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低路殺、保護陸蟹
臺灣省道,四通八達。它,連結城鄉;它,帶動經濟;它,穿越高山;它,蜿蜒海濱;它全長超過5000公里,是臺灣重要的經濟命脈! 臺灣國境之南的省道臺26線「香蕉灣海岸林」路段,有一群急切待產的陸蟹媽媽,她們在夏季的月圓之夜,必須冒險穿越公路到海邊釋幼,致使「路殺」事件層出不窮! 一群工程菁英和頂尖科學家,共商減低路殺、保護陸蟹的對策……! 他們,會成功嗎?
立即訂購《護蟹任務(DVD)》
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以下簡稱:三工處)去(107)年委外拍攝台26線墾丁地區「護蟹任務」微電影,於美國國際短片競賽(Best Short Competition)2019年6月份的影展場次分別獲得「紀錄短片類」最佳紀錄短片、「自然生態野生動物類」最佳短片、「剪輯類」剪輯優選獎等3項殊榮,對三工處同仁在護蟹工作是相當正面的鼓勵。
每年農曆6月至9月的月圓3天(15、16、17日傍晚時間)為墾丁地區陸蟹繁殖高峰期,每隻母蟹一次約可釋放10萬至40萬個幼體,為提高陸蟹穿過道路至海邊釋幼的安全性,公路總局三工處從102年起持續與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跨機關合作辦理「交通管制措施」及「人力護蟹」,並於近年委託屏東縣環境保護聯盟劉烘昌博士、古清芳先生等陸蟹專家進行墾丁地區「陸蟹路殺及遷徙行為研究」,及聽取清華大學曾晴賢教授建議,於過路箱涵內牆面增設約5cm溝槽及搭配麻繩、角材等設施,以提供陸蟹更安全便利到海邊釋幼之路徑,以工程導向生態面向,將遭切割的陸蟹棲地串連起來,給予棲息地自然生態環境最好的保護。
三工處於去年委託視群傳播有限公司導演許鴻龍拍攝「護蟹任務」微電影,希望透過影片讓用路人了解工程單位如何用心細緻地以微小的生態工程手法將遭切割的棲地串連起來,在這其中所做的努力與困難及解決過程等等,盼能獲得觀賞者共鳴,對於墾丁地區護蟹活動能共同支持與響應,一起創造友善及永續道路環境。
本文轉載自交通部-公務瀏覽--交通新聞稿--「護蟹任務」獲生態影片國際獎
返回國家網路書店>>
今日人氣:1 累計人次:25 回應:0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