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作家動態
- 作家面對面
戴東清:「不要第一、只要唯一。」
圖片來源/戴東清
這次作家生活誌邀請到了上個月出版《破繭而出:開啟新生命的五個途徑》的作者戴東清老師來參加我們的作家專訪。《破繭而出》一書從幾個不同的人生課題出發做探討,結合真人故事與聖經,彷彿指南針一般,帶人找到生命的出口,搶先閱讀請見「好文推薦專頁」。
戴東清老師目前任教於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對國際關係與全球化、現代化等議題,有著十分深入的研究,所以此篇專訪中,將會請戴東清老師聊聊自己的新書之外,也會請戴東清老師聊聊台灣如何提升國際競爭力,又年輕人在全球化的影響下該如何找到出路等精彩主題。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戴東清老師的專訪吧!
《破繭而出:開啟新生命的五個途徑》的寫作動機
寫作的動機是基於在教書、演講及從事社會服務的過程中,發現年輕人對於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不確定感,上班族往往有職場人際關係或者不明白生活優先順位的問題,以及夫妻因為忙於工作以致於忽略親密溝通,導致關係日益疏離。因此,希望藉由個人的生命體驗,提供生命出口的建議,幫助讀者找到本身的定位與價值。
「不要第一、只要唯一」,找到自己的恩賜
記得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被老師選為小老師在黑板上寫版書給同學抄;小學四年級時協助老師校對考卷,與現在於大學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不謀而合。因此,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有某些擅長的部分,就如同吳季剛小時候玩芭比娃娃而不是機器人一樣,我們若是加以留意,就會發現每個人都具備別於他人的特點。「不要第一、只要唯一」的概念實際上是得自於巨大機械董事長劉金標的啟示,他最近又說了「沒有唯一、那來第一」,更是將每個人有特別的恩賜或天賦說得更清楚。
找到家庭與工作的平衡點
世界上最公平的一件事就是不論每個人的條件如何,都只有24小時,因此如何運用這24小時,就決定了我們的生活型態。在工作上花的時間愈多,相對地就會犧牲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個人本身在較為年輕的時候也將大部分的時間花在工作衝剌上,以致於忽略要多花時間陪家人,然而當家人無法與自己共享工作的榮耀時,才頓時發現工作努力的意義究竟在那裡呢?更何況若是年輕的時候沒有多花時間與家人相處及磨合,年老時候就會有許多的衝突,因為不習慣。西諺有云:「老狗玩不出新把戲」,我們若想在退休後再多陪家人,屆時可能會發現時不我予。所以,即使工作再忙,每週也要有一天與家人約會談心的時間,以避免生活失衡。
現代年輕人的成功關鍵:一萬個小時的力量+國際化
在「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每個年輕人只要努力就能夠找到一份自己可以發揮的工作,但是在全球化競爭、大學畢業生只有22K的時代,光是抱怨時局不好,並不能讓自己活得幸福。設法找到自己獨特的天賦,花上一萬小時的學習,就能夠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也就能夠在全球化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有許多「台灣之光」不就都是如此嗎?此外,具備基本的英文溝通能力也很重要,試想若小胖林育群不是唱英文歌,而是中文歌,他會在youtube上受到矚目,進而受邀到美國知名脫口秀表演嗎?
(延伸閱讀:怎樣練習一萬小時)
站穩國際地位?台灣需有成功的經濟轉型模式
因為世界大部分國家都不能忽視中國大陸的經濟影響力,因此台灣若想要排除大陸的影響與其他國家建立更緊密的政經關係並不容易,只能依據每個經濟聯盟特性來決定要採取何種策略加入。所幸台灣經過過去幾十年的經濟快速發展,不管在製造業及服務業都仍然有一定的實力,再加上目前正在朝向文化創新的軟實力發展,前景並不悲觀。若台灣的經濟能夠轉型成功而穩定發展,就能在國際間分享轉型發展成功的經驗,一方面可減弱大陸的影響而深化與各國的關係,另方面也能避免對大陸過度依賴所可能產生的危機。
想在全球化競爭中勝出,品牌特色是關鍵!
在講究品牌的時代,只有透過不斷創新研發出優良的品牌產品,才可以在全球化競爭中勝出,不論是對個人及國家都一樣。幾年前的一本書「藍海戰略」告訴我們,要在已經成熟的紅海市場中競爭並不容易,必須發現過去鮮有人經營的藍海。過去台灣的競爭的利基是低價,然而當更低價的中國大陸及新興國家加入競爭後,台灣的優勢就不再。如今的競爭強調的是特色、價值,既然台灣過去在沒有自然資源的情況下,可以創造台灣經濟奇蹟,沒有理由現今在新型態的競爭環境下,不能發展出具特色、價值產業,再創經濟奇蹟。既然個人能夠找到有利於自己發展的天賦,台灣又豈會找不到下階段發展的利基呢?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6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