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P新政#22】動物友善城市
首頁圖來源:Stevebidmead
印度聖雄甘地曾經說過:「一個國家的道德水準,看他們對待動物的態度可以知道。」一個社會怎麼樣對待動物,就可能怎麼樣對待人,文明城市不應該出現棄養動物或虐待動物的行為。
●圖片來源:cocoparisienne
柯文哲參選台北市市長時喊出要打造友善動物城市,他的政策白皮書【柯P新政#22】即為「動物友善城市」,「動物友善城市」的具體目標包括以下六項:一、動物友善的城市空間。二、協助成立貓犬學校,加強動物養育的教育。三、精確捕捉有問題的流浪動物。四、將沒問題的流浪動物防疫結紮原地放回。五、開心的養老、尊嚴的善終。六、不允許棄養及虐待動物的城市。
台北市的動物環境還可以更好,小編本身養了10多年的狗狗,5~6年前曾經遇到禁止攜帶寵物入內的公園,當時覺得這是一種不尊重動物的政策。但這個情況近年逐漸改善,取而代之的是「順手清狗便,蹓狗牽狗鍊」的政策,在部分公園更能看到犬貓拾便袋的設置,也有水龍頭可以取水清理寵物排泄物。可見我們居住的城市逐漸成為一個友善動物的環境。不過狗狗專屬遊戲場和寵物餐廳的數量仍然不足。
狗狗不喜歡被拘束、綑綁,這與人類愛好自由是一樣的,只是要享受自由之前,必需先學會自律,才可能真正享受!在台北居住,很難找到可以讓狗狗盡情奔跑的地方,許多的公園或學校也因擔心狗狗的排泄物而禁止蹓狗,這樣對於狗狗心情的壓力紓解就是養狗人的一大難題。我們是飼主,希望對於狗狗的生命健康與安全負責任,也希望他們可以有很好的生命品質,因此蹓狗也是應該的責任之一,只是現在交通太亂、又沒有專屬狗狗的遊戲場,每每要帶狗狗散步,也需要冒相當的危險,包括交通人車、其他動物的攻擊等,散個步就讓人身心俱疲!──《狗狗心事誰人知──心輔系教授的觀察筆記》p.133
另一個重要的動物議題是流浪動物,流浪動物的源頭主要有兩種,一是民眾棄養造成的,所以柯P強調要從教育著手,落實人們對毛小孩的責任。另外一種流浪動物產生來源是非法繁殖場,非法業者不斷地繁殖,把劣種丟到收容所,甚至遺棄在路邊。針對這個部份,柯P表示會加強執法,提高對棄養者及施虐者的罰款,對於檢舉者也將給予獎金,並且把罰金注入到動保議題所需的資金上。
狗醫生「摘星計畫」
柯P於4月11日在臉書PO了一段影片,在影片當中他身穿醫師白袍與8隻狗醫生開會,表示要推廣將流浪犬培訓為狗醫生的「摘星計畫」,目前計畫從內湖動物之家挑選20~30隻具有潛力的流浪犬,把牠們培養成狗醫生,並招募認養家庭。大家一定很好奇,狗狗如何成為狗醫生?
例如有一隻黃金獵犬負責的是「上肢輔助活動」,牠協助的復建患者已經可以在牠身上套了三個圈圈;又有一隻柯基犬協助患者進行「手部輔助活動」,讓患者藉由餵食狗狗來做為手部的復健動作。狗醫生可以在陪伴和遊戲之中達到病人復健的效果,發揮動物的價值,也能為流浪動物能找到家。
可別以為隨便就能成為狗醫生喔,除了會挑選性格穩定的狗狗以外,更會接受嚴格的訓練,並且還要通過狗醫生的考試,最後會安排專業訓練師協助認養家庭和幫助狗醫生適應新環境。在台灣邁向高齡化社會的現今,「摘星計畫」頗受期待。
流浪動物安樂死六都之冠,林佳龍怒了
林佳龍之前也為了台中市的動物安樂死數量高居六都之冠而動怒,痛批「這樣的作法是台中之恥!」他表示把安樂死拿來當成解決動物收容問題的方法並非解決之道,未來要爭取更多預算,並邀請動保團體和學校的協助,希望三年內建構完整制度。例如台中市目前推動友善動物校園,鼓勵以「學校」為單位來認養流浪狗,藉此推廣生命教育,讓孩子從小就學習尊重並愛護生命,從學校推廣到家庭,達到流浪動物「零安樂死」的目標。
熊本市,零安樂死的夢幻城市
「完全終止流浪動物的安樂死。」聽起來就像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最近發生強烈地震的日本九州熊本,是著名的友善動物城市。熊本市立動物收容所,在職員、志工、獸醫、政府的合作下,花費十年的時間,讓收容所達到零安樂死的目標,來到這裡的流浪動物都會受到妥善照顧,一直到被認養為止。希望熊本從地震災害中早日重建,繼續打造友善動物的環境。
狗狗心事誰能知?
狗狗是人類最要好的朋友,除了提供基本友善的環境之外,主人更希望能瞭解狗狗在想什麼。其實每隻狗狗都有各自的性格,也有許多情緒和內心的小世界。
狗狗的「懷舊心理」:當一個人來到陌生環境,不免會回想過去、思念親友,狗狗也是一樣,而且回歸的慾望比人類更強烈。狗狗的歸家能力就是懷舊依戀的最好體現。
●圖片來源:Chiemsee2016
附近一個鄰居在發現狗狗長大、孩子不喜歡之後,就將狗狗丟棄,沒想到狗狗自己找回來了,守在大樓門口入口處,不吃不喝,見到原主人就非常興奮去迎接,但是主人卻惡言相向、甚至踢打,狗狗依然不放棄,唯一的就是希望可以回到原來家庭,結果狗狗後來看到主人是又愛又怕,那種想靠近卻又怕受傷害的矛盾溢於言表,讓人看了心酸!
這麼經過兩週之後,狗狗就不見了蹤影,鄰居看到很感慨!這就如同我們看到許多被虐待的孩子,即使父母親不愛他們、不照顧基本生活所需,依然希望可以得到雙親的愛、與之共同生活一樣,依附是一種歸屬、愛的需要表現,也是建立自信、對人信賴的重要因素。──《狗狗心事誰人知──心輔系教授的觀察筆記》p.15
狗狗的「分離焦慮」:狗狗有所謂的分離焦慮症,與主人分開時會變得異常憂鬱。可能會出現哀泣、踱步、吠叫、過動、大小便和破壞傢俱等行為。分離焦慮症可以透過藥物治療和行為矯正的方式來改善。
●圖片來源:StockSnap
狗狗是喜歡親近人的動物,也喜歡熱鬧,我發現星期假日家人都回來時,狗狗們都會異常興奮,但是當家人各自回自己的工作崗位時,狗狗的情緒就會低落得很明顯,甚至表現得沒有胃口。我們後來會多養了幾隻狗,主要也是怕他們會寂寞,認為替他們找個伴情況可能好一些。人需要與其他人接觸,狗狗也是群性的動物當然也不例外。「失落」是人生的現實,我們在養狗的過程中也充分體驗到這點。這些狗狗不僅是我們平日生活的好伴侶,也讓我們學習付出、珍惜與家人之間的互動與情感,狗狗尚且如此重視家人,何況人呢?
我們因為不了解狗狗溝通的方式,還以為他們「無血無淚」,但是「分離」的失落,卻是我們有目共睹。要出門的許多隱微訊息,狗狗都可以感受到,因此他們會有一些情緒性的動作出現,想讓我們知道他們的不安。──《狗狗心事誰人知──心輔系教授的觀察筆記》p.36~37
狗狗的「嫉妒心理和權力位階」:狗狗忠誠於主人,希望主人能愛牠。如果主人在感情的分配上沒有達到一視同仁,往往會引起狗狗的嫉妒,甚至因此與受寵者發生爭鬥。
中中還有一怕:就是擔心主人「另有新歡」。也許在仔仔走後,他恃寵而驕,深怕自己的地位不保,所以只要有其他小狗來訪,他就當對方是敵人、伺機欺侮,只是若主人在,他就不好下手。我們也在無意中發現這一點,於是偶而會逗逗他,假裝懷裡抱著小狗,然後說「可愛的小狗」,他就會努力往我們懷裡鑽、一探究竟!那種慌張的模樣,真是令人噴飯!也許中中同其他狗狗一樣,只是擔心自己被拋棄或不受寵,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行為出現,我們人類又何嘗不是?原來狗狗在與人互動之後感情深了,會害怕人類不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因為他們其實是很被動、權力很小的。──《狗狗心事誰人知──心輔系教授的觀察筆記》p.70~71
狗狗的「溝通方式」:想要了解狗狗的情緒,可以從牠們的行為和動作得知。例如耳朵柔軟向後貼表示心情愉快;生氣的時候眼睛上吊,寂寞時眼睛濕潤,生病或意志消沉則會眼神渙散;尾巴搖動表示高興,尾巴上豎充滿力量微幅搖動是挑釁對方,尾巴下垂夾在屁股中間是害怕的表現。
狗是會說話的,大部分是用他們的肢體語言,此外吠叫也是一種管道;他們不僅會說話,也會聽話。我們常常在奇奇與毛毛吵架的時候訓她們,毛毛就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奇奇還會表現出羞愧感,當然吵架的事還是一直會上演,不
會因為我們的訓斥而有所改進。狗狗以吠叫來表達他們的意見或想法,處久了也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因此可以做一些詮釋,而狗狗也很會接收。
我們也喜歡與狗狗互動,玩遊戲或是說話都可以,甚至是撫摸他們,都會得到很好的回饋。後來我們家來的新狗狗多多也是很會表達的狗狗,只要主人發現她做錯事,要懲罰他「打屁屁」,她一聽就馬上坐下來,不讓你打臀部,而且
屢試不爽,如果因為她沒有做的事要處罰他,多多更是會「據理力爭」、不願就範!我不知道是狗狗學會了人的溝通方式,還是我們學會了狗狗的溝通方式?──《狗狗心事誰人知──心輔系教授的觀察筆記》p.106
●圖片來源:ninihouse
飼養寵物可以讓家庭成員間的氣氛更活絡,也可以培養責任感並加強人際關係及同理心,蹓狗更能讓飼主養成適度運動的好習慣。根據日本麻布大學的研究表示,逗玩狗之後,人體內引發幸福感的神經激素會明顯提升。也有研究指出,養寵物可以降低罹患憂鬱症的機率達到四倍。可見飼養寵物好處多多,希望台灣繼續努力,成為一個友善動物的國家。
本文整理自《狗狗心事誰人知──心輔系教授的觀察筆記》,作者邱珍琬。
編輯、整理:杜國維
衍伸閱讀
誰能抵擋汪星人的攻勢?心理師邱珍琬的「育兒」日記
家有寵物:莎莎和討厭
秀威和兒童文學相關的專區
兒童文學:追尋心中永遠的小王子
分享:
今日人氣:0 累計人次:4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