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恭喜你這個月出版了自己的第四本書,我很好奇歷史對於一般人而言是比較艱澀難懂的領域,想請問你,歷史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呢?
歷史有趣的地方很多,對我來說最吸引的地方總共有兩者:
一、在於我們經歷的事情,古人也許早已體驗過了,當我們在閱讀歷史的過程中,亦是在汲取過去人們的經驗
二、不得不承認,文字是很奇妙的存在。這些歷史上出現過的人物,他們的思考、他們的理想、他們滿懷的抱負,竟能在數千年後的今天,以一種柔性的型態穿越我們的心靈,使我們在閱讀時擁有相同的感悟。
三、我非常沉醉於把玩與釐清歷史,並開發讀者對於成說定見歷史的另一個思考方式。歷史就像是鑽石一樣,擁有不同樣的位面與角度,隨著我們觀看角度的不同,總有些地方會閃爍出耀眼光芒,而總有些地方會略顯昏暗,這些不是固定的,全取決於我們觀看歷史的角度。目前歷史遇到的最大困難,便是有人想要強制以特定的角度來觀看事情,好就是好,壞就是壞,但我不認為這是個好風氣。
當初是從何時發掘自己對歷史有興趣?又是哪些事情讓你發現自己的興趣呢?
很奇怪,要我回答這個問題,我還真的說不出來,歷史從我有記憶以來便是我的摯愛,沒有特別的事情讓我從無至有地開始喜歡它,雖然我本身並無信仰,但有時候我們真的得相信命運的必然性。
很多人都有興趣,但不是每個人都會把興趣化為行動或產出。想請問2017年你為什麼會選擇創立「歷史說書人」粉絲專頁?可以為我們介紹一下運作現況嗎?
當年我還是一名高中生,正值青春洋溢的年紀,當同學們忙著談戀愛、玩社團時,我卻一頭倒在中國近代史中無法自拔。
民初歷史很有趣,我看得非常入迷,接近癡迷了,並開始在各處找尋歷史資料,但民初由於政治意識形態濃厚,資料混雜而真假不一,我只能將多種史料的內容統整,形成詳細而分明的筆記,並在釐清真相後無比滿足。那時,有個想法一直停留在我的腦中:
「要是有個人,能寫得比他們更詳細、準確就好了。」
後來經過幾個月的思考,我認為高中的學習科目卻廣而不深,難以滿足我對興趣的熱忱,我想要的不是一昧吸收,而是汲取知識,反饋社會,於是又延伸出了另一個想法:
「要是我要是能寫得比他們更詳細、準確,那我為什麼還要待在高中呢?」
懷著對歷史的無比熱忱,我向教育部申請了自學,隨即辦理休學,並創立「歷史說書人」粉絲專頁推廣歷史的普及性。
目前粉專運行平穩,書籍與文章都固定出產,未來也將繼續提供大家更多新穎的觀點
如果方便的話,想請問當時決定休學,家裡有什麼反應?又,後來休學後自己是如何持續地學習,甚至寫完七本書呢?
決定休學在當時是一件家庭大轟動,起初當然是反對,叫我待在學校裡一步也不准離開,於是年輕氣盛的我就開始耍擺爛,經常翹課不上學,或者上課不聽老師講課,拿著幾本民初回憶錄偷偷讀著。
後來我的死纏爛打,終於爭取讓父母讓步,但父母認為我還年輕,肯定得要有個學校有個老師才能把我引到正確方向,於是打算把我轉到實驗高中就讀,我當然是千百個不樂意啦,實驗高中終究還是高中,沒辦法盡情做我愛做的事情,我與父母談了好幾週才終於說動他們,讓我暫時休學一年,到時候再看看成效。
休學之後,我開始瘋狂讀書,瘋狂寫書,基本上每天都在和歷史相伴,白天黑夜都不管,整天窩在象牙塔裡寫文章,我不太記得當初是秉持著怎麼樣的心情在進行撰寫,因為那段時間實在太充實了,我基本上沒有在思考自己,而是全心全力投入在了解歷史的來龍去脈上。
在這一年,我寫好了兩本著作,也讓父母不再擔心我的學習了。
有什麼想和讀者說的話嗎?
我想說,謝謝大家能在繁忙的生活中,抽空來閱讀我的文章,忍受我那多不勝數的錯字,以及自以為是的笑梗,我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