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與毒》蘇上豪醫師:運動員追求表現服用禁藥,不是新鮮事!
中國大陸馬拉松業餘選手李文杰,光是在2016年就狂拿27座冠軍,顏值與成績亮麗被媒體譽為「顏值女王」。有陸媒報導指稱,李文杰在2017年11月19日舉行的青島馬拉松得到女子全馬第3名,不過,興奮劑檢測中呈陽性,複驗依舊是同樣的結果。看了中國大陸馬拉松業餘選手李文杰的報導如果感到惋惜,你可能是誤判了情勢。因為不只是運動員,只要抱持著提升個人表現能力的念頭,歷史上有多少人前仆後繼以身體為試煉場,想利用快速而不計後果的方式,讓自己成為眾人欽羨的對象,雖然大部分的人可能得到一定的效果,可惜也有不少人因此命喪黃泉,而徒呼負負。
合成類固醇的問世多虧美國醫師齊格勒(John Bosley Zeigler),他是一位熱愛塑身及舉重運動的選手,一九五四年擔任美國舉重隊的隊醫,一起去維也納比賽。比賽空閒時,他與俄羅斯隊醫把酒言歡,對方不斷問他:「給舉重選手用什麼特別處方?」齊格勒沒有特別的藥方,於是反問對方。俄羅斯隊醫並不藏私,說他提供睪丸酮(testerone)給隊員。回到美國後,齊格勒自己試著服下低劑量的睪丸酮,發現體能力及持久度都有增加。但是睪丸酮的副作用會傷害健康,齊格勒決定自行研究藥物。最後在希巴(Ciba)藥廠幫忙之下,合成了第一種類固醇「大力補」(Dianabol),並於一九五八年在美國上市。
齊格勒給整個美國舉重隊服用大力補,但在一九六○年羅馬奧運會還是輸給蘇聯代表隊。他知道失敗是因給予劑量不足,但並沒有昧著良心,繼續給舉重隊員增加劑量。因為從動物實驗得知,如果要達到驚人的效果,得提高劑量二十倍以上。可惜其他運動員或隊醫沒有這樣的警覺性,大力補問世之後,愈來愈多人發現不管是單獨使用,或是加入之前雞尾酒式藥單裡,都可以讓運動員更強壯、更具爆發力,達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誠如一九六○年代叱吒美國足球界的「聖地牙哥電光隊」(Chargers,現已搬到洛杉磯),其體能教練羅伊(Alvin Roy)每天在隊員早餐裡加入粉紅色的小藥丸,而隊員不知道那是大力補,結果他們成為第一支由類固醇打造的球隊,不只在聯盟裡以十一勝三敗的戰績打入超級盃,還在決賽裡以五十一:十痛宰對手波士頓愛國者隊。
你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但在那個時代,運動員和醫師都不知道亂吃藥所造成的風險,連政治人物也是此道的愛好者。據歷史學家透露,為了維持體能與形象,加上保持專注力,約翰‧ 甘迺迪(John F. Kennedy)擔任美國總統期間,更是靠著私人醫師雅可布森(Max Jacobson)給予安非他命和類固醇,撐過大大小小的公開場面。
有人可能認為我所敘述的故事有很大的疑問:一是當時的人們都瘋了嗎?二是掌管國際體育賽事的組織都瞎了眼嗎?
回答這兩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去除事後諸葛的盲點,才不會有思考謬誤。一九七○年代前,雖然了解服用那些提升表現能力的藥物有危險,但有什麼危險,確實沒有大規模的科學論證可以參考。運動員知道利用禁藥可以提高表現,讓身體變強、變壯,也是為了討生活;而另一方面也顯示,舉辦國際賽事的組織除了提供獎金與名聲外,對這些利用「捷徑」的選手沒有什麼約束力,也無從監督,雖然早在一九二八年,國際運動員聯盟(The International Athletics Federation,IAAF)曾想明令禁止運動員為了比賽而服用藥物,只可惜幾十年過去,成效始終不彰。
和多數執政者一樣,總要等出了人命才會得到檢討與整頓。一九六七年環法自行車賽場上,曾被英國國家廣播公司選為一九六五年年度運動風雲人物的英國自行車選手辛普森(Tommy Simpson),因服用了過多安非他命與白蘭地混合物而在比賽中身亡。辛普森的死終於促成國際奧委會成立了相關醫療委員會,誓言對抗運動員不當服用藥物的情況,並且首度將興奮劑、麻醉性及合成類固醇列為禁藥,之後逐步擴大禁藥範圍,如睪丸酮(一九八三年)、咖啡因(一九八四年)、乙型阻斷劑(B-blocker)、利尿劑等,截至二○一六年公布資料顯示,被列為禁藥或方法的總共有三大類、十四項,琳瑯滿目,不勝枚舉。
這些藥物或方法被列入禁止之列,正是運動員與國際組織不斷鬥法的結果。不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從一九六八年到現在,發生不少有趣或不幸的事情。一九八三年泛美運動會,由於監測禁藥的檢驗方法愈來愈進步,事前得到通知的美國隊選手以各種理由退出比賽,其他國家心虛的選手聽到風聲也跟著打道回府,也有些存著僥倖心理的選手繼續參賽,其中有十九個人被揪了出來。與國際體育組織鬥法的人當中,許多名將紛紛中箭落馬,例如一九八八年漢城奧運百米金牌得主、加拿大選手強森(Ben Johnson)因使用禁藥類固醇Stanzolol 被拔掉金牌。可惜他不知悔改,一九九三年因再次檢驗出禁藥成分,被終身禁賽;而強森的同袍隊友、加拿大滑雪板金牌得主雷巴格利地(Ross Rebagliati)被檢測出大麻而繳回一九八八年冬季奧運的金牌。其他名將如英國短跑女子好手莫達爾(Diane Modahl)、美國職棒大聯盟單季七十發全壘打締造者馬怪爾(Mark McGwire)、瑞典五項好手李恩沃(Hans-Gunnar Liljenwall)等運動選手都被查出使用禁藥,簡直「族繁不及備載」,如果將涉及禁藥的人編成一本索引,可能真的是「罄竹難書」。
各個國際體育組織在國際奧委會邀請下,一九九九年二月二日到四日,群聚於瑞士洛桑(Lausanne),商討對付禁藥的方法。不只公布了重要的《洛桑宣言》(Lausanne Declaration on Doping in Sport),更促成世界反禁藥組織於該年成立。上述宣言揭櫫六個目標,最重要的當然是運動教育與防止禁藥使用,惟有如此,才能維持競賽的公平性與透明原則,保障運動員的健康與未來。
本文節錄自藥與毒:醫療的善惡相對論一書,時報出版提供。
今日人氣:2 累計人次:52 回應:0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