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直擊】0519李遠哲院長與青年對談:《轉給你看!》新書系列活動@松菸誠品

2018/5/23 下午 06:49      
本站分類:作家面對面
【活動直擊】0519李遠哲院長與青年對談:《轉給你看!》新書系列活動@松菸誠品

為了使更多青年世代共同關注永續轉型議題,本次邀請李遠哲院長作為主講,透過與青年對談的方式做演講與對話。院長長期關注氣候變遷與能源轉型議題,致力於避免將嚴峻的生存考驗遺留給下個世代,透過青年們對院長提問,瞭解在風險社會下該如何行動?一場跨世代對談,希冀達到知識的傳承與連結世代鴻溝。

上週六晚上,松菸誠品的三樓座位區擠滿了人,原來是《轉給你看》一書的新書活動:「永續轉型大哉問:李遠哲院長與青年對談」,顧名思義,這次主辦臺大風險中心請到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院長出席主講,無怪乎現場時間尚未開始就聚集了超過七十位報名前來的讀者與聽眾朋友。 

為了使李院長能與青年朋友們對談,活動採取李遠哲院長先主講一小時多的時間,剩下第二部份則分別由幾位青年代表提問的Q&A時間,包括臺大學生會永續部、臺大風險中心、臺灣青年氣候聯盟與一位致力於環境奮鬥的18歲鬥士。同時也將開放給現場聽眾提問。

IMG_7695.JPG

✺活動準備開始,現場已擠滿了關心環境與能源議題的公民朋友們。

IMG_7802.JPG

✺小編出動中。

IMG_7684.JPG 

 ✺活動開始時,由主持人、國發所所長兼臺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教授致詞。

IMG_7700.JPG

 ✺主持人簡短致詞介紹完後,李遠哲院長便開始了今日的主講:能源轉型。 李院長昨天才剛從瑞典斯德哥爾摩開完會回來,也帶來了許多在歐洲第一手討論能源議題的外國經驗分享。李院長特別提到,臺灣有許多事情都想學美國,但美國在能源與環境議題上是一個糟糕的示範。至於歐洲先進國家的做法雖然值得參考,但有些經驗與臺灣目前的準備差距過大,也沒有辦法一蹴可及,臺灣需要好好思考到底什麼是適合臺灣的能源轉型政策。

李院長特別舉了一個例子,是挪威的官員來到臺灣,看到臺灣的基礎建設後,直言相關配套的闕如與基礎建設的缺乏(例如連智慧電錶都未普及,大量仰賴數十年前人力手抄的方式紀錄電的使用量),還感覺不到臺灣「玩真的」想學挪威或北歐國家的決心。

IMG_7705.JPGIMG_7740.JPG

 ✺李院長當起了李老師,如同課堂般向聽眾們介紹臺灣現在所遭遇的能源危機,以及世界各國乃至於臺灣政府現階段到2050年的能源計畫藍圖。 

IMG_7712.JPG

  ✺聽眾的人潮,現場除加了黑色折凳外,還有非常多駐足圍觀的聽眾朋友。 

IMG_7725.JPG

  ✺李院長也分享了三年前在巴黎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時的經驗。

IMG_7737.JPG

 ✺李院長長期關心臺灣能源與環境議題,圖為去年李院長親自上街頭參加反空汙大遊行的照片。

IMG_7746.JPG

  ✺全球的經濟自由主義導致了過度浪費,並使地球生態的調節力逐漸不勝負荷。李院長特別提醒,很多人誤解了「永續發展」的意思,以為永續發展就是可以「永遠一直發展」,實則不然。如果地球人再不節制、繼續浪費下去,地球的生態遲早無法支持。

IMG_7765.JPG

  ✺青年對談時間:圖為臺大學生會永續部部長林孟慧。

IMG_7779.JPG

 ✺青年對談時間:圖為臺大風險中心的助理研究員陳喬琪。

IMG_7867.JPG

  ✺青年對談時間:圖為致力於環境奮鬥的 18 歲鬥士李若慈。

IMG_7872.JPG

   ✺青年對談時間:圖為臺灣青年氣候聯盟理事長黃品涵。

IMG_7817.JPGIMG_7902.JPG

 ✺認真聆聽青年問題、時而做紀錄的李院長。

IMG_7785.JPG   IMG_7886.JPG

 ✺青年對談時間:李院長回答青年所拋出之議題,包括院長是否贊同臺大學生會永續部,近期希望校方停止對不乾淨能源企業的投資,或者是院長對於公民團體與政府單位的溝通有沒有比較好的建議等。

IMG_7809.JPGIMG_7821.JPGIMG_7843.JPGIMG_7844.JPGIMG_7900.JPGIMG_7910.JPGIMG_7926.JPGIMG_7931.JPG

 ✺現場聽眾發問十分踴躍,聽眾包涵了臺灣在學學生或研究員、大陸留學生、致力於環境議題的NGO夥伴與其他對此議題有所研究或感到好奇的聽眾讀者們,問題也五花八門,從李院長贊不贊同核能發電、如何能做到從公民個人開始發電、再生能源的選擇、臺灣人的機車文化,再到臺灣的教育等等多元的議題。  

IMG_7793.JPGIMG_7857.JPG

 ✺逐一回答現場問題的李院長。李院長在收尾時亦特別勉勵在場的聽眾朋友,對於能源轉型,還有很多可以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的事情,包括節能減碳,關心環境能源議題並參與相關公民活動。「只有積極投入的人,才有樂觀的權利」。李院長也特別提到未來有志於投身科學工作的朋友,如果人類未來能夠更有效的利用太陽能(現在僅能將太陽能轉化成電,但在儲存上有技術困難),那麼屆時人們就能降低對火力發電(與核能發電的依賴)。

IMG_7837.JPG

  ✺活動結束前由主持人周桂田教授再次引言結語。

IMG_7943.JPG

 ✺李遠哲院長風采。

IMG_7948.JPG

  ✺活動結束後的團體大合照。

1649.jpg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1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