇人物—阿提拉。在遊戲中他被描述成所向披靡,驍勇善戰的匈奴帝王,以至於當時早已分家的東西羅馬帝國在一些時候不得不聯合起來對抗他的入侵。今天就以阿提拉最著名的戰役—卡塔洛尼之戰為主題,說說這個被西歐基督教世界視為災禍,卻被匈牙利當成民族英雄的匈奴大將。
由教堂而戰場
卡塔洛尼位在今天法國境內,靠近馬恩河,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英法聯軍擊退德意志帝國的那場馬恩河戰役的那條河,這裡在羅馬時代則屬於高盧。阿提拉發起這場戰役的原因其實並不簡單,與我們的認知不同,阿提拉善於謀略,懂得運用外交手段來避免戰爭同時獲取利益。而這場戰役,也是阿提拉親自計算過的,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西元450年是個重要的年份。當時東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長年為了對抗匈奴而奔走,不過,有天他騎在馬上,馬兒卻像著了魔似的把他硬生生給摔下來,可憐皇帝還沒來得及做人就先走了一步。為了保持血統的純正,皇帝的姊姊下嫁一名年邁將軍馬西安,將軍一整個飛黃騰達當上了皇帝。而這個皇帝一上任便開宗明義表示不願意再提供匈奴貢金。同時間在西羅馬帝國,皇帝瓦倫提尼安的姊姊正在醞釀一場計畫。這個皇姊叫霍諾莉亞,在小時候她和被家人為了逃避戰亂而暫居東羅馬,並被送進修道院發誓終身不嫁,藉此換取神的喜悅以重返權力中心。修道院清苦的生活哪是一個小女孩能忍受的事情?而當她的弟弟登基之後,她那對修道院的種種不滿很快就炸了鍋。據說她在十多歲時便和一名侍從墜入愛河,但這場不被祝福的戀情中就被打散,本人也被流放,不過很快就回來了。這次皇姊透過一名僕從和阿提拉書信往來,濃情蜜意藏都藏不住。而這件事也在一陣子後被揭穿,僕從被殺,震怒不已的皇帝直接強迫姐姐下嫁宮廷小官!
欲哭無淚的霍諾莉亞像阿提拉求助。一開始阿提拉還很困惑,不過他馬上看出這之中的政治紅利。他這麼跟瓦倫提尼安說:
「你個不盡責的渣滓,竟然脅迫自己的姊姊,你要是不立刻解除她現有的婚約,然後把她嫁給我我,就有得你好看!」
同時阿提拉還說要跟霍諾莉亞共同分享權力,皇帝對於這樣的請求一整個無法接受,擺了擺手說我才鼻要。不過這正中阿提拉下懷,為他進軍西羅馬製造了藉口。此外,當時的法蘭克邦聯鬧出王位繼承權的問題,一方投靠阿提拉,而一方則尋求西羅馬的幫助,至此,匈奴人又多了一個入侵的理由。
號角吹響
既然決定要開戰,當然沒必要拖拖拉拉,匈奴人在向西進軍得同時吸納了不少兵員和輜重,不過阿提拉很快就發現軍隊裡充斥太多七拼八湊的外族軍隊,指揮起來非常不方便。而在此時,位於西羅馬境內的名將埃提烏斯(世紀帝國裡面稱做阿哀契烏斯)也知曉了匈奴的動向,只是他不知道匈奴到底是要去高盧還是義大利。而且……什麼?你說埃提烏斯是誰?他可重要了,重要到我要再開一個段落說說他。
埃提烏斯,作為維繫匈奴和羅馬人情誼的象徵,自小被送到匈奴去當人質。當時的阿提拉還年幼,掌政的是他的叔叔。埃提烏斯很認真的學習匈奴語和當地風俗,這些經歷為他日後對抗匈奴有不可磨滅的影響。而比埃提烏斯還要年幼的阿提拉非常喜歡這位異國人質,兩人很快就建立起深厚的交情,只是由於背景使然,兩人都知道日後必定會兵戎相見,但這依然不影響兩人的友情。阿提拉非常好學,不光是匈奴語,哥德語和希臘拉丁文他都非常通曉,這得力於他之前也當過人質。此外,他也很熱中學習兩個羅馬帝國的狀況,喜愛聽匈奴詩人唱誦史詩,假如有使節來訪那他必定會去纏著對方問個沒完。而埃提烏斯的出現,又為他打開了一扇窗,從和埃提烏斯的相處中阿提拉漸漸對羅馬帝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舉例而言,阿提拉深知羅馬帝國因為貪腐而破敗,故嚴格要求自己要終身俸行斯巴達式的生活,簡樸俐落而非雍容華貴。當周遭的人都在用寶石裝飾武器,只有阿提拉一人獨自用著最簡單的劍。而這把劍,正是大名鼎鼎的上帝之劍……欸,你問上帝之劍又是甚麼?簡單來說,上帝之劍是西徐亞人的聖物,但被匈奴給劫走了。當匈奴人和馬札爾人決定如何分配這把劍時,他們決定交給一位盲人將劍旋轉七圈後拋出,倘若在西則歸匈奴人,在東則給馬札爾人。誰知道卻在旋轉第七圈時被風吹走,飛到西方的盡頭,為了找回聖劍,匈奴人便開始西征。當然後面就是阿提拉獲得了上帝之劍,擁有了創造世界帝國的條件,在此不贅述。
西元451年,阿提拉在馬不停蹄地征服中抵達今天的法國城市奧爾良,原本他以為這座城市也很快會被攻陷,但突然出現的羅馬和西哥德聯軍擋住了匈奴人的去路。原來在匈奴人抵達之前,埃提烏斯早就說服西哥德人加入作戰,沒料想到會有這麼多人的阿提拉只能踉蹌後撤。直直退到卡塔洛尼平原上。阿提拉沒有太多時間布陣,羅哥聯軍便迅速出現。兩軍在六七月的盛夏之中作戰,從下午一路交戰到深夜。對匈奴人或其他游牧民族而言(如蒙古人)最擅長的作戰方法是先假裝撤退藉此讓敵軍追擊,同時騎兵悄無聲息地包抄、放箭,宛如一場大型地圍獵。不過由於事前地失算,阿提拉來不及將騎兵展開,被困住的匈奴騎兵被羅哥聯軍的步兵以近身突擊的方式殺死(正如在世紀帝國中步兵可以有效克制騎兵一樣)阿提拉被一路上吸納進來的異族軍隊給拖累,導致在這場戰役中損失慘重。根據中古史家所言,這次戰役造成了至少三十萬的死亡。隨然目前的資料顯示應該是十多萬人,卻也不是一個可以小覷的數目。阿提拉看著對面的羅馬軍隊,心中五味雜陳,但他現在能做的就是等兒時好友下令離開戰場再離去以保全尊嚴。而損失最慘重的西哥德人幾乎是毫不猶豫地跑路,就連他們的國王都在這場血戰中戰死。元氣大傷的西哥德人自此無法立足高盧,轉而被法蘭克人取代。而這場戰役也讓阿提拉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真有這樣的能力去征服以至於統治世界。不過他很快又重整兵馬,但與上次的二十五萬人相比已經少了很多,僅十萬人左右。倒不是因為缺乏兵力,而是考慮到指揮一支精實有紀律的小部隊比統帥一支大而無當的雜牌軍有效率多了,而這次他的目標則是義大利半島……
征服者的最後一夜
西元453年,阿提拉和新的妻子成婚,宴會那叫一個酒酣耳熱,阿提拉向大家揮揮手,便帶著新婚妻子回房間去了。眾匈奴人當然是很開心啊!主子就像天一般偉大,所到之處無人可擋,跟著這樣的人匈奴才有未來嘛。只是到了隔天,大家遲遲等不到阿提拉,焦急的侍從想著不會是玩太嗨了吧,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掀開布簾,不看可好,一看就是阿提拉倒臥在染滿鮮血的床上氣絕身亡,新婚妻子則泣不成聲。據推測,阿提拉是因為酒喝太多導致無力將鼻血排出呼吸道以至於窒息,當然也有人說是因為新婚妻子為了報復匈奴而下手。不管如何,阿提拉就是死了,匈奴人再悲哀也喚不回他。不過另一邊的東羅馬帝國倒是樂不可支,前文提及的馬西安皇帝甚至還夢到阿提拉將死的夢。阿提拉下葬之處據說是一條經常改道的河川,這樣便能隱匿他的墓穴位置,完工後為了防止洩密,所有參與的奴隸都被殺害,這其中也有自願獻身的匈奴人。阿提拉雖然死了,但他的名號仍然廣為流傳。對近東和中亞的土耳其人及匈牙利人而言,他的名字代表勇氣和偉大。而相比於他的摯友埃提烏斯因為功高震主而被暗殺,阿提拉應該也能算是善終了吧。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85 回應:0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