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有個官員(藩司)張寶南,是紀曉嵐的堂舅公,張寶南的祖母喜歡吃鱉。一日,張家的廚師買來一隻大鱉準備烹製,剛剁下鱉頭,就有一個身長四五寸的小人從鱉的脖頸傷口跑了出來,繞著鱉的屍體而跑,廚師當場嚇昏,一家人驚覺,將廚師救醒,廚師醒來後,這小人已不知所蹤。接著剖開鱉的腹部,發現小人還在這鱉的身體裡,但已經死了。紀曉嵐的祖母曾取來查看,當時紀曉嵐的母親也在旁邊目睹,小人五官相貌乃至衣飾打扮,很像是《職貢圖》(徐按,是古代用來描繪周邊國家進貢時,各進貢使者特點的圖冊)上面畫的回回人,戴著黃色的小帽子,衣襟是藍色的,紅色衣帶,黑色皮靴,紋理都很清楚。五官四肢也稜魚分明就像是刀刻一般。一個私塾老師岑先生說:這小人名叫鱉寶,要是還活著,可就值錢了。人要是能把手臂割破,將此物放進傷口內,他就能依靠吸食人血過活了。只要手臂中養著他,飼養的人眼睛就很利害,地底下埋藏的金銀珠寶,無論埋多深,一眼就能看見。但鱉寶很脆弱,只要離開鮮血,很快就會死掉。如果不讓鱉寶離開血,子孫後代可以再割破手臂接著養他,那麼就是代代榮華富貴了。廚師得知後懊惱不已,每次想起此事都狂扇自己耳光。紀曉嵐的外祖母聽了岑先生的話後,感歎道,如果岑先生說得沒錯,那就意味著賭命掙錢,如果不怕賭命掙錢,方法不是很多嗎,何必要割臂養鱉呢?但這廚師好像一直都無法體會這個道理,最後鬱悶而死。讀書心得:我總覺得紀曉嵐這「鱉」寶是個隱喻,因為鱉在語言中不是個好詞,餵血養鱉賺錢,不就如同得先當個「鱉」孫子才行!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2023/05/07
2023/04/02
2020/06/05
每個讀者各有所好,洛夫、鄭愁予和楊牧,三家作品都是我
洛夫的詩,意象變化之繁複,在我心目中,是中國詩史之最
2020/06/02
写得好。我也一直很喜欢洛老的诗人,并且翻译了几首,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