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讀書,是一種享受──序《挑剔的哲學──徐望雲讀書筆記》

2022/6/8  
  
本站分類:藝文

這樣讀書,是一種享受──序《挑剔的哲學──徐望雲讀書筆記》

封面立體圖01.jpg

跟很多很多人一樣,我也不是天生愛讀書。求學時期,每本攤在眼前的(教科)書,我必須牢記書的內容,還得去背誦它,就為了考試拿高分……誰這樣讀書還會感到快樂的,我只能說:「奇葩!」

即使出了社會,接觸書本的機會仍然很多,而我面對這些書本的方式,一樣沒有(也沒想到要)改變求學時的讀書習慣──全盤吸收,不去懷疑。

這種讀書的態度,持續很久。

挑剔著讀書,亮點一大堆

二○○○年來到加拿大,在媒體工作,做記者,做編輯,平時還是有讀書的習慣,除了詩散文小說等閒書,也有正兒八經的古籍經典。

不過,在加拿大從事媒體工作久了,每天要消化很多英文新聞稿,偶而對自己理解的新聞不敢把握(當中有語言的問題,也有對新天地的制度習慣和文化的陌生),需要不斷翻查資料核對確認……慢慢養成了面對或處理一些新聞話題時總先抱持懷疑,去找新聞內容是否有貓膩或錯漏的態度。

不知不覺間,這種凡事抱持懷疑去挑剔新聞的態度,也影響了我讀書的習慣。

紅樓夢01.jpg

數年前,一位朋友幫其住在安老院的父親向我借了一套(三本)一九八三年由里仁書局出版的彩畫本《紅樓夢校注》去打發時間;這套書我很早就有了,大學時曾讀過一遍《紅樓夢》(印象中是三民書局出版),之後買了這套彩畫本《紅樓夢校注》,並跟我飄洋過海來到加拿大,卻一直擺書架上養灰塵。

過了一段時間,朋友還回這套書之後,讀書界剛好有紅樓夢相關話題在炒,我心想,那就蹭個熱度,重讀一遍吧。

這回重讀《紅樓夢》,在一頁一頁重溫書中的故事時,心情就與大學時讀《紅樓夢》的心情不同了,時不時就會去挑剔《紅樓夢》的人物和情節,這一讀下來,竟讓我挑出了些很有趣的看點。

比方說,我看過的影視作品中,《紅樓夢》人物全是漢服裝扮,甚至中國一九八三年版電視劇《紅樓夢》拍攝時,還特別請到沈從文任服裝顧問,也考證穿著為明代服飾,然後據此設計劇情……

但這回在重讀時就發現,哎呀呀!關於《紅樓夢》是哪個朝代,書中就已經寫了,哪需要勞駕文學大師來費心考證;此外,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的三角關係鬧得悲劇收場,其實是曹雪芹在布局時,出現了一個不該犯的「疏忽」;同時曹雪芹對某些人物的處理也顯得粗枝大葉……

當大家都在讚歎曹雪芹的寫作是如何厲害到不行的時候,竟然只有我在「扮黑臉」,會挑剔《紅樓夢》的問題和毛病……感覺上像是兒童拿石頭去砸了有錢人家窗子一樣,做了壞事,卻又有一種「快感」。

重讀完《紅樓夢》,再順勢重讀《三國演義》,也時不時會與我手邊一套(兩本)一九八○年由輔仁大學中文系老師合譯的《白話三國志》(河洛出版)對照,發現有些三國故事在《三國志》中卻是另一個模樣,但這可以理解,羅貫中畢竟寫的是根據歷史改編的小說(演義)嘛,誇張一點沒什麼;但在讀到曹操殺呂伯奢一家時,卻發現羅貫中出現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

酉陽雜俎01.jpg

這中間,偶然看到Youtube視頻中,有網紅介紹《酉陽雜俎》中曾提到中國人很早就跟月球人有過接觸,我身邊剛好就有唐朝段成式的《酉陽雜俎》,很快找到這一段,讀著讀著,對這段月球人的敘述產生了一些疑惑……又好像在牛肉湯麵裡找到一小塊牛肉的感覺!

接下來我就再找回老早以前就讀完的「諾貝爾文學獎全集」(遠景版)其中幾本我認為有爭議的作品重讀……又發現一些亮點,還意外發現莫言「檀香刑」原來是有出處的,證明他所言《檀香刑》「純出想像,無典可憑」,根本吹牛!

因為帶著超級放大鏡去讀書,發現了書中隱祕的角落,原來也是另一番風景,這真的是一種享受。

讀書與上網,非水火不容

就在我正「享受」這種全新的閱讀經驗時,二○二○年四月,接到溫哥華星島日報總編輯張曉軍來信,邀我給他們的副刊談文版寫專欄。

溫哥華星島日報的副刊,其實就是每天五六個方塊組合成的半個版面,我負責其中一塊,每周五刊出,我把專欄名定為「望雲小集」,這是我第一本書(詩集)的書名,純粹紀念。

由於溫哥華星島日報屬於「港式」報紙,副刊專欄一般都是寫時事和拉家常,純文學的主題很少,除了「來點不一樣的」考量之外,也沒多想,當下就決定朝純文學與讀書的主題奔去,並且就從我重讀《紅樓夢》的有趣發現和《酉陽雜俎》的月球人開始寫起。

從二○二○年四月底開始,迄今已寫滿兩年了。

這一路讀書一路寫,欲罷不能,真正感受到以挑剔的精神去讀書,那種痛快,與當年求學時餵什麼讀什麼還得全盤接受的情況大大不同。便決定把這兩年在溫哥華星島日報寫的「望雲小集」專欄,整理出這本讀書筆記與讀者分享。

拉拉雜雜講了這麼多,該攤牌了,該把出版這本書的意圖說出來了。

這幾年網路發達,願意靜下心來讀書的人也少了,相信很多人還是會把「閱讀」的經驗連結到求學時的「K」書經驗,這哪會有快樂可言,比較起來,網路上五彩繽紛的世界相對更具吸引力。

我也一樣,很喜歡上網(看視頻或找資料),但在養成了「挑剔」的閱讀習慣後,網路反而成了一種相輔相成的便利工具,可以好好利用,收穫更豐。

記得李志綏寫的《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時報出版)初版時,我看完後一直懷疑有不少誇張的地方,例如,在李的回憶錄中有一段,提到田漢被整的「緣由」,是因李志綏推薦毛澤東看趙燕俠出演的新京劇《李慧娘》,江青追問,李志綏便要毛跟江青說是看了田漢一篇稱贊《李慧娘》的文章,結果讓田漢揹了鍋,成了文化大革命的引線……換言之,文革就是李志綏的一個動作所引發。

這段感覺上有點誇張,但沒有證據,只能閉嘴。

但現在藉由網路搜索引擎,就很容易找到答案,證明李志綏的記述,的確有點「言過其實」。

我想說的是,書本,與網路並非死敵,也沒必要把閱讀看成牛鬼蛇神,如果像我一樣,改換一種心情和態度去閱讀,把網路當閱讀的良伴,你就會發現,讀書,真的是很快樂的事。

也期望這本書能讓您讀起來,有舒心的感受。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121  回應:0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沒有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