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新詩〉】寫詩寫到風景瘋了──評碧果《吶喊前後》/林德俊

2017/11/8 上午 09:00   資料來源:UDN讀書人   
本站分類:另眼看書
【書評〈新詩〉】寫詩寫到風景瘋了──評碧果《吶喊前後》/林德俊

圖片來源/Stergo

碧果的詩,沒有看起來那麼晦澀,讀者陷入迷宮般的困境,是太執著「求解」。若你懂得將「意識」放鬆,減少理性成分,讓「潛意識」浮出水面,跟著感覺走,你便能享受,享受詩人用文字語言搬演他的夢給你看,享受一種迷離的舒暢。

真正的好詩是先求感再求知,人類感覺的一個重要向度是聲音,聲音譬如音樂,音樂譬如節奏。詩的節奏往往透過空格、分行來表現,碧果的詩常見一行僅一字或二字,譬如〈夏之午寐之魅〉(第三、四、五段),熾陽射進窗內,將床照成一片亮白,這場景開啟詩人半夢半醒的一段想像:

最高妙的是千手陽光
已發現被囚在窗內之我,淚流滿面

自己橫斷面進入一個
活靈活現

思想時刻

界外

異形的一株外星物種
且 閃著電光的雙目
細讀 一張床

潔白。

讓虛字「的」單獨成行,是一種相當「界外」的語法,逆向操作,取得一種新鮮效果,突出了意識轉換的「過門」,有如一再強調上個鏡頭跳接到下個鏡頭之間的「一閃」。這樣的節奏是高度遊戲性的,令他的詩朗讀起來有一種鏗鏘的諧趣。這樣的慣性,已內化為碧果的詩語言框架,他以此框架裝載自由流動的意識與潛意識,形成一種包覆混沌的秩序。語言的遊戲性,正是後現代的特徵。

在意象的處理上,碧果的詩秀出一種魔幻之境,「我」在詩裡頭輕鬆變形為翅,為櫻,為門,為黑洞,為種種物象,使物我交融,主客辯證,出入自得。欣賞其詩,像在欣賞詭奇的抽象畫或實驗電影,作風強烈,從開篇詩〈吶喊前後〉信手拈來,便有吸血、火燎、爆額等戲劇化詞彙。此等意象的甩尾,令雅好語言飆車的讀友感到十分過癮。如要描繪碧果的意象風格,得借來他其中一首詩的標題,那就是「風景瘋了」。

但多數讀者仍被語言理性縛住,壓抑文字癲狂,這注定了碧果的詩屬於小眾,他的詩,是詩人之詩或知識分子之詩。若你涉獵精神分析或哲學辯證法,當能理解其詩之妙處。

讀這本集子,訝然發現收錄的多是這位八十五歲老人晚近幾年的作品。我驚詫於他創作能量依然勃發,且每一首詩彼此不同卻又那麼相同,風格一以貫之。若再對照他以前的作品,這位超現實主義健將真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這個世界,求新求變是王道,不變,成了艱難的選擇。當年之新,如何多年之後始終如新?這是碧果詩路的終極命題。他不輕易變道,堅守著一條路,實驗其中的變與不變。

如果說數十年不變當中有什麼變化,應是他的「語言後設」有了更無畏的施展。語言後設是在語言使用當中高度意識到自我語言的用法,譬如「我以蒙太奇方式遞解我與楓」這句,「蒙太奇」這種在電影或詩歌理論才會讀到的專業詞彙,被大剌剌地擺進詩句,顯見他早把讀者群劃定在文化菁英。詩中,卡夫卡、喬哀思、柏拉圖、詹明信等文哲大師之名時而彈出,儼然為研究者指引碧果詩歌生成的思想系譜。因此,我可以大膽地說,這位受到主流詩壇冷落的孤獨老狼,正以此詩集樹立其詩歌理論,為自己的詩路作傳,其力生猛,著實令人嘆為觀止。

本文原於2017年9月30日刊載於UDN讀書人網站,原標題:【書評〈新詩〉】寫詩寫到風景瘋了,作者林德俊,已獲UDN讀書人授權轉載。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8  回應:0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沒有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