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愁予詩歌賞析之「中台灣小品系列」(四首)
●夜宿谷關一未落成的寺內
──中台灣小品之一
夜宿於此 自己覺得就是
經秋猶未落成的
山寺 胸懷清清寂寂
尚無鐘鼓安置
木木四肢 如未之彩繪的
梁栱 乃步出寺門
權充一頭石獅
就地蹲著
我祈望此生永不落成
鐘罄未脫嗔愛
香火總是痴愚
雖云我佛在心
卻羞於開光
觀照世人
●上佛山遇雨
──中台灣小品之二
雨方才落下
山徑上即斗笠如流
說是三里一庵 七里一寺
路人稽首問詢
──盡是茹素者
相思林逐漸稀落
說是鐘聲整天回響
谷中容不下風呼雷鳴
即在清晨連鳥叫
亦容下不得
──呆鳥兒只是排排站著
於是針葉峰代替相思崗
伸頭入雲房
說是探看
作雨的地方
●北迴歸線
──南台灣小品之一
你信上說:「我自南來以情立人,
你自北下以詩立命。」
我眉批曰:「酒是仲介者。」
我蘸酒畫一道北迴歸線
不覺落筆太重 驚起了窗鳥
一路唱著曲子飛逝:
「好山好水是一切的詮釋。」
●寂寞的人坐著看花
──東台灣小品之一
山巔之月
矜持坐姿
擁懷天地的人
有簡單的寂寞
而今夜又是
花月滿眼
從太魯閣的風檐
展角看去
雪花合歡在稜線
花蓮立霧於溪口
谷圈雲壤如初耕的園圃
坐看峰巒盡是花
則整列的中央山脈
是粗枝大葉的
●寂寞的人寫動人的詩/〈夜宿谷關一未落成的寺內〉、〈上佛山遇雨〉、〈北回歸線〉、〈寂寞的人坐著看花〉賞析
這四首詩選自鄭愁予在洪範書店出版的第四部詩集《寂寞的人坐著看花》中的第六輯,那一輯的輯名也叫「寂寞的人坐著看花」,從書名到輯名的統一,可見出這一首〈寂寞的人坐著看花〉乃至這一系列(中台灣、南台灣與東台灣)小品,對愁予這部詩集出版的意義與重要性。
在〈後記〉裡,愁予其實已做了自我解說:「這本詩集是以『寂寞的人坐著看花』一輯詩為書名,雖有些山水意味,毋庸說是宣示『山水』又將到我的詩中做客,且將是儒道二家的客人,亦將是對抗那『漠視山水者和瀆染山水』的俠客。」
山水詩,一直是鄭愁予詩歌藝術裡很重要的主題,廣義地說,即使在《燕人行》和《雪的可能》裡,也有不少山水詩,只不過,那是屬於「異國的」山水,愁予所說山水「又」將到他的詩中做客,無異暗示著他心中所獨鍾的山水,是中國(包含台灣),而非西方的。
這在〈後記〉裡說得非常清楚,「漢文化從詩經開始,即以山水或是以自然界生物與人生(或人文思維)形式象徵的對比,而西方學者對此種自然與人之間的
持衡力不甚了了,亦無由給予肯定,若干中國搞理論的人學了西學皮相,亦不辨山水在中國文學中的妙義,加之,普羅式的政治要求已將一般人誤導,讓『大海讓路,高山低頭』,一味藉征服自然來符合唯物史觀的情意結,既悖了傳統文化義理,也不近西方保護環境的文明趨勢,卻與營利行為相契合了,這些年來可次說是山水文學的絕版期。"
他想詩重新尋回中國本位的用意相當明顯。
早年鄭愁予就是登山專家,對詩中「谷關」、「佛山」(這佛山不是廣東的佛山,指的是高雄縣阿蓮鄉的大崗山,遍佈全山的寺宇,多達十幾座)、「北回歸線」、「太魯閣」和「花蓮」等地理位置是已熟悉的,離開數十年,再回來面對同樣的山水,也許景色已略有改變,但他的心情呢?是否也會隨著時移轉而有所起伏?
盡管鄭愁予對山水情有獨鍾,但從這一輯詩中,讀者可以清楚感受到,愁予面對這些山水的心情是與寫「五嶽記」的少年愁予大不相同了,在〈寂寞的人坐著看花〉裡他說:「擁懷天地的人/有簡單的寂寞」,而他在〈後記〉裡的解釋則是:「當人類洞曉其在生存中鬥爭的境況,簡單的寂寞不就是死亡的領悟?」
對大自然的觀照,寫這組詩的愁予竟然是獲致「對死亡的領悟」,無論這算不算不可思議,可以肯定的是,它絕對不同於少年愁予的「觀自然」的心境。也許我們還記得他寫「南湖大山」輯系列的幾行名句:「輕……輕地劃著我們的十槳,/我怕夜已被擾了,/微飆般地貼上我們底前胸如一蝸亂髮。」(〈十槳之舟〉)、「風吹動/一枝枝的野百合便走上軟軟的虹橋/便跟著我,閃著她們好看的腰」(〈北峰上〉)、「慢慢步遠……湖上的星群。」(〈牧羊星〉)、「夜靜,山谷便合攏了/不聞婦女的鼓聲,因獵人已賦歸」(〈秋祭〉)、「你知我是少年的仙人/泛情而愛獨居」(〈南湖居〉)……
但〈夜宿谷關一未落成的寺內〉,他無法再以「觀者」的身份去描繪這座「未落成的寺」的骨架、環境,當然就甭提什麼「童話的語言」了。這回,他隱隱化身成這座寺,「夜宿於此 自己覺得就是/經秋猶未落成的/山寺 胸懷清清寂寂」。
按理說,既是未落成的山寺,總有落成的那麼一天,總有一天它也要「見人」,總有一天也要接受善男信女的膜拜與朝聖嘛,那麼,現在的「清清寂寂」又算得什麼呢?但愁予的結尾就不這麼想,他想的卻是:
我祈望此生永不落成
鐘罄未脫嗔愛
香火總是痴愚
雖云我佛在心
卻羞於開光
觀照世人
難道這就是詩人的「悟道」麼?在〈北回歸線〉中,我們又可隱約感覺到,在經歷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兩種人生境界後,愁予又回到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大徹大悟的「妙」境,所以,他才會吟哦著:「我蘸酒畫一道北迴歸線/不覺落筆太重 驚起了窗鳥」,這被驚起的窗鳥,似乎在離去時,不忘提醒詩人,請他勿拘泥於友朋的好意:「我自南來以情立人,/你自北下以詩立命。」還「一路唱著曲子飛逝」:
「好山好水是一切的詮釋。」
山水本身詮釋什麼,也不詮釋什麼。「山水有其抽象性,其與人性中的真實面,恰是正反之合,形成涵泳天機的象徵體,然而也是『正反』的矛盾,山水本身即是時間與空間的消長,使人產生愛與懼以及無可奈何的悵惘……」(見〈寂寞的人坐著看花〉.後記)這些鐵定不會是自許為「泛情而愛獨居」的「少年仙人」能夠懷持的感悟。
在愁予以一個中年後期的心境去面對「好山好水」之風光的同時,我想從這裡帶出一個話題──旅遊詩。
無疑地,這一輯「寂寞的人坐著看花」是「山水詩」的典型,但它們也包容在「旅遊詩」的大範圍裡。
這幾年由於政策的開放,台灣人有相當多的機會去見識異地的山川風景,開放大陸探親與觀光後,連小時候只能從地理課本的介紹才能在心中織構的大陸土地,竟然也能輕易的踏上去,「文化尋根」的心,就不是政治的分離所能遮掩的了。
無論是異國的風情,還是中國的山川,對詩人而言,在目擊的剎那,必然都會造成獨特的衝擊,說它「獨特」,是因它與自身的生活環境習慣乃至民情風俗都截然不同,這種不同,想當然會在詩人的情感中掀起另一番波濤。
旅遊詩,也會有政治的感觸、也會有時間的感悟、也會有空間的體會……不同於一般政治詩、感懷詩或情詩的詩,因旅遊詩所生的感觸乃是建立在旅遊地與自我習慣或經驗的落差而來。
從中國歷史上找例子並不難,張繼的〈楓橋夜泊〉即是,「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渔火對愁眠」,這是一般的客旅悲情,可是下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夜半敲響的寒山鐘聲,對詩人而言,即是不同經驗的呈現(少有寺廟會在半夜敲鐘),它在感懷(或感傷)的同時,也提供給讀者不同的經驗與文化視野。所謂「讀萬卷書(詩),行萬里路」差堪如是吧!
自由詩就更不用說了,如向明寫〈迦百農的斷柱〉:「這些頭角崢嶸的斷柱/是一些挺身而出的證人//一個加利利的故事/在遠古/在風中/由他們,無言的傳誦//說:一個人子在遠方殉難/一個救贖者在這裡復生」,雖然是中國文字,但通篇呈現的「異國」情調是很濃烈的。
旅遊詩,唯一較麻煩的是,它絕大部分時候,需要靠「後記」或「註」之類的文字來做補充以增強其感動力和說服力,如〈迦百農的斷柱〉這首就有「註」:「迦百農為以色列加利利海西北岸古城,為耶穌童年的第二故鄉,和主要傳教地點。考古發崛的遺址中,發現是一駐軍城鎮,有好幾處二、三世紀時的猶太會堂。」(見《隨身的糾纏》,爾雅版)
此外,在自由詩人群中,洛夫和張默也是旅遊詩的寫作好手,只不過,他們的旅遊地多半在中國大陸;羅門的名詩〈麥堅利堡〉也是典型的旅遊詩。
回到鄭愁予〈寂寞的人坐著看花〉,同樣是旅遊詩,但這裡,愁予是以一個離家(台灣)的遊子再回來的「旅遊所見」,所以,他不需要為詩加「註」了,他所描寫的,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只要在腦海中稍做「整理」便能很快進入詩境,我們真不能不佩服愁予,出去多年,儘管詩風一變再變,但一回到大自然,但的造境功夫依舊不老,在自由詩人中仍屬一流:
從太魯閣的風檐
展角看去
雪花合歡在稜線
花蓮立霧於溪口
谷圈雲壤如初耕的園圃
坐看峰巒盡是花
則整列的中央山脈
是粗枝大葉的
把「合歡山」和「立霧溪」(在花蓮出太平洋)之名,轉化為動詞,生動的意象,令讀者神往。而看盡了台灣的大山,在愁予眼裡,中央山脈也許就真的一如衛星上所拍攝到的台灣影像那樣,是「粗枝大葉」的了;而相對於「雪花」與「花蓮」的精致,中央山脈卻反而因它的「粗枝大葉」而顯得憨厚可愛了。
愁予的造境功夫在〈上佛山遇雨〉中也是一絕:
雨方才落下
山徑上即斗笠如流
手法頗似洛夫的〈金龍禪寺〉:「晚鐘/是遊客下山的小路/羊齒植物/沿著白色的石階/一路嚼了下去」,但又呈現不同的趣味與形象。洛夫這首,一般讀者比較難在腦海中重組意象(或因『羊齒植物』的難解),但鄭愁予這兩句沒有難懂的詞彙,讀者很容易在腦海中重構「人人帶著斗笠冒著大雨沿路趕下山去」的迷濛畫境,而且這景象復因「如流」的出現,成為了動態的畫面。
最終連「針葉峰」都像個頑皮小孩似的:「伸頭入雲房/說是探看/作雨的地方」。
愁予自許「山水」將又回他的詩中,更令讀者欣喜的一點是,愁予還隱隱然帶回了不少充滿天真與活潑的意象,雖然他表達的情懷已不同於早年。
鄭愁予,畢竟還是屬於中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