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人生錦囊
我們在一生中會面臨許多課題,包括家庭、工作、婚姻、人際關係等等。在這些重要的課題之間,該如何取得一個平衡,又該如何做好他們,理出先後順序、輕重緩急,也是時時在考驗著我們。《破繭而出:開啟新生命的五個途徑》將幫助您找出人生方向,也找到生命的出口。若成功就大膽飛翔,假如失敗即等待破繭而出的一刻,活出自己的幸福劇本!
下面分享一首旋律十分振奮人心的歌曲: Coldplay - Viva La Vida。
Viva La Vida為西班牙文,翻成英文意思即為「Live the life」,中文頗有「把握人生,活在當下」之意。
(首頁圖 from flickr 作者:23am.com)
(本頁大圖 from Pixabay 作者:PublicDomainPictures)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
找到自己的天賦與恩賜十分重要,一旦找到了之後,努力地去經營它,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自然就能夠有卓越的表現,也因此無需過度擔心激烈的競爭。或許我們會疑問,每個人真的都有獨特的恩賜嗎?自己明明看起來平庸無比,甚至可能是上帝無意間在打盹時的創造物,怎麼可能會有獨特的恩賜呢?然而聖經告訴我們:「各人領受神的恩賜,一個是這樣,一個是那樣」(哥林多前書7:7)。換言之,每個人都有領受從神而來的恩賜,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句話,能夠留傳至今,就代表它仍然具有當代的時代意義,否則前人曾說過那麼多些話,為何只有部分被我們記得呢?
另外一個鮮明的例子就是台裔服裝設計師吳季剛。據聞小時候在許多小男生還在迷機器人、玩具汽車的時候,他就非常喜歡把玩芭比娃娃。若是按照一般父母的想法,一定會覺得這個兒子有問題,甚至把他毒打一頓。然而吳季剛的母親不但沒有如此做,反而很敏銳地查覺到,她的兒子有獨特的天賦,心想未來若是兒子要在國際服裝界闖出名號,勢必要能夠在巴黎時裝界立足,於是就讓吳季剛從小開始學法語。若不是當初吳季剛的恩賜或天賦被發掘,又怎麼有機會能夠成為世界知名服裝設計師。
亞洲流行音樂天王周杰倫,高中聯考總分只有100多分,沒有什麼像樣的高中可以念,前途看似一片黯淡,所幸當時淡江中學有招考音樂班,否則他要如何自處。即使上了淡江中學,並不代表從此前途有較為順遂。他如老師預測一般沒考上大學,在等服兵役期間,又得了僵直性脊椎炎,彷彿他就是不幸的代名詞。在餐廳打工,因為餐廳琴師請假沒來,意外有機會成為琴師,但參加「超猛新人王」落選。他的媽媽請綜藝天王吳宗憲幫忙,但寫的歌沒人要唱。吳宗憲為了幫他,請他在10天之內寫出50首歌,若是可以從其中挑出10首,就答應為他出片。後來其中的10首被用來出同名專輯《杰倫》,市場反應大好,周杰倫也奪得當年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等三項大獎。若不是周杰倫發揮了恩賜,會有今天的亞洲流行音樂天王嗎?
此外,還有許多如世界麵包冠軍得主吳寶春等台灣之光的故事,不都在告訴我們「萬般非下品、讀書不見高」嗎?當然我們不容易找到恩賜,與我們現行的教育制度有關。不管我們的教育制度經過了多少改革,沒有太大變動的,仍然是智育的分數決定很大一部分的結果。雖然現在學校有體育班、音樂班或者其他類別的資優班,到了某種升學的轉捩點上,家長關心的仍然是孩子能否上好高中、好大學。也正因為教育仍然以分數掛帥,分數以外的表現,就容易被人忽略。畢竟會考或特招與學測或指考成績不佳,要上一流的學校不是那麼容易。然而上了一流的高中與大學,就代表人生成功了嗎?那倒也未必,有不少好不容易打敗了將近99%的國中畢業生,進入一流高中的學生,因為受不了課業的壓力或者感情挫折,選擇走上了提早自行結束生命的道路,他們曾經如此有競爭力,可是為何卻是以此種眾人都不樂見的方式,在競爭路上敗下陣來呢?
如果孩子喜歡畫畫,就讓他畫吧!(Picture from Pixabay 作者:jarmoluk)
不是只有一流的高中生以自絕方式離開競爭的道路,一流大學生也不遑多讓,也同樣因為課業、情感及情緒問題,選擇以自我了斷方式提早離開人生舞台,留下許多遺憾給家人。他們沒有競爭力嗎?如果沒有競爭力怎麼能夠甄選上或考上所謂的一流大學呢?可是為何在人生尚得開始時就選擇結束呢?難道不是因為不明白自己的恩賜為何,以致於在遭遇到人生的困境時,突然不知道怎麼走下去,只好選擇用自絕的方式來離開。至於一流大學的畢業生呢?他們畢業以後,有發展得比別人更好嗎?現在台灣在檯面上的政治人物,不都是一流大學的畢業生嗎?台灣百姓對於他們把國家治理成這樣的抱怨,何曾少過呢?由此可知,要在高度競爭的情況下能夠站立不穩,不明白自己的恩賜為何,恐難克竟其功。甚至會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以致於抱怨為何別人都是「不才而遇」,自己卻始終「懷才不遇」呢?
或許人們會覺得要找到自己的恩賜或天賦非常困難,尤其是對於後段班的學生而言,簡直就是難如登天,因為從小到大就很少被讚美過,又怎麼會知道自己擅長什麼。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將一週的生活作息按照小時作成紀錄,扣除吃飯與睡覺的時間,(也許要把打電動也列進去,除非你想成為電玩遊戲設計者)看看自己在做那些事時最快樂,最不會覺得累,或許就能從中找出自己的恩賜。若是覺得一週不夠,用一個月的時間紀錄也行,就是要幫助自己探索出來,因為自己的感覺自己實際上最清楚,只要願意就可以。當然若是你不會花很多時間就能學會的技藝,也可能是你的恩賜或是天賦,否則不會如此容易上手。當找到恩賜之後,等於就是成功開啟破繭而出的密碼。
工作的目的是家庭幸福
或許做丈夫的會覺得委屈,如此拼命工作,不就是為了讓家人過更好的生活嗎?然而若只專注於滿足家人物質方面的需求,而忽略精神方面的需求,相信家人還是會覺得孤單與不受重視,畢竟按照馬斯洛的說法,在生理需求與安全需求得到滿足後,是希望能夠在社會需求、尊重需求方面也得到滿足。更何況物質生活若沒有精神層面的指引,將很難得到滿足。就以住房為例,在租房子期間,心想只要有自己的房子住就滿意了;不過那天有了自己的房子,可能又會覺得房子不夠大或交通不方便,就會設法去買夠大且交通方便的房子,甚至會想要住豪宅,什麼時候換房子的欲求才會停止呢?若是沒有正確的心理建設,要停止談何容易!更何況為了買較大的房子而背一輩子的房貸,值得嗎?
同樣地,在騎機車的時候,心想只要有可以遮風避雨的國產小型車就感到滿意了;等到有國產小型車以後,又會覺得車子太小,不論載人或載東西都不方便,於是又會想要換大一點、跑起來穩一點的車子,最好是能夠凸顯自己身分地位的進口雙B轎車,究竟什麼時候換車的欲望才能有滿足的時候呢?既然把物質生活看得如此重要,自然而然就要將更多的時間投注在工作上來換取,甚至要犧牲自己的健康,陪家人的時間自然就會愈來愈減少。
此種除了工作而缺乏與家人互動的生活,真的令人嚮往的嗎?降低工作位階的必要性,還不明顯嗎?或許會有人認為,不投入更多時間在工作上,一方面可能得不到老闆的賞賜,另方面也可能因此升遷不易而導致收入減少。只是上述經文在告訴人們,任何人都可以「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都得了秘訣。」實際上只要與神建立良好的關係,有正確信仰的指引,就會明白如何突破環境的限制,而能夠「隨事隨在,都得了祕訣」。明白乎此,人們還需要花那麼多的時間在工作上嗎?最近媒體報導,德國國會正在思考立法,讓老闆不能在下班時間再利用各種通訊工具交待員工工作。儘管未來德國的立法未必成功,台灣的立法也未必會跟進,但是已經在說明一件事,即人們是應該花更多的時間與家人相處上。
曾經有人說過,愛情固然無法取代麵包,但是卻可以讓麵包更有香味,增加幸福感。以現在的社會分工,只要願意工作,要得到麵包又豈是難事!然而若是把大部分的時間都投注在得到麵包上,卻忘記要在增加麵包的香味上努力,再多的麵包只會讓人感到更乏味而已,而不會增加幸福感。若沒有對的人在身邊,試問天天吃美食、開好車、住豪宅的意義在那裡呢?因此降低工作的位階,將花時間與家人相處的位階提高,相信會讓生活過得更幸福,生命也更加有意義。
前述日本有位護士詢問許多即將過世人這輩子最後悔的五件事,除了「我希望我能過屬於自己的人生」外,另外二件就是「我希望我不要這麼努力工作」、「我希望我能多跟家人、朋友以及重要的人聯絡」,如何過一個不再後悔之人生的答案,不是已經非常清楚了嗎?
好的溝通是多聽少說
一個溝通極端的例子是發生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林肯總統(Abraham Lincoln)身上,當時他正苦惱於美國聯邦即將因為戰爭而崩解,不知如何是好時,突然想到該找一位多年的民間好友聊聊,看看那位好友能否協助他釐清問題,於是就寫信請那位朋友到白宮一敘。林肯那位好友到白宮後與林肯長談近兩個小時,結束談話後林肯送這位朋友離開白宮時,非常謝謝他這位好朋友,因為他的好友讓他們的溝通十分順暢。然而實際的狀況,卻是在整個談話的過程中,幾乎都是林肯在表達自己的想法,他的友人其實沒有講什麼話,只是在一旁專心聆聽。林肯在友人沒說什麼話的情況下,會有溝通順暢的感覺,就代表有時溝通是聽比說還要來得更重要,這也就是為何聖經要提醒我們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
好的溝通是白頭偕老的不二法門(Picture from Pixabay 作者:blickpixel)
人與人相處久了,就會誤以為非常瞭解對方,尤其是夫妻之間,往往在對方話沒講完,就會脫口而出:「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不過實際的狀況往往不是如此。這也就是聖經箴言18:13為何要提醒人們:「未曾聽完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可以想想是否經常沒什麼耐心聽對方把話講完呢?當「我知道了」這樣的話一說出口,說話的一方即使不認為聽話的一方是真知道,聽到這句話之後,就很難再講下去了。要不然就是陷入無止境的爭論,來確認對方到底有沒有講這樣的話,以致於根本忘記當初要討論的議題為何。若此種溝通狀況一再出現,久而久之說話的一方就不想講了,因為既然講了沒用,又何必再講,接著就是聽話的一方又要責怪講話的一方,都不表達意見。通常認為講了沒用而不想再講,發生在先生身上的機率比較多,這是因為男人天生在語言發展上,就比女人遲緩。
另外一種比較常見的情況是,夫妻的一方不耐對方講話慢條斯理或者長篇大論,於是在對方講話講到一半時,就直接脫口而出「講重點」。此話一出,也往往會讓說話的一方不知如何繼續下去說下去,因為一方面表達的思緒可能因此中斷,以致於必須重新在腦中組織,才能說出想要說的話,另一方面也會覺得不受尊重,以致於不想再講了。所以聽話的一方一定要有耐性把說話方的話聽完再回應,免得讓說話方太過於緊張,口說的若與心裡想表達的出現落差,反而會讓雙方的溝通產生更多的障礙。若是不能加以修正,有溝通比沒溝通的結果更加糟糕,因為如此會更加深彼此的距離感,認為對方根本不瞭解自己,要繼續走下去的難度就會愈來愈高。
施比受更為有福
回到我們熟悉的職場,或許人們會以為平時顧自己的事都來不及了,那有時間顧別人的事。「只求他人的益處而不求自己的益處」,則更猶如天方夜譚般的不可能。台語有句諺語表示:「青吃都不夠,怎能曬乾」,就在表達自顧都不暇,那有些能力去顧及他人。不過聖經為何要教導人們如此做,如果做不到,又為何要建議般如此做,難道這位神是專門在為難人的嗎?斷乎不是。神的教導是在幫助人們明白,這就是人們存在的目的,有句經文不是說「施比受更有福」嗎?(使徒行傳20:35)然而「只求他人的益處而不求自己的益處」,在說明人們是有餘的才有餘裕去顧及他人,不是更為有福是什麼呢?
以前小學課本有一則寓言故事,內容描述有一個鄰人向他的鄰居乞米,那位鄰居就把所存的米都給了他,鄰居的妻子特別提醒他丈夫:「我們明天就沒有米了。」這位鄰居說:「我們明天沒米是明天的事,他沒米是今天的事。」這則寓言故事告訴人們,只要願意,永遠有能力去顧及別人的事、只求他人的益處。當我們有缺乏的時候,當然也希望別人能夠適時伸出援手,而有能力伸出援手,相對於接受的人而言,是大的福份,因為代表有給予的能力。若是我們在職場上,顧及別人的事、只求他人的益處,肯定會有好的人際關係,因為你可以知道別人的需要,也能夠適時地去滿足他人的需要。
前監察院長王建瑄夫人蘇法昭老師,曾寫過一短文表示,以前小時候在教會裡聽牧師講:「施比受更有福」,實在想不通,認為施的人送人1000塊,受的人接受1000塊,當然是拿到1000塊的那個人比較快樂,怎麼會是給的人快樂呢?並且在幼小心靈中,曾武斷的下了一個結論:「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不過是父母師長用來教訓晚輩的一句名言。但隨著年歲增長,蘇法昭老師慢慢從人生經驗中,體會出一點心得,施的意思應該是「貢獻」、「拿出來」,也就是「我和你合著享用」的意思;一個人若肯貢獻力量,把自己的東西與人分享,比接受這件東西的人,是更有福氣的。蘇法昭老師更指出,這些年來常進出醫院,在醫院裡看到好些病人沒錢付醫藥費,也沒家屬就近照顧,需要很多義工來幫助和捐錢;那些得到幫助的病人是有福的,可是她寧願站在床邊餵食,寧願是那個幫助病人的人,情願做一個施者,願意付出,願意做一個分享的人,因為能付出,就表示有力量、健康,至此才懂了「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的真義。
分享:
今日人氣:2 累計人次:6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