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作家動態
- 藝文佈告欄
2019首屆「後山文學年度新人獎」得獎作品三本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辦理首屆(2019)「後山文學年度新人獎」徵文活動,經過專業評審委員評審結果選出三本引人入勝的作品,三本佳作均由秀威出版,於11月上市。
文壇新秀.值得關注,三位來自後山的新銳作家!
從後山透出的曖曖含光 像跨年後期待的第一道曙光
羽弦/新詩《相信火焰,但不相信灰燼──羽弦詩集》
當詩人寫下文字,便以樸質的態度將思想鋪上一種真誠的色彩;
他具有熱情且關注社會,用青春的底氣叩問世界的紛陳萬象。
▲董恕明(詩人、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副教授)、洪書勤(詩人)、吳懷晨(詩人、臺北藝術大學教授)、鄭宇庭(新手書店創辦人)、蔡琳森(詩人)、林餘佐(詩人)名家強力推薦!
★隨書限量附贈★特製書籤、詩人親簽冊/交換禮抽獎卡(隨機出貨)
當多數人都不問世事甚至厭世之時,有人還非常古典的保有憤世、用世之情。在羽弦身上不太有那種「時尚感」,甚至包括所謂的「老靈魂」,或許樸實本身就能深刻的傳達某些生命的稟賦。
──董恕明(詩人、國立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副教授)
翻開詩稿,驚喜於羽弦近年作品的豐富積累,不禁好奇是何種的人生歷程,造就了這樣慧黠、幽默、率真,而又兼備了可供讀者迴旋思索空間的詩作?也不禁反思自己,在類同的旅途中,會有什麼樣的創作?
──洪書勤(詩人)
詩集中有眾多現代詩裡最為正宗且精準的抒情修辭,羽弦用字遣詞技巧成熟,聲調跌宕中,體現了楊牧所言:現代詩的靈魂在音樂性。
──吳懷晨(詩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授)
《相信火焰,但不相信灰燼》同時致力於轉述生活體驗下的細密閑美風物,以及性靈世界裡可供再現的寬幅景觀,它在二張面孔之間找到自我觀看現世的邏輯。
──蔡琳森(詩人)
時間到底給詩人帶來了什麼?經過這一切之後,若再讀這些詩,會不會有雙重火焰燃起呢?真實世界裡一切都是時間的灰燼,詩雖抽象,但內容所述不也是具象的種種事物化為文字?
──鄭宇庭(新手書店創辦人)
時下許多詩人的句子,往往是套過濾鏡後的產物,有種修飾後的詩感。但在此詩集中,幾乎是赤裸裸地展示生活,日子裡的詩意是未被拋光的珍珠,粗糙但實在。
──林餘佐(詩人)
|延伸閱讀|首屆「後山文學年度新人獎」得獎詩集作品。--《相信火焰,但不相信灰燼--羽弦詩集》
————————————————————————————
蘇蕊/小說《拉千禧之夢》
有失去,有離別,這就是成長。回憶與現在,故鄉與遠方,自我與外在,
每個時間點,都像量子節點一樣,等待著當下測不準的未知,在不同維度上交錯的可能性。
《拉千禧之夢》是作者來自後山的童年回憶,講述一段揮別淚水擁抱勇氣的故事。
▲江冠明(導演、聯合報報導文學獎作家)、洪敍銘(文創聚落策展人)、逢時(編劇、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作家)溫暖推薦
人生過程是無數旅行串連,童年的、青春的、工作的、戀愛的、求學的、婚姻的連接成漫長的生命旅行,當你步入中年,靜靜沈思,回顧一生記憶,發現人生是一段一段的旅行記憶,隱藏不同故事和風景。
——江冠明(導演、聯合報報導文學獎作家)
在作者看似輕鬆詼諧的語調中,展開了一個個封塵、斷裂許久的時光片段,在模糊的記憶裡按圖索驥的過程裡,探索被遺忘的人際連結,重新感受「離家」的遙遠,「返家」的艱難,以及各種埋藏在內心深處,有關「近鄉情怯」的違和、抗拒、曖昧的微光,讓短暫時光奇遇彷彿一場夢的嘆息,卻又成長深刻。
——洪敍銘(文創聚落策展人)
這是一個由離鄉的人,將年少回憶、需要放手的情感、後知後覺的恍然、對自己的失望與期望,共同交織在一起的故事。舞台在那山與海之間,配樂是海浪波濤,人物是黝黑的帥哥,語言是輕巧快樂的符號。
——逢時(編劇、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作家)
|延伸閱讀|來自後山的童年回憶。--《拉千禧之夢》
————————————————————————————
張純甄/小說《地球的背面》
集結9篇故事,透過他者之眼,穿過黑暗,彷彿穿越地心,來到地球的背面,
擴展了我們心靈的疆域,看見更多自我與他人、已知與未知的暗面。
▲小說家吳明益專文推薦
純甄關心「人」的本質,而不是「自己」的命運,她的故事裡有很大的旁觀性質,並且以勤勉的個性做了功課,這讓她的作品有了一個好的開始。
——吳明益(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延伸閱讀|首屆「後山文學年度新人獎」得獎小說作品。--《地球的背面》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14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