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作家動態
- 另眼看書
【書評】心水筆下的詩性世界──《三月騷動》讀後隨感/張曉陽
2017/12/8 上午 09:00 資料來源:張曉陽
圖片來源/Breadmason
與心水先生神交已久。他的長篇紀實小說《怒海驚魂》所記敍的,南極星號貨輪上的那1204名難民,在風雨飄搖的海上的那一場噩夢,曾經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靈。更讓我震驚的是,小說中講述的故事並非虛構,而是作者當年攜家人逃離越南,在海上九死一生的親身經歷。那一段悲壯慘烈的苦難歷程,由於心水先生的小說而走進許多人的內心世界,成為海內外華人不能忘卻的一段刻骨銘心的歷史記憶。
心水先生原名黃玉液,海外著名詩人、作家。祖籍福建廈門翔安區大路,生於南越巴川。一九七八年攜眷海上逃亡,在怒海上賭命十三天,最後淪落荒島十七日,後獲救到印尼,翌歲三月獲澳大利亞人道收容,移居墨爾本。曾創立「世界華文作家交流協會」,並擔任首屆與第二屆秘書長職務六年,現為該協會名譽會長。他不僅是一位小說家,而且還是一位享譽海內外的著名詩人。在出版兩部長篇紀實小說、四冊微型小說集的同時,還有兩本散文集與兩冊詩集問世。這個西風蕭瑟的深秋,遠在南半球墨爾本的他,給我寄來了他的一本《三月騷動》。這本詩集中的150多首詩作,是從詩人二十多年創作的大量詩作中精選出來的。全書八輯:山水、歲月,親情、花鳥,時事、紅塵,漢俳、江湖。其題材之多樣,內容之豐富,可謂琳琅滿目,美不勝收。在這個秋風颯颯的夜晚,似感到有南半球的一縷春風撲面而來。詩人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多姿多彩、千紅萬紫的詩性世界:
幽幽蘭香穿堂入室
是你驟然將春天的裸姿
展現青翠樹梢上
群鳥紛紛議論,笑說昨夜
那場細雨流傳的緋聞……(《花雨》)
幽幽蘭香,故園秋月。小城徘徊,海之戀歌。風雨中一路行吟,感於心而動於情。綿綿細語,娓娓道來,在人性的彰顯中,作者持守的是一種詩的虛靜。
感情真摯,大愛情懷,是這本詩集的一個顯著特色。特別是他為母親、父親、妻子和內外孫所寫的作品,其感情之濃烈、詩藝之成熟,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當然,不僅僅是親情。在山水的吟唱、歲月的感歎、花鳥的沉迷、紅塵的羅網中,詩人的激情同樣豐沛,真摯而又熱烈。這些詩作中,我們同樣能夠感受到詩人那感情的波瀾與內心的寄託:
焦黃乾枯彎曲弓背的一片楓葉
孤獨陳屍圖書館前
我驟然踩踏,三月初秋的
第一聲驚呼,響自腳底呻吟
竟是生命最後呐喊…… (《三月騷動》)
托物言志,觸景生情。詩人生活在南半球的墨爾本,那裏的三月不是春暖花開,而是西風颯颯的秋。面對一片被踩踏的楓葉,詩人聽到的「竟是生命最後呐喊」。這一聲「呐喊」,至今仍讓我感到觸目驚心,心中被掀起的波瀾一直難以平靜。這種對生命的憐愛、尊重與沉思,在作者的諸多詩篇中均有所體現。在《九一一事件》中,「地球暈眩呼痛」。在《阿富汗難民》裏,「所有眼睛皆空洞迷茫」。在《鐘聲》中,詩人感慨:「地球已被六十億的蒼生/壓到不勝負荷」。在《羅網》中,詩人哀歎:「時間撒下天羅地網/我是被捕的魚」……
詩語的沉重中時有頓悟,行間的平淡中嚼有餘味。讀心水的詩,我們可以感受到生活的厚重與憂傷,感受到生命的力度和韌性。在生命與語言的瞬間交鋒中,詩人幫助我們實現了一次靈魂的超越。
意象新美,韻味悠長,是這本詩集的又一特色。詩人在重視煉字煉句的同時,特別注重對意象新美的追求。詩篇中的大部分詩作,飄逸而不失沉凝,悠遠而不失深邃,隨意而不失典雅,剛毅而不失柔潤。寓言性,隱喻性,思想性。承載歷史與文化之使命,承受生命與生活之重:
冷冷寒光自天外照射
奔馳萬億公里趕來
迎接相距數千光年外的眸子
我是唯一的見證人……(《孤星》)
冷冷的寒光……相距數千光年外的眸子……讀到這樣的意象,我的心不由為之一驚。星之孤,又何嘗不是一種心之孤?閃閃爍爍,又無聲無息。現代社會中的那種不被理解的無奈、孤寂、孤獨,在這首《孤星》中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再如:「紙片如蝶舞/飄逸在空中淩亂起伏……」似有一種歲月滄桑的悲涼撲面而來(《風的蹤影》)
「烏黑著臉的大理石/不方不圓,冷冷的屹立……」詩人失去親人的悲苦與哀傷之情,躍然紙上(《母親的墓碑》)
「唐人街擺賣的月餅,漂浮/濃濃淡淡的鄉愁/嫦娥也難耐寂寞,渡海/越洋移民來……」詩人所表達的海外華人的鄉愁,直抵每一位炎黃子孫內心深處的思念與憂鬱(《故園秋月》)
這樣的例子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詩為心聲,言必由衷。以現代生命情景穿越古典意境,超越自我,超越自然與物質,實現心靈感應。心水的詩,是我們心靈的一次渡劫。因之,我們實現了一次精神上的放逐。因之,我們的思想也由此而昇華到一個理性的感悟、哲思的層面。心水先生詩文俱佳。他筆下的詩性世界,讓我們看到人世間最美好的人性。
幾千年來,詩,一直在我們這個民族的血管裏流淌,滋養著我們這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吐納珠玉之聲,卷舒風雲之色。在這個世界的動盪與變革中,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我們不能沒有詩歌。
2017年11月4——9日,於南京雨花臺下秋樂齋
本文原載於風笛詩社,原標題〈心水筆下的詩性世界✦✦✦《三月騷動》讀後隨感〉,已獲作者同意轉載。
作者介紹/張曉陽
筆名江南秋,江蘇省沭陽縣人,現定居南京,世界華文作家交流協會永久會員、南京市雨花臺區作家協會會長。張曉陽退休後專心文學創作,時常於風笛詩社發表作品,先後出版包括傳記、小說、散文、詩論及詩集等十三部著作,最新詩集為《西風秋月》。(資料來源:心水〈雨花臺下大詩翁—— 序張曉陽詩集《西風秋月》〉)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2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