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Amazon推出智慧型手機看它憑什麼玩壟斷

2014/6/26 下午 03:40      
本站分類:出版風向球
從Amazon推出智慧型手機看它憑什麼玩壟斷

即使Amazon與Hachette的電子書合約事件還沒落幕,Amazon仍在上週好整以暇地發表它的首款智慧型手機Fire Phone。在一系列的介紹文中,科技報橘的文章點出了很重要的一點,Fire Phone將終結Android手機比拼性能的時代。就如Amazon一貫的風格,它好像又再做看似有點奇怪的事情。如果單從基本的硬體規格、螢幕大小看起來,Fire Phone真的是比灰姑娘還要平凡,但你可別忘了Amazon就像「仙女」,絕對可以讓Fire Phone成為舞會上最閃閃動人的公主!

讓我們來瞧瞧公主面具下到底是什麼三頭六臂的怪物吧!首先是Dynamic Perspective(動態透視)技術,Fire Phone上的四顆前鏡頭就是用來對頭部及眼球進行追蹤偵測,當我們在看立體地圖或是3D圖片時,手機螢幕會隨著我們轉動頭或眼球而改變顯示角度,具體的效果大家可以看看下面的影片,就會有個清楚的概念。

其他名不見經傳的小驚喜就先略過了,來跟大家聊聊今天的重點,就是Fire Phone上面的Firefly功能。開發了四年之久的手機,就是在此功能下了許多苦心(這一點也很有Amazon一貫的風格,總是在做長遠的事。)手機的側面有著專屬按鍵,只要按下就會開啟Firefly功能。

簡單來說Firefly可以稱作「隨你掃」,不管是條碼、QR code、電話、Email、文字、圖片,在掃描後就可以進行後續的相關行動,如:打電話或是造訪對應的網站。更厲害的是,它還能辨識實體商品,如:書籍封面、遊戲包裝,甚至哪怕是一罐清潔劑。而最誇張的是,辨識正在播出的電視劇或電影,並告訴你片名是什麼。可想而知的,我們可能因此在接下來的幾分鐘產生消費行為。

其實辨識比對的功能並不是什麼很新穎的技術,但是讓我們看看現在的Firefly與Google圖片,他們之所以行得通,是因為背後有一個龐大的資料庫在支持著。我們可以從一個地方看出十年前Amazon已有遠見,了解到「資料/內容」庫的重要。老貓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Amazon 在 2003 年時,在紙本市場上推出一個新功能,叫做 Search Inside,你可以查詢任何一本書內文中出現關鍵字的頁面,讀者也不能因此就看到全書內容,存取還是有限。」以當初的環境,建置這樣的資料庫非常耗費成本。十年前Amazon根本不知道自己會推出Firefly功能,但他們卻知道除了賺取通路費用,什麼才是更重要的。

我想Amazon已經從「我們不著眼於其他競爭者,而把心思放在更好的服務。」這樣的宗旨走到下一個階段,「Amazon在做的是改變人們的習慣,甚至是創造新習慣!」從推出Kindle實現電子書閱讀的概念,或是與Twitter合作融入社群生活,甚至是今天的Firefly試圖成為直覺性的購買習慣。

如果你問Amazon憑什麼玩壟斷?答案是:「因為它悄悄的改變了這個世界!」

 

撰文:Po-Tsang

參考資料來源:

http://techorange.com/2014/06/23/amazon-fire-phone/

http://www.ithome.com.tw/news/88766

http://www.techbang.com/posts/18702-amazon-fire-phone-dynamic-3d-show-firefly-scan-links-online-store-consumer-articles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6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